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美商务人员之间的交往看时间观差异

2017-06-16高媛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商人跨文化观念

高媛

摘要:时间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而不同的国家的商务人员之间在交际中可能会出现时间观念的差异,所产生的冲突就会影响不同文化下人们的正常交流。因此,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差异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美两国处在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之下,交际中难免出现由于时间观念的差异而导致的误会以及交际的困难,所以分析中美两国对于时间的态度,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才能达到减少冲突的目的。

关键字:跨文化交际;时间观念;时间取向;时间使用

交流包括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时间作为非言语交流可以更加直观地传递出相应的信息。正如美国文化学家霍尔(Edward T .Hall)所指出的:“时间会说话, 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 它传达的信息响亮而清晰 ,因为它既不如有声语言那样被意识所控制, 也不那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它往往能揭穿言词所表达的谎言 。”[1]因此,在商务交际中对于时间的使用直接影响着交际的成败,时间观念是人们在社会发展和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但在不同文化下的在长时间的发展下,人们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将自己目前所持有的时间观念视为理所当然,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难免出现冲突。本文拟在时间观念,时间取向以及时间的使用三个方面来比较中美商务人员在交际中的时间观差异,并提出应对对策,以达到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与冲突,促进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目的。

一、时间观差异

(一)循环时间观和线性时间观。

一些学者认为,时间和空间之间存在着某种独特的契合,所以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即循环时间观念和线性时间观念。循环时间观认为,时间像一个封闭的桶,始终按照自然规律做周期性循环式运动。线性时间观认为时间是一条有始有终的实线,将时间划分为现在、过去和将来,认为时间是不可逆的。中国商人的时间观念倾向于循环时间观念,这种循环观念来源于中国汉民族传统的道家思想,老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道家思想还认为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经过生长发展之后又归于道。《论语》中也提到了:“逝者如斯夫,不色昼夜。”表现出了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的从容不迫和泰然自若。由于中国商人的循环性时间观念,中国的传统都与循环息息相关,例如世间万物的生长与衰败,日夜的变换,季节的更替。中国古代更有“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耕作模式,就是说农民按照大自然的生长规律进行劳作,在日夜的变換和季节的更替中,人们春耕、夏锄、秋收、冬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几乎是千百年来人们都一直遵循的规律。由于中国古代农耕时期人们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农业生产,可支配的时间很多,所以人们不需要对时间进行准确的划分,所以古代常有“一炷香的时间”的说法。

相反,受基督教思维影响,美国商人倾向于线性时间观念,他们认为时间是有限的,不可逆的,并且最终会消失殆尽,所以美国商人的生活节奏总是很快,他们对时间总是持着“稀缺”的态度。美国人认为浪费时间是非常可耻的行为,所以他们在约会迟到五分钟以下必须要作出简短的解释和道歉,他们总是匆匆忙忙的。他们在商业合作中不会像中国商人一样,首先在饭桌上进行情感的拉近,然后再就商业合作问题进行洽谈。相反,美国商人在商业合作中往往是直奔中心问题,略过烦琐的感情交往,直接进行商业合作的交际。在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等风靡全球的快餐行业中也可以看出他们不想在吃饭上面浪费时间,对于时间秉持的珍惜到“秒”的态度。

(二)重开头和重过程的时间观念。

在时间序列方面,中国商人重视过程,而美国商人重视开头。例如,在写信时,中国商人常常将地址按照:国家,省,市,区,街道,门牌号,收件人的从大到小的顺序来写;美国商人却恰恰相反,按照:收件人,门牌号,街道,区,市,省,国家的从小到大的顺序。因为他们认为收件人的信息更为重要,所以要放在首位。有学者甚至认为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响亮的开头之所以产生那么强烈的效果, 是因为它迎合了西方人重开头的文化传统[2]。其次,我们英语专业最为熟悉的是,在英文中一句话的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必须要大写,而中国的汉字是没有大小写区分的;在英文写作时,不能按照中文文章的模式先论述种种缘由,再归纳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要迎合西方国家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在文章开始就先给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论述原因。所以,双方经常会在交际中对互相的交谈方式感到不适,西方人常常抱怨中国商人说话兜圈子,中国商人又认为西方人说话过于直接,让人感到唐突,不舒服。

(三)“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取向。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过去取向”让中国商人更倾向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寻找经验教训,循规蹈矩,脚踏实地的做事,正如中国人所说:“吃一堑,长一智”。中国人以“老”为荣,弘扬“尊老爱幼”的精神,中国古代早就有人人耳熟能详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还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说法。在中国文化中年龄、经验是权威的标志 ,中国人见面喜欢询问年龄,认为年龄是拉近人们关系的第一步,询问年龄是对对方的关心,但是美国成年女性人认为年龄是个人的隐私,询问年龄是对她们隐私的窥探。因为这些都与过去有关,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喜欢把教师称之为“老师”, 是因为姜还是老的辣的缘故[3]。

相比之下,美国是具有未来意识的国家,因为美国的发展历史较短,所以美国商人追求“未来取向”,很少回顾过去。他们通常着眼于未来的计划,但不同于中国商人,他们的计划不是五年或者十年之后的遥远的未来,而是半年内的短期目标,他们认为遥远的目标不切实际。美国商人坚信,努力工作能改变现状,对具有坚强的意志与坚强的决心并不懈努力的人来说没有什么目标是可望而不可及的。[4] 除此之外,在科幻影视方面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中国与美国的过去与未来取向,科幻是主要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小说是描述科学或想像中的科学或对人类影响的小说”,科幻小说说是描述未知范畴中的小说。[5]美国是科幻影视的大国,人们普遍喜欢《钢铁侠》《星球大战》《X战警》等未来世界的科幻影片。近十年来,美国共拍了科幻小说315部。而中国的科幻影片确实少之又少,寥寥无几,近十年来仅仅五部。相比科幻电影或者小说,人们更钟爱《百家讲坛》《三国演义》《甄嬛传》等富有历史内涵或者更有年代感的故事,换句话说,中国商人更“复古”,美国商人更追求变化。

