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当道,趣味多多

2017-06-16阿依夏木古丽·马木提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调动学科数学

阿依夏木古丽·马木提

摘要:很多学生刚进入到初中阶段,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有些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慢慢就失去了兴趣。这几乎成了数学学科教学的普遍性现象。究其原因,数学学科抽象难懂,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完善,对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理解起来更困难,学习效率低,兴趣自然也就不高了。为此,调整教学策略,化抽象知识为简单易懂,重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教学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又十分抽象的学科。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才是促进他们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点。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不妨从调动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探讨兴趣是促进高效率课堂教学进程的保障,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富于情趣的演示,兴趣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四点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加以探讨:

一、调动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探讨兴趣是促进高效率课堂教学进程的保障

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学科,集知识的系统性、推理的严密性、方法的灵活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等优势为一体。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身心也要获得一定的发展,并且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相长,提高兴趣学习数学学科的动力之一,要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必须重视學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加强师生互动性,改变完全由教师控制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分析《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内容,可提出以下问题:“在△ABC 和△A′B′C′中,∠A = ∠B′= 80°,∠B = 60°,∠A′= 40°,△ABC 和△A′B′C′是否相似呢?”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如可通过联系“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去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会茅塞顿开,学习兴趣大增,从而将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出来。

二、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

“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课堂引入中,多样化的导入形式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着不可估量之作用,好的导入也能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探讨“七巧板”的相关内容时,为调动学生对新知的兴趣,上课一开始就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再提出问题:这些图案都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呢?它们的边与边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待学生思考回答后,师生再一起进行总结。最后,再让学生之间自由合作进行相关的制作活动,很多学生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也能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将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之中,既营造出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学习了新知,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笔者也相信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生也会兴趣盎然、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样的教学对于以后的教与学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富于情趣的演示

数学学科研究的对象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在一个发展阶段。所以,抽象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道障碍。在一些情况下,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对相关抽象知识似乎难以彻底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针对问题,结合实际,采用做“演示实验”的方法,能够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更加足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容易去理解和接受一些难懂的知识点,起到化难为易之效果。例如,在学习《概率》内容前,鉴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了解甚少,师生可一起做个小实验:反复多次投掷一枚均匀相同的硬币,去观察其正反面所占的比率,通过多次演示后,得出的结论是:两者各占50%。在同学们感到好奇之时,教师可及时引导他们,学习了概率的相关知识后,就能合理地解释上述或者比上述向题更复杂的其他问题了。教师也可多鼓励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也能够提高他们根据自己的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教学实践表明,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情境,能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学习的最终目的。

四、兴趣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主动打破固定模式,让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帮助他们避免简单机械地模仿。 例如,很多函数习题中有着非常灵活的变化,为此,可引导学生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其他函数中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利于学生充分运用学过的知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地想象和探索。 这样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而且还能够渗透教学思想,很好地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更应注重引导他们主动去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并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也不能只限于满足知识的传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多鼓励学生主动创新,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运用一切教学方法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让学生在获取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巧的同时,去感觉每项知识都是他们自己经过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这样,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充分留意老师所讲的每一个细节,及时将重点部分记录下来,且在课后主动、及时地分析,总结,消化,升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全面贯彻数学课程标准,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培养初中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当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学习。由此可见,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虎鹏;注重“引入”环节 提高学生兴趣---例谈“引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J];甘肃教育;2011年15期.

[2]陈俊.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九江师专学报》.2016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调动学科数学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数独驾到
响鼓
“超学科”来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