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气钡双重造影与多排螺旋CT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

2017-06-17许乙威贾举闻简锋许建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5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胃癌

许乙威 贾举闻 简锋 许建平

【摘要】 目的 探讨气钡双重造影与多排螺旋CT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采用气钡双重造影与多排螺旋CT诊断, 比较两种方法的确诊率、影响学表现检出率及多排螺旋CT临床分期准确率。结果 多排螺旋CT确诊率为90.22%, 显著高于气钡双重造影的80.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黏膜病变、软组织肿块、恶性龛影、胃壁增厚、食管下端变窄的影响学表现检出率与气钡双重造影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对照, Ⅰ期的准确率为58.33%(7/12), Ⅱ期的准确率为83.33%(20/24), Ⅲ期的准确率为83.72%(36/43), Ⅳ期的准确率为76.92%(10/13), 总体准确率为79.35%(73/92)。结论 气钡双重造影与多排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但多排螺旋CT的确诊率更高, 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 能够显示肿瘤侵袭程度, 利于对胃癌进行分期判断, 对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胃癌;气钡双重造影;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025

胃癌为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但早期胃癌起病隐匿, 缺乏特异性表现, 临床无自觉症状或只有胃炎、胃溃疡等常见症状, 使得早期就诊率低。目前,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胃镜取组织做病理活检, 辅助X线钡餐检查。而我国公民的胃癌普查意识较低, 且国家尚未把胃镜作为胃癌的普查手段, 使得早期胃癌的诊出率较低, 待到确诊时大多已处于中晚期, 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远处淋巴结肿大等癌细胞扩散表现, 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早期胃癌主要依靠手术切除根治, 而晚期胃癌需在手术切除的同时尽管辅助化疗或放疗, 但生存率仍然偏低[1]。因此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比气钡双重造影与多排螺旋CT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 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肿瘤科治疗的9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 男48例, 女44例, 年龄36~78岁, 平均年龄(52.6±8.8)岁;所有患者均经胃镜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 其中Ⅰ期12例、Ⅱ期24例、Ⅲ期43例、Ⅳ期13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胀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伴有进行性消瘦、厌食等, 部分患者可见呕血及黑便;所有患者均行气钡双重造影与多排螺旋CT检查, 其中29例做了腹部增强检查。

1. 2 方法 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前常规禁水、禁食6 h, 将产气剂3 g加入10 ml温水中口服, 接着服用浓度约220%的X线双重造影硫酸钡干混悬剂, 采用岛津DAR-8000i数字胃肠机进行胃肠道黏膜检查, 常规点片为站立位、仰卧位和俯卧位, 图像经计算机系统处理后导出观察[2]。②多排螺旋CT。检查前禁食、禁水4 h, 于检查前30 min口服温开水500~600 ml以充盈胃肠道, 训练患者屏气;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 排螺旋CT机, 扫描层厚5 mm, 患者取仰卧位, 扫描范围从膈顶到第四腰椎上缘水平间进行;采用非离子碘对比剂欧乃派克85~100 ml进行增强扫描, 注药速度维持在2~3 ml/s, 扫描延迟时间设置为25~30 s、60~70 s, 部分延迟至120 s, 以获得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的横断面图像, 并进行三维重建, 以获得重建图像[3]。

1. 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种方法胃癌确诊率;分析影响学图片中黏膜病变、软组织肿块、恶性龛影、胃壁增厚、食管下端变窄等的检出率;通过病理结果对照, 观察多排螺旋CT临床分期准确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种方法确诊率比较 多排螺旋CT确诊率为90.22%, 显著高于气钡双重造影的80.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种方法影响学表现检出率比较 多排螺旋CT黏膜病变、软组织肿块、恶性龛影、胃壁增厚、食管下端变窄的影响学表现检出率与气钡双重造影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多排螺旋CT临床分期准确率 多排螺旋CT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对照, Ⅰ期的准确率为58.33%(7/12), Ⅱ期的准确率为83.33%(20/24), Ⅲ期的准确率为83.72%(36/43), Ⅳ期的准确率为76.92%(10/13), 总体准确率为79.35%(73/92)。

3 讨论

胃癌的CT表现主要源于肿瘤自身的征象、胃壁侵犯的程度以及周围组织、远处转移的征象, 可清晰显示出胃壁的厚度及胃腔狭窄情况, 并通过对胃癌累及的深度和广度来确定临床分期。临床主要通过对浆膜层的观察来区分分期, 累及浆膜层表现为浆膜面粗糙、凹凸不平、周围脂肪层模糊或消失[4]。Ⅰ~Ⅱ期时浆膜面完整, Ⅲ期则表现为浆膜面毛糙或有结节, 说明肿瘤已侵犯浆膜层, Ⅳ期则肿瘤突破浆膜层, 可见周围脂肪层模糊或消失, 其为胃癌浸出浆膜层的重要影像指标[5]。

气钡双重造影是常用的胃癌检查手段, 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 不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立及对预后的评估。而多排螺旋CT分辨率高, 可以得到不同层次、方位的重建三维图像, 清晰显示胃壁全层的厚度, 对胃腔外的表现以及有无远处转移有绝对优势, 对临床分期的確认准确率高[6]。本研究结果也显示, 多排螺旋CT确诊率为90.22%, 显著高于气钡双重造影的80.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黏膜病变、软组织肿块、恶性龛影、胃壁增厚、食管下端变窄的影响学表现检出率与气钡双重造影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对照, Ⅰ期的准确率为58.33%(7/12), Ⅱ期的准确率为83.33%(20/24), Ⅲ期的准确率为83.72%(36/43), Ⅳ期的准确率为76.92%(10/13), 总体准确率为79.35%(73/92), 多排螺旋CTⅠ、Ⅱ、Ⅲ、Ⅳ期分期准确率较高, 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充分说明气钡双重造影与多排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而多排螺旋CT确诊率更高, 诊断效果更佳, 用于诊断胃癌的优势更为明显, 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应用两种检查方式, 以获得最佳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蕾, 强永乾, 孔延亮, 等.气钡双重造影和多排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评价.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3, 3(3):130-134.

[2] 袁劲松.气钡双重造影与多排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 21(1):60-62.

[3] 艾志远.多排螺旋CT与气钡双重造影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比较.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16):2233-2234.

[4] 支忠秋.气钡双重造影和16排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评价.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29):206-207.

[5] 李德秀, 付汉东.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15(5):477-480.

[6] 吴绍全, 郎海燕.螺旋CT与钡餐造影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比较.重庆医学, 2012, 41(20):2084-2085.

[收稿日期:2017-04-05]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胃癌
长期吃大蒜能降低胃癌死亡率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胃癌——从身边小事做起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