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那些年被误解的美国文理学院

2017-06-16

留学生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理学院大学专业

作为美国高校的重要种类之一,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在大部分美国人心目中,往往代表着经典、小规模、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不同于以就业为重要指针的各种专业学校或技术高校,文理学院更为注重的是全面综合教育,许多学校的学术声誉往往不亚于哈佛、耶鲁等综合性大学。随着中国赴美留学人数的逐年上升,这种在美国规模不大但却精致的学校近年来逐渐受到更多学生及家长的青睐。

留学生:以前大家往往把文理学院作为一个附属,很多学生申请不上综合性大学,才退而求其次选择文理学院。为什么这两年大家对文理学院的关注度会这么高了呢?

张淑娟:因为文理学院只提供本科课程的教育,没有硕士、博士教育,很多家长认为这类院校的规模太小,加之,文理学院和综合大学并不在同一排名中,而中国家长大多参考的是US NEWS本科类排名,所以造成中国人对文理学院的关注度较低。

这两年大家之所以开始关注文理学院,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文理学院的重点是本科教育,其师资力量很强,教育质量高,教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而不是做研究,学生更能从中受益。对比来看,一些综合大学的名师更多是倾向于研究,学生在本科期间的受益并不多。其次,文理学院的学生基础学科底子打得更牢,基础更好,对于其今后申请名校研究生十分有利。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文理学院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通才教育,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交叉选课,甚至是取得双学位。最后,文理学院相对比综合大学更容易取得奖学金。

曾梓欣:第一,经济原因。绝大部分文理学院是私立的,学费相对于工薪阶层来讲较为高昂,而且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获得奖学金,所以以前的工薪阶层不会将文理学院视为申请目标,自然不会过多地关注。但随着近年来人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少工薪阶层也可足以支付得起文理学院的学费了,所以除了综合大学外,也会对文理学院予以考虑。

第二,信息原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国民英语整体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通过互联网搜索有关资料,并对文理学院的信息、教学特点和适合人群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不得不说,这种信息对称正逐步革新着人们的留学观念。

第三,需求转变的原因。目前,一些赴美读本科的留学生家长更为看重的是,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真正提升。文理学院一方面不开设研究生院,教授只负责专心讲课,另一方面讲究通才教育,大一大二时通常不分专业,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有极大的帮助。相反,综合大学从一开始就分了专业,而且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研究能力,所以这类院校更为适合有较强科研能力或者擅長做研究性东西的学生。

留学生:在很多国人看来,凡是好学校,都是大学(University),而学院(College)则略显低人一等。他们对“大而全”盲目崇拜,对“小而精”却没有任何概念,甚至有些家长认为文理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三本或大专。在你看来,造成这种认知误区的原因是什么?

张淑娟:这主要源于中国与美国之间文化的差异。之前有一位学生在见美国签证面试时说,自己毕业于一所College,而目前想去读美国的University。在这位中国学生眼中,College代表的是大专,University是大学。但签证官却一直无法理解这位学生所想表达的意思。究其原因是因为在美国很多本科学校也是用College来命名的,例如达特茅斯大学就是Dartmouth College。

曾梓欣:国内人大部分认为“大学比学院厉害,而学院要比学校更威武庄严”,这和20年前中国不少学院升级为“大学”,而学校升级称为“学院”的风气有关。所以,我们目睹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学院升级。即使是专业性很强的学院,也要“变大”“变全”,如华南理工学院升级为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升级为中国传媒大学等等。因而,与美国相比,国人更为“重大学,轻学院”,特别是对尚比较陌生的文理学院,他们一看到“学院”二字,就会产生其相当于中国的三本或大专的误解。事实上,在美国人心目中,文理学院才是美国最好的大学教育,少数美国学生甚至会放弃哈佛、耶鲁,选择到威廉姆斯、阿默斯特等一流文理学院学习。

留学生:近几年来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就是申请一个好的文理学院比申请一个排名30-50的大学更难。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张淑娟: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的哪两个大学的什么专业学科来比较。在同等录取分数的情况下,常常会面对很难选择的问题是:好学校差专业与差学校好专业,该选哪个。

