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我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见解

2017-06-16艾合麦提江·吾舒尔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激发高中语文兴趣

艾合麦提江·吾舒尔

摘要:众所周知,阅读是高中语文学科内容中的重点部分,而阅读又是学生必备的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语文成绩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阅读是学习、吸收知识的最佳途径,好的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如何开展有效阅读则成为语文教师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兴趣;激发

引言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价值。阅读教学效果的高低与否,决定着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其占用时间最多,而且耗费的精力也是最大的,但是收到的教学效果却很不理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则成为为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将从挖掘教材中已有的情感因素,正确利用文本召唤结构进行阅读教学,巧设探究问题,让阅读有效性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能,注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等五个方面加以研究。

一、将教材中已有的情感因素充分挖掘出来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挖掘教材中已有的情感因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不能脱离课本。在阅读教学前要仔细研究教材,全面分析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的自身经历去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与情感因素,让学生都能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也能有一些自己的情感体会与感悟。比如,在讲解《归田园居》这篇文章时,若没有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渗透情感因素,那么学生也就会简单地认为文章描绘的是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画面。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将情感因素渗入到其中,学生通过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也能发现作者那种落魄豁达、悠然自得的心境,体会其中的隐者之乐。由此可见,情感的渗透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能让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的同时,也能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二、正确利用文本召唤结构进行阅读教学

文本召唤结构主要是针对阅读文章的空白处与未定性处提出来的教学理论。其中,空白处主要指的是在文章中没有明确指出来的地方,学生也就很难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通过在文章中设置悬念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其的阅读兴趣,展现出读者对作品的反应。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讲解时,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大量思考的空间,引导他们进入到作品中去,用心去阅读,去找寻文章中的空白点,这对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具有重要之意义,还能够强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就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林黛玉进贾府时表现得小心翼翼呢?激发学生对其的思考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当中一探究竟。这样也能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实现教学的既定预期。

三、巧设探究问题,让阅读有效性强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可巧妙设置问題,让阅读教学变得事半功倍、发挥出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果。例如,这里以《荷塘月色》一文为例:在指导阅读期间,可列出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文章在描述上分别使用了哪些修辞上的手法?这些手法又有哪些优点呢?其次,文章中蕴含着很多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与措辞,这些描述都揭示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呢?第三,文章中的荷塘月色到底体现出作者的哪些情感呢?从哪些段落中能够看出来呢?设置的这三个问题也结合了学生的具体学情,便于全体学生共同思考,学习。第一个问题的难度相对较低,适合大部分学生去操作。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难度有所增加,更适合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去操作。如此一来,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在阅读中获得好的锻炼。而且,语文教师也可以在此期间鼓励全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样能力弱的学生也能够在能力强的学生的帮助下更好地去思考,使之取得共同进步。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能

语文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鉴于其受时间、空间、硬件等因素的制约,教师不可能一一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有效鉴赏,这就需要学生拥有好的阅读能力、掌握鉴赏技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开展阅读,不断提升阅读水平。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如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好的语感认知,不断积累基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学生认知能力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也要关注学生的文化底蕴教育,通过阅读去吸取其中的文化精髓,吸收其中的营养,通过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综合认知。教师更需要注意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引导,比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多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经历、生活经验不断丰富阅读活动。比如,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创造性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技能。

五、注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

阅读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培养学生的独特人格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就要做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比如,当学生在完成相应的阅读后,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见解写一篇读后感,或者其他形式的文章。在写作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能够将阅读文本时学到的写作技巧、积累的优美语言等知识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去。读写结合,这样,能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中的重要知识,而且也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读写实现双赢的目的。

总体上来说,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心,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挥着重要意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阅读成为他们的阅读,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还要多鼓励学生读写结合,不断提升,从而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丘天,田睿,王艳玲.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6,04:83-86。

[2]仲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6(8)。

[3]孙野.多读、会读、巧读——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12)。

猜你喜欢

激发高中语文兴趣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