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方言中探寻地域文化

2017-06-16

丝绸之路 2017年11期
关键词:隆德隆德县职业中学

时 间:2017年4月5日

地 点: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文广局三楼会议室

主 持 人:冯玉雷 《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作家

参会人员:

刘世友 隆德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文博副研究员

张家铎 原隆德县志办主任,地方志专家

张 恢 隆德县职业中学校长,高级教师

文必武 隆德县职业中学高级教师,作家

马成功 隆德县文化馆馆员

王知三 甘肃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

武淑莲 宁夏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虎维尧 宁夏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方建春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主编,教授

莫 超 兰州城市学院副校长,教授

胡政平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杂志社总编辑

张存学 甘肃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作家

成兆文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作家

巨 虹 《甘肃社会科学》副主编

赵小钧 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作曲家

张巨鸿 兰州画院特聘畫家,兰州市七里河区文化馆馆员

马玉蕻 《丝绸之路》杂志社副主编,作家

杨文远 《丝绸之路》杂志社副主编,作家

李泽琴 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助教

赵凌艺 中国甘肃网记者

马晓慧 《丝绸之路》杂志社编辑

伏晓艳 《丝绸之路》杂志社美术编辑

张家铎 原隆德县志办主任,地方志专家

隆德的文化比较深厚,其地处六盘山以西,从军事角度来说并不能起到防御作用。然而,历朝历代为巩固政权必须占据六盘山以西的区域,所以隆德在文化方面属于中原文化。语言方面,因为受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移民的影响,如明朝的“大槐树”移民,所以山西的方言在隆德流行的范围比较大。一方面,隆德人是在固有的中原文化下讲中原官话;另一方面,也因受到移民的影响较深,比如明清小说中出现的隆德方言词语比较多,这便是受山西方言的影响。清代,左宗棠镇压回民起义时,将陕西渭南地区的回民安置在靖远、隆德一带,受此影响,陕西方言与隆德话几乎相同。总体来说,隆德方言属于中原语系,是陇右地区小范围的方言。隆德县民俗文化是典型的中原文化,隆德县的礼俗、文化传承与中原文化密不可分,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

2015年,我编了一本《固原方言词典》,里面也涉及隆德方言。

隆德方言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四个字的词语比较多,有ABAB式,有AABB式,还有前缀、后缀比较多;二是古词较多,上古音、中古音在方言中出现频率较多,有人说隆德方言“土”,但实际上是“古”,从隆德方言中可以探寻到地名演变的历史;三是明清小说里的词较多;四是比喻用法较多,例如“搅团”既是一个食物名称,还被用来比喻头脑不清楚的人。隆德方言还有一个特殊情况——一些词语和全国的用法不一样,比如“粉”专指粉条,不包含面粉一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隆德方言在音调上只有三个音调,与普通话相比发音是“推磨式的”,即一声发音二声,二声发音三声,三声发音四声,四声发音一声。

文必武 隆德县职业中学高级教师,作家

曾经以不能说标准的普通话而羞愧,没想到现在隆德方言能引起重视,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感。隆德方言土语非常丰富,比如将母亲叫作“nia”,将别人叫作“nie”。而且因为语言的不断发展,相邻地域的发音也逐渐不同,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演变,甚至造成一些生活中的误会。比如说“炒面”一词,原本指将青稞、油麦等炒熟,用石磨磨成面粉,方便储存也可直接使用,现在则指炒面条、炒面片等,而原来的含义几乎被弃之不用了。

马成功 隆德县文化馆馆员

隆德方言表达情感丰富,语言生动而富有内涵,不同语境下的语音表达不同的情感,同样一句话因语境的不同会表现出说话者截然不同的含义与态度。比如,父亲在家中吃饭时让女儿拿筷子来,一时没拿来,父亲会嗔怪:“这坏(ha)娘娘,筷子在那儿放着呢!”表现一种疼爱、关爱,和一点小责备。在餐厅中吃饭,让服务员拿筷子,骂一句“这坏(ha)娘娘,筷子半天拿不来!”服务员马上就会生气。一些方言在不同的语境下、面对不同的接受者会有不同的意思,其感情色彩也不同。

张 恢 隆德县职业中学校长,高级教师

现代距离方言越来越远,再过一些年,方言或许会渐渐消失。全球化速度正在加快,语言大通也是趋势,国内强调普通话教育,方言或许最终只会留在书籍里、字典中、书架上,不再与现实生活接轨。诸位专家能够关注方言,令我们非常欣慰,也非常敬佩。

猜你喜欢

隆德隆德县职业中学
王跑跑
记一次写生
康巴土司家族书写的历史寓言——以《布隆德誓言》《康巴》为中心的考察
宁夏隆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经验及做法
隆德县三通古碑考释
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世界名校
中了美人计的海军陆战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