曾梓欣:文理学院提倡自由教育,这不仅使其受到美国各阶层的追捧,也使得顶尖文理学院的录取标准一度和哈佛、普林斯顿比肩。尤其是近年来申请文理学院的中国学生人数有所增长,而文理学院的录取名额又十分有限,所以其对中国学生的要求也格外严格,学生既要具备非常优异的成绩,还要有出色的课外活动背景。预计未来,文理学院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竞争程度也会更加激烈。

留学生:文理学院和大U的区别在哪里?学生该如何选择?

张淑娟:文理学院和大U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未来发展。综合大学毕业之后直接就业有一定的优势,因为综合大学一般地处非常繁华的都市,公司多,就业机会多,而且学校较大,知名度高。这并不是说文理学院就不好,虽然学生得到校园中的面试机相对少些,但在申请研究生方面却更具优势,名校研究生的录取率甚至高于哈佛。

第二,学生类型。综合大学比较适合性格特别外向、善于交际、愿意花时间跟别人沟通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在学校内都能交到很多朋友。如果学生比较内向,那文理学院可能更为适合。但这并不是说性格外向的学生就必须去读综合大学,文理学院一样也可以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对于未来方向比较明确的学生可以去综合大学;文理学院则比较适合喜欢全面教育、喜欢探索的学生,如果学生对未来不是很确定,专业还没有定向,那么不妨考虑一下文理学院。

第三,学校规模 。综合大学大概都在10000人以上,基本上一所大学就是一个城镇的感觉,规模非常大。文理学院一般就2000人左右,可能还不如中国高中的规模,不过人数少反而更有利于学校关注孩子的性格特点。

第四,专业设置及奖学金。综合大学的专业更加细化及多元化,从文科、理科、社会到工程、医疗等专业皆有开设,校内课程可选范围很广。学生可以选择最感兴趣的专业学习,或是自己通过校园生活了解并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对比而言,文理学院的专业划分则并不那么细致,它更侧重理论类教学或者说是通识教育,大多学院都不提供工程、医学等工科类或是职业性较强的专业。学院老师着重培养学生在本科阶段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为升入研究生阶段做好准备。值得注意的是,文理学院提供的奖学金一般都要比综合大学丰富。

文理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由于学院规模小,师生互动密切,所以对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和领导能力颇有帮助。学生在接受四年高质量的通才教育后,或进入社会,或进入研究生院深造,都相当受欢迎。至于综合大学则与中国大学有些相似,这种大学通常有数千到万人不等。究竟是选择文理学院还是综合大学,我认为主要还是依学生想考的系或专业的研究水平而定。

曾梓欣:对于综合大学和文理学院这两类学校,其实我们可从规模、地域、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就业等方面逐一进行比较:

从规模上来说,综合大学会更大一些,譬如密歇根大学规模是40000多人,类似于我国的武汉理工大学。文理学院通常情况下就是2000人左右,类似我们国内稍大一点的高中规模。

从地域上来说,综合大学大多是在稍微大一点的城市,如纽约市、加州首府、芝加哥地区等地,但文理学院不是这样的,它们一般都在“世外桃源”,坐落地类似于我国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域。所以,如果你在华盛顿大学读书,大街上全是星巴克,如果是在欧伯林学院读书,在市区里想喝杯咖啡都有点难度。

从师资力量来说,综合大学的教授会更多一些,文理学院相对较少。综合大学是一个教授平均带20-30个学生,文理学院则是一个教授只带10个左右的学生。

从教学质量来说,综合大学会有一些水分在里面,教授既要科研又要教学还要有许多实际的考虑,比如负担家庭开销、申请研究经费(由于搞科研关系到晋升,而没有经费又很难启动科研项目,所以很多教授面临两难的境地)等。虽然不能说这些教授功利化,但至少这些事情会导致他的精力比较分散。文理学院的教授就是专心致志地教学,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此外,综合大学还会有一种现象,比如说清华的学生在那边拿到一个研究生助教的身份,负责教一些通俗类的公共课程,但是教学质量的话我个人认为还是因人而异,大师级别的教师毕竟是少数。

从就业方面来说,可能综合大学会稍微好一些,因为学的东西非常具体,毕业之后马上就能用。比如说学酒店管理毕业之后马上就能工作。文理学院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而且力求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并重”。进入研究生院继续深造方面,文理学院无疑更具有优势,学生底子扎实,起点会高一些。

那么,学生该选择综合大学还是文理学院呢?

