APP下载

三阶梯技术对宫颈癌早期干预价值的临床研究

2017-06-17卓琳刘建志王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5期
关键词:宫颈癌

卓琳 刘建志 王娟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三阶梯技术对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400例接受宫颈癌筛查的细胞学检查异常育龄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受检者均接受三阶梯技术宫颈癌筛查, 依次实施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病理检查, 对三阶梯技术宫颈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相比于宫颈活检病理检查, TCT对意义不明确且不典型的鳞状细胞(ASCUS)、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非典型的腺癌(AGC)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39%、68.22%、93.51%、95.31%、100.00%、100.00%, LSIL及以上病变的诊断符合率高于ASCUS、ASCH, 而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CIN Ⅱ级、CIN Ⅲ级以及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4.44%、81.82%、87.21%、91.25%、96.4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 采用三阶梯技术筛查可有效减少漏诊、误诊, 提高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 为宫颈癌的临床防治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宫颈癌;三阶梯技术;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034

开展宫颈癌筛查有利于尽早发现宫颈癌, 以便于对宫颈癌进行及时的治疗, 国际妇产科会议推荐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三阶梯技术, 即TCT、阴道镜检查以及宫颈活检病理检查[1], 本次研究为探讨三阶梯技术对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 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400例细胞学检查异常育龄期妇女实施三阶梯技术宫颈癌筛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受宫颈癌筛查的400例细胞学检查异常育龄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 均因阴道不规则出血、腰部坠痛、接触性出血等症状而就诊, 经TCT显示为阳性, 年龄23~69岁, 平均年龄(45.87±19.42)岁, 均有性生活史。所有患者均在研究前对此次研究方法及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了解, 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1. 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接受三阶梯技术宫颈癌筛查, 依次实施TCT、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病理检查, 其中, TCT采用专门的TCT细胞采集刷对宫颈脱落细胞进行采集, 顺时针旋转5~6周后, 将细胞采集刷置入专门的小瓶中, 于4℃环境下保存, 在规定时间内送检, 采用离心沉淀机检测系统进行检测;阴道镜检查前需采用蘸有醋酸的棉球对宫頸部位进行涂抹, 于阴道镜下对宫颈部位进行观察, 再于多点取样送往病理检查。

1. 3 诊断标准 TCT诊断结果[2]:未发现上皮内病变(WNL), 发现ASCUS, 发现ASCH、LSIL、HSIL、SCC、AGC。

阴道镜检查结果根据阴道镜评分系统(RCI)进行判断, 分别从阴道镜图像中病变边缘情况、颜色、血管图案以及碘试验进行评分, 分值为0~2分, 总分为0~8分, 0~2分即CINⅠ级, 3~4分即CIN Ⅱ级, 5~8分即CIN Ⅲ级, CINⅠ级对应LSIL, CIN Ⅱ~Ⅲ级对应HSIL[3]。

1. 4 观察指标 对三阶梯技术宫颈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 比较TCT、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结果。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TCT与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TCT检查对ASCUS、ASCH、LSIL、HSIL、SCC、AGC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39%(68/109)、68.22%(73/107)、93.51%(72/77)、95.31%

(61/64)、100.00%(23/23)、100.00%(20/20), LSIL及以上病变的诊断符合率高于ASCUS、ASC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相比于宫颈活检病理检查,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炎、CINⅠ级、CIN Ⅱ级、CIN Ⅲ级以及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4.44%(67/90)、81.82%(72/88)、87.21%(75/86)、91.25%(73/80)、96.43%(54/5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 近年来出现发病率逐渐增高及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等趋势, 其在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 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4]。宫颈癌早期通常不具备典型的症状或体征, 容易被忽视, 而一旦宫颈癌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及体征时, 提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 死亡风险较高[5], 因此, 临床上应对宫颈癌进行早期诊断, 以便于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 尽早实施治疗措施有利于遏制肿瘤的进展,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

综上所述, 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 采用三阶梯技术筛查可有效减少漏诊、误诊, 提高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 为宫颈癌的临床防治提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洁清, 张映辉.宫颈癌筛查三阶梯技术临床应用探讨.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12, 31(4):273-275, 287.

[2] 杜欣欣, 赛晓勇, 张云, 等.宫颈癌筛查“三阶梯”方案的效果观察.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8(2):122-125.

[3] 侯宗萍, 王慧华, 吕玲, 等.宫颈普查中三阶梯筛查法结合高危型HPV分型检查对于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22):2951-2953.

[4] 邢芙玲.三阶梯技术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18):3029-3031.

[5] 周晓文.三阶梯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30):5276-5277.

[收稿日期:2017-04-07]

猜你喜欢

宫颈癌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筛选的临床价值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宫颈癌,不是那么可怕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和我们有关的宫颈癌疫苗,你了解多少?
宫颈癌疫苗在我国获批上市
宫颈癌疫苗作用有多大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22例近期疗效分析
VEGF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临床观察
ERK及JNK/MAPK通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