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好家风引领好作风易平

2017-06-16易平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作风家风必要性

易平

摘要:家风与作风两者密不可分,良好的家风在引领作风建设上具有相当突出的作用。在文中分析了“传承好家风,引领好作风”的必要性,以此为基础,就“传承好家风,引领好作风”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以期可以更好的促进家风、作风建设。

关键词:家风;作风;必要性;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传承好家风”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思想和行动自觉。所以,加强家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加强家风建设。

一、“传承好家风,引领好作风”的必要性

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人格操守的塑造、志向品行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家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子女的成才与否。

(一)传承好家风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包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的内容。有专家探讨过,四大古文明为何只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结论是“可能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建设”。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的家风文化,每位党员干部都应该强化思想认同,守护好、传承好、发扬好,这既是延续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需要,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同时也是所有中华儿女同根同源、走向世界的独特标别。

(二)传承好家风是家庭兴旺事业有成的重要基石。古人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领导干部不同于普通群众,既是一家之长,又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这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既要管好“一家人”,又要带好“一帮人”。大量事实证明,只有管好“家里的人”,才能办好“大家的事”。如果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恪守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公私分明,管不好“家里的人”,不仅不能办好“大家的事”,甚至触碰党纪国法底线,最终堕入腐败泥潭身败名裂。

(三)传承好家风是推动党风向善向上的源头活水。习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党员干部的家风,是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的一个重要“窗口”。家风反映作风,作风影响家风,好的家风能敦促干部养成清正廉洁的好作风。领导干部涵养好家风,要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党风的关系,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以好家风滋养好作风,以好作风带动好党风,守好干部廉洁防线,为家庭幸福圆梦,为国家发展筑梦。

(四)传承好家风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助推动力。家风是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纵观古今,大凡清正廉洁的官员,都十分重视家庭的建设和管理,其身后大都有一个家风正派的家庭。而那些骄奢淫逸,贪得无厌之人,家风则大多堪忧,对于家庭的治理往往也很失败。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家风不正已成为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根源。一个人是否具有抗腐蚀能力,与家风有很大的关系。经营好家庭、维护好家风、涵养好家教,是每一名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党员干部要拒腐防变,必须重视“家庭”和“家风”建设。

二、传承好家风,引领好作风的丰富内涵

党员干部的好家风,既有普通群众家庭好家风的一般特点,更有党员干部这一先进群体的一些特殊性,应该说是“标准更高一些、党性更强一些”。党员干部重点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崇德立家、严以修身。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始终提倡修身养性、重义崇德,始终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历代家训、家规、治家格言,都重视对德的培育,把“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北宋陆游,一生写了一百多首教育子女的诗(包括《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要求子女要做好人、要改过迁善、要宽以待人、要为官清廉、要忠于职守、要忧国忧民等等;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纵观历代贤人志士家風中的“德”,主要遵循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准则。这些都是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中应该认真汲取的丰厚滋养。

(二)坚持廉洁护家、遵规守矩。党员干部家庭应当以清正廉洁为重点建设良好家风。在廉洁家风建设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优秀党员干部,给我们做出了光辉的表率。建国初期,毛主席曾归结出“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总理为家人和亲戚定下了“十条家规”;朱德曾教育引导子女“接班不要接官”;焦裕禄要求子女“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党员干部要以这些先辈、先进为镜,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求,坚持理想信念宗旨“高线”,严守党的纪律“底线管好自己、管好家人。

(三)坚持睦亲齐家、慈孝和美。孝老爱亲、夫妻和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员干部树立好家风的重要内容。对父母要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恭敬之心,常践关爱之行;对配偶要重礼重义,相亲相爱,互勉互助。对子女要吃透严与爱的辩证法,教之有方,严慈相济;对邻里,要团结和睦、互帮互谅,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

(四)坚持乐业兴家、甘于奉献。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是一个人成长的精神沃土,也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归依。同时,国是家的延伸,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目标,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个人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也是今人家风和家教的本分。特别是对党员干部来说,“家国情怀”是我们应有的共同情怀,当我们专注于亲情和自我家庭幸福时,更应心怀党和国家利益,心念人民群众疾苦,把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拓展为兴党兴国、服务社会的担当,把对自身家庭的小爱升华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

总之,深化家规家风建设不论于党于国、于家于己,都意义深远、影响重大。每位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地把家国情怀作为立身养德之本,把家风淳正作为干事创业之基,把家风建设作为党风涵养之要,带头立家规、正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走正道。要通过树立崇德尚廉、仁爱和美、乐业奉献的优良家风,努力使自己的家庭成为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支点,成为助推事业发展、实现人生幸福的温馨港湾!

猜你喜欢

作风家风必要性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家风伴我成长
当好廉内助,树立好家风等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作风建设要“攻坚战”与“持久战”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