如果学生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或者擅长做研究的话,那最好申请综合大学,这样他在本科时期就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这对学生自身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通道。而有些学生综合素质很高,可能在学术方面不是非常专业,但整体能力很强,这种学生在文理学院更易学到一些自己擅长的东西。

总体来说,适合文理学院还是综合大学,没有绝对的标准。以前中国的孩子会参考,老师说哪个好,家长说哪个好,学长说哪个好,他就去哪。但是近几年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中国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会自己思考,他们会上网查找很多学校的细节资料,也会主动通过社交网络去联系一些学长。在这些信息充分对称的情况下,相信学生自己就能作出一个不错的选择。

留学生:文理学院在课程设置、奖学金方面有哪些优势?

张淑娟:课程设置方面,综合大学一般专业设置较多,课程非常齐全,也有非常多的专业应用层的学院,比如说法学院、医学院等,这些都是文理学院所没有的。文理学院注重的是一种通才教育,它希望每个同学都可以尽量多地去选修各种专业、各种课程,以此作为全面发展的基础。文理学院就是要培养一种具有变通性的全才,不管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变化、各种转型,或是今后创业、读商、读法……都可以。

奖学金方面,如果申请者在选校时把它放在首位的话,那么文理学院要比综合大学的机会更多,而且竞争也没有University那么激烈。

曾梓欣:从课程设置方面来说,文理学院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职业训练。它提倡通识教育,注重的是综合性、精英式和全面的教育。因此,文理学院通常不设置太过专业或偏职业的课程。人文学科的专业有艺术、文学、语言学和哲学等,没有我们熟知的新闻和传媒等专业;理科方向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不开设机械工程、精密仪器等更细化的专业,而且文理学院通常不设工科,也没有商科、法学等学科。如果学生在申请赴美读书时,对未来的专业没有十足的把握和兴趣,文理学院是最好的选择,这些院校提供的通识教育可以最大程度地拓展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便于日后读研时选择真正喜欢的方向。

从奖学金方面来说,文理学院无疑要比综合大学慷慨很多,排名TOP50的文理学院基本都有全额奖学金,TOP50-100的最差也能提供学费减免或者半奖,还有一些学校即使学生没申请奖学金,也会向其予以一定数额(如5000美元到15000美元不等)的財政资助。综合大学里排名TOP20的院校或许在政策上多数奉行Need-blind政策,也有明确不提供奖学金的院校如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C Berkeley、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威廉玛莉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宾州州立大学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等。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威斯康星大学 University of Wisconsin、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等即使有奖学金数额也是非常可怜,TOP50名以后的学校就不一一列举了。

留学生:虽然有些人对文理学院这个名称并不陌生,但是真正了解美国文理学院的性质,甚至还能叫得出部分学校名字的人并不多。学生和家长在择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怎么甄别野鸡大学?

张淑娟:我建议学生和家长在择校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师生比例。学生和家长要重点看学校的平均师生比例。大部分文理学院的规模较小,所以师生比例相对高。

第二,颁发文学学士学位的比例。在美国,大家普遍认为颁发文学学士学位比例越高的就越是纯正的文理学院。作为国际学生,大家可以参考这一条。

第三,排名。学生和家长不要盲目看学校的排名,因为排第11名和第15名的学校其实差别并不大。但学生和家长可通过参考一些排名网站和杂志上的数据如录取比例、新生返校率和毕业率等来进行筛选。

