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效率的途径分析

2017-06-16早日古丽·阿扎提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效率

早日古丽·阿扎提

摘要:生物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生活化的引导,既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新的生物知识,还可以提升他们探究生物的积极性,对学生以及课堂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从整合课本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利用生活热点问题进行课前导入,充分挖掘生活类教学素材,生物实验生活化教学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全面的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效率

引言

生物学科博大精深,很多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将生物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实之中,服务于实际生活。初中阶段正是处于基础教育的过渡时期,教师讲述的生物知识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很多知识都能通过生活加深理解。所以,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成效是很有必要的。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如下几点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一、整合课本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物学的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要结合学生现实的生活背景学习生物,在生物的学习中探讨生活中的问题,并深刻记忆生物知识。教材是开展教学的基础,但教材是“死物”,需要教师整合,将生活中的一些知识融入到教学之中,让生硬的教材变得鲜活起来,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生物奥妙去诠释一些抽象难懂的生物知识,将一些有用的生活常识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在此基础上会更加容易投入,更能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生活了解生物知识的有用之处,进而更加主动探究。

例如,在分析新课“细胞中的无机物”时,分析细胞中的水存在形式主要包括自由水与结合水,但是,即使通过显微镜观察,学生对细胞中的水的问题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此时,可以形象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新鲜的鸡蛋打开后,蛋清呈液态胶状,几乎分不开的。但是,多汁的水果蔬菜,比如,西红柿切开后汁液会立刻流出来,同学们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吗?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通过生活案例学习新知,学生能够直观地从两个生活中的物品中想象出来,为接下来学习细胞中的水拉开了序幕。

二、利用生活热点问题进行课前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热点问题是与生物科学知识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借助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导入新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讲述到关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时,就可以借助当下较为热点的话题:雾霾展开探讨。雾霾是当前很多大城市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涉及雾霾话题时,教师就可以适当给学生普及雾霾产生的相关科学知识,对人类的危害,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去做,以保护环境,减少雾霾的产生等,让学生学会爱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教师不仅可以将生物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还能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研究兴趣,增强生物教学趣味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三、充分挖掘生活类教学素材

课堂教学活动本身也属于对教材的二次加工,考虑到学生基础生物知识储备的差异性,教师要适当地对教材知识进行一定的处理加工,使其与大部分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符。如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教学资源展开教学,使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认知。这里以“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课为例,在实际教学时,就可以借助空调使室内外温度产生较大的差异展开分析,使学生分别感受到室内与室外自身身体的反应,再探索产生变化的身体部位,进而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并为后面探讨神经及激素调节埋下了伏笔。再如,在讲述“植物蒸腾”的作用这节知识点时,可让学生体验一下在树荫底下乘凉要比在房屋阴凉处乘凉凉爽得多,这主要得益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水分子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丰富与发展生物课堂,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率地学习生物知识。这样也更利于让学生关注生活,力求实现学以致用,进而加强学生利用知识服务生活的能力。

四、生物实验生活化教学

实验生活化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开展实验能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实施生活化教学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实际生活中与生物知识相关的内容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我们要探讨的“酶”知识就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将重点放在“酶”的催化作用上,再导出家中常用的洗衣粉,由学生展开讨论,然后让学生回家做加酶的洗衣粉与不加酶的洗衣粉有何不同的实验,仔细观察两者的反应,再进行对比。酶实验能帮助学生深刻掌握酶的相关知识,又能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将实验与生活相结合展开教学是提高学生生活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活化的实验教学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自己的生活,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也要不断完善,实现教学质量的高效化。另外,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也是至关重要,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体验。这种教学也能使生物生活化教学实现稳步发展。

初中生物是與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生物知识影响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课程大背景下,为确保生物教学效果有显著增强,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予以创新和完善,为学生探讨生物知识创建更加有利途径是每一位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鉴于生物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当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搭建好的平台,为提高生物的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君霞.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培养[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32).

[2]杨志雪.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切合点的有效整合[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27).

[3]钟南京.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新课程(中学),2013(11).

[4]冯翠琼.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50):236-237.

[5]朱宏鹰.利用“生物图形”促进初中学生“体悟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以植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复习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165-166.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效率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