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感悟地理中的生活

2017-06-16努尔买买提·如孜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生活

努尔买买提·如孜

摘要: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地理这门学科也是如此。地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才开设的一门新学科,在学生学习的初期会感觉到十分的新奇,在此基础上,如果教师能够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会更加的理想。本文将结合日常教学实践,从生活化的情境导入,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生活实践教学,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人类生存在地理环境之中,日常的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知识的形成于自然当中,来源于生活。地理教学也应该结合实际生活。新课程教学中要转变以往的观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出发,从生活中走进地理课堂,从教材里走向生活世界。

一、生活化的情境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的进行导入时教师如果能够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自身的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的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所以地理教师们就必须抓住这一高效的时间点,精心设计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务必要做到“先声夺人”。如《多变的天气》学习这个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播放天气预报的一些视频作为新章节的导入,让学生仔细观察:全国不同城市在同一天天气状况相同吗?然而在同一个城市中每天的天气状况又相同吗?天气预报的结果是不是百分百准确?让学生们在认识到天气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的同时,又引入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情境之中,为学习教材做好相应的情绪准备。

二、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盈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地理。而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即达到学以致用。故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的我们,不应只在课堂当中对学生们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还要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现实的环境中去体验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丰富学生们的生活体验,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比如,在学习“乡村和城市”这课时,我们就可组织学生对附近村庄与城市进行实地观察,以便能够了解它们在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比如水源、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交通等,并引导学生去尝试分析村落与城市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学生们也对这项地理实践活动表现出了相当浓厚的兴趣与热情,在亲身观察过程中都显得十分有兴致,而且态度特别的认真,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与参与,也深入了解了乡村和城市的特点和差别,学习效果肯定要比在课堂上的传统说教好得多。这样也能让学生认识生活环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将知识服务于实际,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

三、加强生活实践教学

在“做”中学地理,是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去实现“教、学、做”之间的过渡与融合,积极发挥地理课程需要实践与易实践的教学特征,让学生们能够亲身参与到地理课程的整个生活实践当中,从而更好地去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与知识应用的能力。比如,每个新学期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一些生活实践的任务,收集自己日常外出旅游时的照片,然后在开学后拿到课堂上学生们一起进行分享,并借此进行课堂教学延伸,引出如何去看地图、如何在野外辨别正确方向、怎样最优的选择交通方式、怎样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等地理知识,进而真正地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实用性与趣味性。例如,在学习《多变的天气》时,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天气预报,讓学生寻找其中包含的天气信息。天气预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将其引入教学课堂会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上来说,生活决定教学,而教学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展现其力量真正成为教学。从整个自然界到我们人类社会,生活当中处处有地理,究其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与完善生活。故此,地理教学应扩展时空,让学生能够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相应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课堂上讲到的一些知识以及特定的地域环境来创设一些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们去思考,当置身于这样的地理环境时应当做哪些准备工作,当出现突发的事故或者糟糕的天气时自己能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考查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并且是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理解与分析能力以及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充分体现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发挥的教学优越性,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极大的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进行“环境问题”的教学时,针对环境污染的危害问题,教师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讲述,而是要让学生们进行社会的调查。在调查中,了解环境污染的现实,明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并能在探究中找出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办法。从身边的现象,如乱扔垃圾,乱排废气、废水及噪音污染等,使同学们懂得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的运用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应当积极并且主动地去创造条件,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将地理课堂教学和生活有效的联系起来,增加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容地走向生活、走入社会,为学生创设生活这一大课堂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 穆昌群.以《季风气候显著》为例——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6,15:207.

[2] 林关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感悟地理中的生活——例谈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途径[J].教学月刊,2013,(1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境生活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