第四,学校地点。地理位置与未来从事的职业和发展方向相关,毕业后计划从商的学生可以考虑位于大、中城市的学校,这样实习机会更多一些。

第五,气候。例如美国北部有些城市冬季经常下雪,而南部有的城市又异常酷热。学生要根据自己感觉舒适的气候来选择学校。

第六,费用。美国不同地区学费和生活费可能相差三倍之多,所以在选择学校时,学生和家长也要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第七,交通。一般来说,如果学校坐落在城市里,公共交通会便利很多;如果在郊区,由于公共交通不是很发达,学生可考虑开车出行。

第八,录取标准。文理学院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录取时分数更多是起参考作用。

曾梓欣:学生和家长在择校时可先在USNEWS的官网上查找文理学院的排名,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未来职业规划、学校的申请难度系数、奖学金、规模、 就业情况等进行全面考虑。

识别野鸡大学主要有七招:一是看办学时间。野鸡大学办学时间短,有的一两年,有的三五年,没有传统和文化底蕴。二是看教学设施和教学场地。一般大学都有教室、行政楼、图书馆、电脑房、操场等,而野鸡大学的硬件配备极其有限,有的干脆在商务楼租房,有的展示图片上的图书馆很小,书籍只有一千来本,电脑房只有一两个,一看就知道是“糊”出来的。三是野鸡大学专业非常狭窄,基本上市场上热什么,就开办什么专业。四是师资依靠外援。通过资料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校师生比例很小,有的甚至只有1:40。野鸡大学的师资来源主要是公办院校老师“走穴”。碰到这样的学校,学生肯定要三思而后行。五是中介宣传时非常商业化,甚至用上“练摊式”营销手段,常用“这个学校什么都好”“保证可以移民”“读起来很容易””等言语来鼓动学生。六是招生标准“飘忽不定”。张榜公布时学校要求明明很高,但学生的平均分勉强够60,雅思成绩还不到5.0,中介却满口应承说没有问题,肯定能上。七是为了赚取更多学费,野鸡大学根本不会考虑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具体情况,而是恶意安排诸多课程。曾有学生入学后,被连续安排了语言课程、证书课程、文凭课程、学历课程,付出高额的学费后才被安排进入正式课程。这里需要提醒学生的是,当你发现要去的学校,既有语言课程,又有专升本课程,又有本科课程等时,一定要留个心眼。一般来说,正规的大学只有本科和硕士课程。

留学生:文理学院名气不及综合性大学,莫非也更容易申请?一般申请者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张淑娟:首先,申请者的高中平均成绩最好能达到80以上;其次,根据学院的不同,英语成绩亦有不同要求,一般申请者需达到托福80分以上或雅思6.5分以上,部分优质的学校需达到托福100分以上或雅思7.0分以上。

曾梓欣:不是的,和美国其他大学一样,文理学院的申请也需要学生提交托福、雅思、美国高考SAT等考试成绩,从今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高等院校排名看,美国排名TOP50的文理学院对相关考试的成绩要求差距不大,托福分数一般要求在100分以上,雅思7分以上,SAT成绩2000分左右。

相比综合大学,文理学院录取时的弹性要大得多,但这并不是说文理学院的门槛低,而是它审核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鉴于目前申请文理学院的国际学生并不是很多,校方在审核学生素质时会格外注重学生的文字和口头表达功底,如会很看重文书等。如果你是一个过往读书经历比较丰富的学生,大可以努力展示自己,即使你的语言成绩并不出彩,也有可能获得校方的青睐。

留学生:对于准留学生而言,在面试和文书部分该如何准备?