(四)单向和多向时间模式。

霍尔根据时间使用的习惯把不同文化的时间分为以下两种:单向时间和多向时间[6]。遵循单向模式的人喜欢将时间分为几个部分,工作和社交时间分开,他们喜欢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直至做完,工作效率高,重视日程安排和时间的准确性。而遵循多向时间模式的人更倾向于在同一时间内做多件事情,他们对事件的安排比较随意,没有那么明确的划分工作和休闲的时间,工作效率较低,重视人际关系和时间安排的灵活性。中国是多向性时间,并不严格的遵守时间,而美国是单向时间,美国商人遵守时间,认为时间直接影响着效率,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很快。

中国商人对工作和生活的时间的划分不是很明显,加班加点地工作也是家常便饭,有些商人甚至认为工作之余无事可做会有损生意。让我们通过以下的例子来比较中美在时间使用方面的差异。

一位中国女商人想撮合一家中国公司与美国公司进行合作,她陪同双方业务经理在北京进行进一步的洽谈,但是在交谈中,美国经理发现了一个问题,尽管中国经理非常好客,但是他经常在交谈中打电话谈其他的工作,忙的不亦乐乎,在机场里,会议中,甚至在餐桌上也是手机不离手,常常使他们交谈半途中断。他不禁问道:这位中国经理为什么不能在上班时间完成任务?难道他的工作效率很低,难以按时完成工作?中国经理的做法甚至让他有了中断合作的想法,他非常不欣赏这位中国经理的工作作风,并且认为他在工作拖泥带水,没有效率。尽管最后中国经理对他的做法作出了解释,事情得以解决,但是双方之间仍然存在着误会。其实,中国经理只是想给美国经理展示出自己工作认真,兢兢业业,在工作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一面,没想到适得其反,反而给别人留下了工作效率低下的印象。

尽管中国商人普遍倾向于多向时间模式,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也渐渐发生了改变,人们渐渐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以及不可逆性,所以中国人的时间使用模式也逐渐向多向时间过渡,在中国的很多城市中人们也过着快节奏的生活,说明了人们意识到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二、应对策略

(一)了解。

霍尔曾说过:“如果有什么能改变生活本性的话,那就是时间是如何使用的,它是生活中最基本的组织系统的一个因素,因为所有情景中的行为都存在着时间和空间规范”。[7]双方在文化上存在差异,自然对于时间的观念也是大相径庭,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首先要做的事了解不同的文化,只有了解了不同文化所带有的不同的特性,我们才能融入到另一个文化当中并且真正理解双方在交际中产生诧异的原因。当两国人在交际中发生了时间观念上的冲突,我们首先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接纳,了解不同的文化,并且学习不同的时间观念背后缘由,才能彼此理解,达到共赢的结果。

(二)尊重。

其次,我们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当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冲突时,双方没有所谓的对与错,只要对方的行为不影响交往,我们要秉持着尊重和学习的态度,不应对每一个文化评头论足,对于产生的矛盾要随机应变。只有首先尊重别人,自己才会得到相应的尊重,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有意识的适应他国的时间观念,以达到交际成功的目的。

(三)包容。

跨文化交际是双方作出让步和包容,尊重达到共赢的过程。每个国家的時间观念都是在历史的发展之下产生的,所以时间观念出现分歧时,也没有所谓的是非对错,任何时间观念在自己的国家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当交际中发生冲突时,我们要时刻秉持着包容的态度,学会换位思考,置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才能将交际顺利地进行下去。

三、总结

以上,从时间观念,时间取向与时间使用的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了中美两国在商务活动中的时间观念上的差异,并给出了应对对策。时间观念是在长时间的历史沉淀中产生的,是人们心中潜移默化的概念,但是时间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合作越来越多,中国商人的时间观念也在慢慢发生改变,人们开始不断的有意识的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并且提高工作的计划性,不断加强时间紧缺意识,向发达国家的时间观念靠拢。当然,我们还应清楚地认识到,中美两国的时间观念是两国历史发展的结果,存在差异在所难免,对彼此所产生的偏见也是根深蒂固,难以消除的,不论是在语言交流还是非语言交流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这个国家的文化。所以,在交流中我们要时刻谨记两国的差异问题,在交际中做到理解,尊重,包容对方,这样,才能实现成功并且友好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

[1] Edward.T .Hall.The Silent Language[ A].Richard E.Porter.Anchor Books[ C].Doubleday 1959.20.

[2] E.T .Hall.La danse de La vie[ M] .Paris:Editions du seuil, 1984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73.

[4] Samovar.Larry A.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 科幻小说[DB\OL].http://zh.wikipedia.org/wiki/科幻小说

[6] Hall Edward T Monochronic and Polychronic Time[A].Larry A Samovar.Richard E. Porter A. Reader[C].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82.

[7] 贾玉新 .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JIA Yu-x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1997

猜你喜欢

商人跨文化观念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言而无信的商人
威尼斯商人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商人求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