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课改教学中的情感投资

2017-06-16张新涛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师生小学生情感

张新涛

摘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小学语文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投入积极的情感,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内驱动。教师对学生投入积极的情感,会换回丰厚的利润。教学中教师要掌握这门投资艺术,实现情感教学,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尽可能的把情感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培养创新人才。

一、做学生喜爱的老师

“仁爱产生仁爱”,这是英国教育家宾塞的论断,教师向学生倾注爱的情感主要靠教学过程来完成。情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是“教”与“学”的桥梁。教师要想在教学上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学生的情感特点进行教学,即在传播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以情和爱,理解他们,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得到平衡。除了针对小学生的情感特点进行教育外,最主要的是造成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庄子、渔父〉中道“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教师要用整个身心去爱自己的工作和学生,既做学生的老师也做学生的朋友。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就会精力集中,而对那些没兴趣的内容则听而不闻。更有部分学生,对自己喜爱的老师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对不喜欢老师的学科则选择放弃的态度,真正验证了古人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由此看来,师生间只有情感相通,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最佳状态,达到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得知识的目的。魏书生老师为了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就向自己提出了“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的自我要求。教学中做到“每堂课脸上都要有笑容”,亲近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热情。老师的一笑一怒,一次轻声的问候,一下柔和的抚摸,都可能改变自己在学生中的印象,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要热心、细心

一堂课能否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赖于师生双方是否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因为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感情的交流。如果一个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溶进健康向上、真挚动人的思想感情,不能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来体验某种情感,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传授知识,那么学生绝不会产生愉悦的情感,教师必须用自己丰富的神情和生动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求知欲的烈火和他们热爱生活的理想之光。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而人的认识过程离不开情感。好的情感会推动认识的发展,积极的情感激励着学生创造性地探索和大胆地思考求知。情感是人思维的源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借助日记与学生沟通,学生日记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通过它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学习情况,还有的學生向老师倾诉家长的不公平的待遇,父母之间的争吵带给他的烦恼等等。他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理解、支持和帮助。针对每位同学的不同情况,以教师、家长、朋友的多重身份和他们交流、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日记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们更加亲近教师,信任教师。正如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所说:“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巨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

三、赏识鼓励,增强自信

教师广博的学识、科学而新颖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吸引小学生对教师产生情感的主要内容。但教师要获得小学生永久的崇敬和喜爱,这需要情感的付出,要以教师对小学生积极的情感为前提。小学生正处于一种特殊的心理阶段,心智不成熟,如果教师不以情感去打动学生,引导学生,而老是采用高压手段,必然会造成师生矛盾加剧,也不能体现素质教育提倡的人文精神,发现和发展小学生个性的教学目标。师生间保持正常的情感十分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必需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心甘情愿地为学生付出一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学生自会热爱和尊敬老师,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憎恨的老师是在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的那些老师。”学生会从教师一句肯定性的语言,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满意的手势,一次不经意的抚摸中得到激励。杨仔意同学特别好动,上课很少坐下来听课,老师批评他,他就乖乖地承认错误,但一会就又故伎重演。所以经常被老师批评,甚至撵出教室。于是我留心观察,想发现时机,找到解决办法。学校组织的一次跳绳比赛,让我看到了希望,他是参赛队员,比赛前有点肚子疼,但他坚持参加了比赛。抓住这一点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并鼓励他学习上也力争克服困难。他从我这里得到了自信,上语文课很少说话。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采取积极性的评价。哪怕是最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了解与重视,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向上。

如果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不融洽,学生势必与其有了戒备心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当其走进课堂,学生绝不会产生喜悦的情绪,反而任老师怎样讲授知识,学生也难以全部接受。逆反心理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学生也有了这种心理既不可能对此学科产生兴趣也无法静心地听课。我看到过也体验过师生情感融洽时课堂欣欣然的场面和气氛,教师自身成了强大的磁场,学生的双眼闪烁着敬慕、爱戴、喜悦之光神。情感有了情感教学就有了生机,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失败的。

四、处理好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教师要力求避免与学生心理上的冲突,一旦发生这种冲突,教师要迅速寻找解开冲突的症结。教师要满腔热忱地寻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科学途径,激扬起学生学习的情趣。过去有人说“未来做诗先做人,功夫在其外”,教学亦如此。四十五分钟“工程”的灵魂是情感,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果,凝聚着教师四十五分钟外的大量心血,显现着教师由思想和感情综合而成的情操。没有浓重的心血,没有杰出的情操,没有这一课时之外大量的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没有课外活动中师生间的流通就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最佳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投入感情,以此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关爱的沃土里得以全面的涵养和提升,使学生的灵魂得到净化,品格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概要》

[2]《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3]《怎样上好一堂课关键要素总论》

猜你喜欢

师生小学生情感
情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台上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我是小学生
麻辣师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