张淑娟:文书部分需要能够全面体现学生的能力、特长,内容一般包括:申请专业的优势,专业能力的表现,课外活动能力以及一些大型赛事的排名等。特别是在专业方向的申请上,如果学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更加完美。

曾梓欣:面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申请前面试,因为有一些大学和文理学院会实地考察中国的学校和学生,都会提供至少一次的Information Session(主题是介绍学校情况,然后答疑),学生可以提前预约,取得和校方面试的机会。如果没约上,也不要紧,还可以向录取专员来约时间。第二种是申请之后的面試,一般学校会在1、2月中旬左右电话面试申请者,但如果学生在美国就读某高中的话,那很有可能就面对面的面试了。

写作里面一般分为三块:一是写作,这里指的是公共的Essay,也就是Common App里的六选一题目,涉及重要的经历、成就以及对你本人的影响,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人,小说、历史中的人物对你的影响,周遭事件对你的影响等内容;二是Why,很多学校都想知道你为什么要申请这所学校。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花时间去了解这所学校,例如学校喜欢培养什么样类型的人?而我到底是什么类型的学生?以Smith College为例,它强调的是Imagination, 即富有想象力的学生;Vassar College青睐拥有Motivated、Aggressive、Intelligent等能力与潜质的学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但也不能一味地投其所好,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展示和运用。三是Short Answer Prose等,申请中的每个环节、小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最终的结果,因此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绝对马虎不得,应多花心思。正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优秀的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是永远不乏其人的,所以竞争无处不在,怎么从中脱颖而出不仅要靠硬实力,软性包装也是必不可少的!

留学生:对于中途萌生转学美国文理学院想法的国内学生而言,他们申请的最佳时机是在大几?一般需具备哪些条件才可以申请转学?要准备哪些申请材料?

张淑娟:大一是转学的最佳时机。一般需要申请者提供托福成绩,优异的高中成绩,国内的大学成绩和不落俗套的文书写作。

曾梓欣:一般是大一大二申请,美国排名TOP50的文理学院对相关考试的成绩要求差距不大,托福分數要求在100分以上,雅思7分以上,SAT成绩在2000分左右。申请材料方面,需要准备文书,高中毕业证及成绩单,本科最新的成绩单,在读证明,护照等。

留学生:目前有一种说法,选择文理学院的学生大多数是奔着继续深造去的。这在申请学生中是主流现象吗?

张淑娟:这个观点基本上是对的。在美国,文理学院的毕业生去往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继续深造的比例较高。这三个领域都是将来社会的精英,所以文理学院学生将来的出路是非常光明的。但是整体而言,此类比重仍不如University。

留学生:多数文理学院并不提供研究生项目,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学生很难参与更多的科研活动?

张淑娟:虽然文理学院没有研究生项目,但学生参与实习活动和锻炼的机会并不比综合大学的学生少,而且由于文理学院教师人数较多,可以实现小班上课,所以学生通常有更好的活动和锻炼机会。

留学生:文理学院信奉的教学理念是:如果教给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交流思想的能力,那么他们可以适应任何工作或学习领域。因此,文理学院的课程通常为文学、哲学、语言、历史、数学、科学等方向的基础课程,建立学生广泛的知识基础而不是只针对某一专业或项目。这种教育方式会不会阻碍学生今后的就业?

张淑娟:这种教育方式并不会阻碍学生毕业以后的学习或工作,反而会使得学生毕业后在多个领域都能够找到立足之地。不难发现的是,文理学院的升学率和就业率比多数学校都要高出很多,研究生院和公司都颇为欣赏文理学生的综合能力。

曾梓欣:确实,文理学院的学生的确非常像“书生”,给人一种不会做事,想得太多,批判性太强的感觉。

在大城市,综合大学的学生早早就进入社会,在他们穿着西服和高跟鞋和上班族竞争时,文理学院的学生还在郊区裹着一件从二手店里买来的旧羊毛衫坐在壁炉旁边读黑格尔呢。所以,也许我们都应该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这种“小而美”的教育。

但同时,很多文理学院毕业的学生会继续升读综合大学的研究生,有了扎实的本科基础,学生在综合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会更容易进步,而且出来后的就业机会也较多。

所以,这些都需要批判性地予以看待,本来就业就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如果学生想要有一个不错的就业前景,那么他需要提早武装好自身,培养各项能力,而不能将责任推卸学校身上。

猜你喜欢

文理学院大学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Utilizing Learning Styles in EFL Teaching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至善
TheEffectsofSemanticsinEnglish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the language policies in Hubei province, China,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place of English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