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2017-06-16赵建国谢玉艳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赵建国++谢玉艳

摘要: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与实践,它基于“人多智广”(Four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与实践,它基于“人多智广”(Four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可喜的是,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进入课堂,尤其是数学课,每一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数学课有兴趣了,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自然了。接下来,我谈谈自己对组织数学课堂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认识:

一、“小组合作学习”首当其冲就是要分好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确定小组人数,根据班额实际情况,大班额相邻6人一小组,小班额配对或相邻2-4人一小组。尽可能做到组内每个学生有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达到小组成员共同发展。(2)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做到“优、中、差”搭配,、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确保各小组展开公平的竞争。(3)小组重组:一段时间后根据教师的观察以及这一时间段的综合评价,进行及时的组员调整已达到各小组的最优化。不断地改变学生的“搭档”,学生就拥有更多不同经历和能力的同伴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4)小组内设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各组员的职责。还有这种分工不是固定不变的,要进行小组角色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其次老师要设计好合理的合作问题。老师们都清楚数学教学是有层序性和逻辑性的,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时,先要想一下,当前学生的相关知识面程度,再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合理的合作问题。“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学会从知识的探索与对比中提出新的问题,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学好数学的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使学生更为主动,更为深刻地了解知識的来龙去脉,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有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做铺垫,加上教师的激励语言,学生的合作欲望得到激发,通过合作他们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有效的组织和合理的调控。(1)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好本课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因人而异,要适量适当且具有可操作性。(2)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合理的调配时间,要给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适当时间思考、讨论、交流,确保学生能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思维价值的展现。千万不要弄成了流于形式,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的“活而无序”.(3)掌控好课堂秩序和纪律。教育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发言同学的意见,教师也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 同时提醒同学们在倾听的时候,要及时作好记录,记住发言人的要点,想想他的解题思路和自己有什么不同,谁的解题方法更好,并注意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4)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走访各小组,深入到小组中指导、点拨,架设铺路,促进合作的有效进行,当学生取得合作成绩时,教师与学生“同喜同乐”。

四、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需要激励。面对成功或失败,学生最需要鼓励或安慰,学生最期待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为此在各组汇报、交流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当场评价,一人发言,其他成员可补充。小组汇报、交流、评价结束后,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要进行小结和总体评价,指出各小组的成绩同时还要点出不足,让同学们明白自己在学习中的得和失,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其实在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合作失败,这时教师适时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成功后的信心。我们教师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语言,不妨多说些“你太棒了!”“你太有智慧了”“相当好!”“你真行,相信你会更棒!” 。

五、关注小组中学习的学困生。学优生在小组中很活跃,承担了大部分职责,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主动性欠缺。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会信赖盲从,小组合作学习中这些学生就没有思维碰撞,当然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所以,老师要激励学困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他们参与意识慢慢地增强了,积极思考和吸收知识的时间就会多起来;老师要和同学们认真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他们也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爱是自信的源泉,教师必须对学困生付出更多的爱---成就他们自信的催化剂。

结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正在探索和发展中,我们要不断地探讨和尝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新课程标准做到恰到好处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管控好课堂教学秩序,并及时有效的对小组合作学习做出指导和评价。不要让小组合作学习做的只是表面文章,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周纯阳 合作学习的起源和理论[J].2009-3-13.

[2]刘海英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2008-3-20.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