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2017-06-16李建国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解题技巧学习方法

李建国

摘要: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人为和为人的育人活动。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就是教学“主导”者,教师的教学更要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做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应如何“引”为好呢?总的说来,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灵活多样的解题技巧,引导学生体现学习的个性化,从而“引”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引导;学习方法;逻辑思维;解题技巧;个性化

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的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而打造高效课堂就是课改的根本目标。要打造高效的课堂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效益最大化。如今的导学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从学生的自主预习到教师的课堂引导再到学生的练习巩固以及最后的总结提炼,每个环节都很重要。而我就最重要的一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双向互动,做好引导工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的学习重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揉和并加以灵活应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基本理论、知识点就应该加以融会贯通地传授于学生,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联系、规律,便于学生系统地解答问题,使前后联系更紧密,而不至于脱节,遗忘。比如说:我们在方程教学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就一定要说明,我们现在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方程问题的基础,哪怕以后在进入初中后学习其他任何方程或方程组时,都要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因此,我们在解方程或方程组时,未知数多了就消元,未知数的次数高了就降次,使之变成一元一次方程,接下来的步骤就简单了。这样,学生就能充分领悟方程的联系,通过具体转化、处理,从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灵活地解答相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基本理论传授以后,还要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找到一些较为典型、能以点代面、又能体现重点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并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后还给学生提出具体、适当的预习目标,在下一节课时、教师又按其目标教学,学生就会收到很好的实效,体驗成功,从而也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积极。

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提问、分析推理就一定要严密,并能环环相扣,教师既不能自己一人讲,也不能一切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步步为赢,寻求解题方案。比如:在教学中解答下问时:“一间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4米,要粉刷教室的屋顶和四面墙。除去门窗和黑板面积25.4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读题和实体观察后,有层次的提出下列问题:①教室是什么几何体?(长方体)②题中提出对教室进行什么处理?(粉刷墙体)③实际粉刷几面墙?(5面)④这相当于是一个求长方体的什么的问题?(表面积)⑤在这个实际问题中又是在长方体的表面积中除去什么表面再怎么样门窗和黑板的面积?(下表面,减去)⑥那么最后应该列出的算式是什么?[(8×6+8×4+6×4)÷2-8×6-25.4]。最后,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作出括号内的回答,便能寻求到最后的答案。这样,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便会在无形之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灵活多变的解题技巧

我们知道,在数学教学中不可能穷尽一切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解题技巧,讲得过死,学生就不能解答许多基于基础但又有所变化的灵活问题。而教师只从表面上改观,讲解更多的具体问题,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负担,与新课改要求相矛盾,而且同样还会遇到很多新的困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解题技巧的形成,让学生能搜寻过去所学基础知识,适当组合运用,举一反三,解答不同类型的具体问题。而教师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好这一点呢?下面我就举一个例子说明,比如:我们在讲“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就要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领会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继而用语言归纳总结它的概念,强调沿某条直线折叠后图形的两部分能互相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学生就会有较强的空间观念,抓住轴对称图形有关问题的特征。通过这样的说明,以后学生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可以马上确定解题方向了,并能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尽量体现各类题型的特征,解题技巧,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解题技巧。

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体现学习的个性化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的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真正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要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必须彻底改变重教轻学的教学方式,充分彰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要做好这一点,我们就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从而取长补短,更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同时,我们还要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让每个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允许并且鼓励和引导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灵活地动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学习,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小学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严密的逻辑思维、灵活的解题技巧和学习个性化形成的引导,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解题技巧学习方法
浅谈高中数学线性代数解题技巧与例解
分部积分公式的解题技巧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