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工匠精神”浇铸商务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基石

2017-06-16彭文进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师傅

摘要:韬光养晦30年,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遗憾地发现,快餐式的成长让我们的企业丢弃了对精品的坚持、崇尚和传承,使得基业常青成为空中楼阁。放眼未来,中国必当从粗放型的制造大国转型为精良的制造强国方可置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崇尚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工匠精神”浇铸“现代学徒制”的基石,“工匠精神”铸就“现代学徒制”高品质人才;“现代学徒制”是传承“工匠精神”的具象载体,“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为“工匠精神”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对弘扬“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

一、“工匠精神”的特质

1.“工匠精神”的内涵。

不同行业对“工匠精神”有着不同的诠释,但追求极致、精益求精、专一笃定、持之以恒、执着淡定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灵魂。对自己从事技艺的足够忠诚与热爱,勇于担当、坚定执着、凝神专注,孜孜追求是“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中国是工匠精神的发源地,四个发明,张仲景、张衡、沈括等确切的说他们都是“工匠精神”的代表,但当下中國的“工匠精神”已被边缘化,主流是富二代炫富、笑贫不笑娼、为金钱不择手段的拜金主义!正义与正气得不到彰显!

2.“工匠精神”在百年老店的体现。

百年老店最能体现出“工匠精神”。

在苏黎世的Hiltl餐厅从创立至今118年,每年老店不但生意兴隆,而且还在继续拓展。瑞士是喜欢肉食的国家,但是这个餐厅却卖纯素食,瑞士的其他素食店很难生存。这家餐厅的回头客异常高,其秘诀就是“工匠精神”和苛刻的技艺条件。

誉满天下、畅销世界的瑞士手表,其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有一款名为“1735 ”的机械表,内有744个零件,最小的细如发丝,一位顶级表匠全心投入,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只。正是这种专注执着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得瑞士手表成为屹立于世界之颠、引领世界时尚的百年名表。而德国制造更是品质卓越,工艺精良的代表。那么是什么成就德国制造强盛背后的奥秘?毋庸质疑是“工匠精神”。正如西门子总裁所说,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

3.“工匠精神”体现成功企业的共同特点。

(1)提高产品品质,专注行业升级,从始而终。

(2)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百年老店的毕生追求。

(3)着眼未来,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引领世界行业潮流。

二、“工匠精神”铸就商务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高品质人才

时下中国有不少大学毕业生“手低眼高”,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找工作先问待遇,从不考虑自己能为社会企业做出什么贡献?急功近利,总是盼望天上掉馅饼,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严重脱节。

“工匠精神”是商务管理的灵魂,它代表着“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笃定忠诚”;“工匠精神”是铸就“现代学徒制”品质的重要保障;是当代“学徒”的精神寄托。“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和途径,培养时段交叉进行,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立即在企业得以实践,随之又反馈到学校理论教学中,柔化衔接,“理实一体化”展现无遗,“工匠精神”内含其中。

目前国外研究现代学徒制很透彻并且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是德国、英国、瑞士,不仅节约了教育培训成本,而且提升了劳动力技能素质,强化并完善了现代学徒制体系,为本国工业化和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德国一直坚持把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双元制”支柱;瑞士中职学校新生,先要取得企业学徒合同才能注册入学;英国最初实行学徒制,后改办职业学校教育,近年又复归新学徒制,并与国家职业资格挂钩,分为基础现代学徒制和高级现代学徒制;其他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芬兰、奥地利)的现代学徒制也很有特色。国外政府大力支持行业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制定了培训法,向相关企业提供补助和培训经费及实行免税等措施,奠定了现代学徒制的地位,使其得到顺畅发展。

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起步不久,商务管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这种校企共育技能型人才方式加速了为社会、行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进程,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与升级。做得比较好的单位是:湖州市中职学校;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院与北京华恩投资联合成立的爱亲学院;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机电工程学校;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的合作;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与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率先垂范,走在全国的前列,进行得很出色。

上述学校的现代学徒制与商务管理相辅相成,其操作过程无不渗透着“工匠精神”,使“学生-准学徒-学徒-员工”的转化过程有声有色、熠熠生辉、可圈可点。

三、“工厂类”与“公司类”现代学徒制是传承“工匠精神”的具象载体

1.“工厂类”现代学徒制是传承“工匠精神”的典型载体。

“工厂类”现代学徒制是指学校与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学徒利用车间操作台等设备培养其技能的典型学徒制方式,也是代表着中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方向,通常采用“校中厂”“厂中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边学习边实习,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训交叉进行,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如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学徒制探索,他们与陶瓷企业相继开展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培养与使用并举、教学与生产相长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办学模式的探索,解决了招生难与用工难的问题,为中国现代学徒制探索提供了思索与借鉴。陕西恒通机械制造公司与学院联合成立唐山曹妃甸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共建机器人生产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提供资金、人才、设备、技术,学院提供场地、师资和学生,校企深度融合;“前校后厂、产学一体,贴近区域、开放办学”。在此基础上,开展快速制造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和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这种集团化办学体制促进了生产资源与教学资源的交互利用,强化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体现了“工匠精神”,保证了现代学徒制的顺利进行。

2.“公司类”现代学徒制是传承“工匠精神”的服务载体。

“公司类”现代学徒制是指学校与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学徒利用公司的环境、业务和材料培养人才的模式,通常指商务类、外语类、文学类等专业。这类专业通常动手操作性不是很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必须通过企业的具体业务或活动来实现,且常常需要借助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来完成。如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商务管理(中亚贸易方向)专业,主要立足新疆,面向中小微型涉外企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适应新疆和中亚方向经济贸易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基本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商务服务能力、俄语交际能力和产品营销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背景下,急缺既懂国际商务管理知识又懂俄语的实用性专业人才,而这种人才仅凭高校自己的力量很难培养出来,必须借助于国际商务公司,由公司职业经理人和专家担任“师傅”,与高校老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共同锻造“工匠精神”。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具有竞争力,才符合市场需求,才具有升值潜力。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管理(中亚贸易方向)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就结合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商务管理人才的创新办法具体表现为:

商务管理(中亚贸易方向)专业与新疆华和国际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新疆罗托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新疆红电金铸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采用“能力主线、三项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国内外、校内外实习实训融合”。实习分为:入门实习、教学实习、认岗实习、学岗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与国外实习。

专业学习在三个场所完成

①校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积累学习经验,考取资格证书;

②企业:训练各种岗位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形成职业能力;

③国外:训练俄语、商务技能,积累国外经历,形成工作交际能力。

跟岗实习与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紧密性、深层性、长远性校企合作关系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第五学期的企业跟岗实习是把理论学习转化成实践能力的过渡阶段,是转化的“青涩期”;第六学期的企业顶岗实习是把理论学习转化成实践能力的最后阶段,是转化的“成熟期”。从跟岗实习到顶岗实习是学徒向职工的重要改变,是“质”的飞跃。在此期间由企业专任师傅负责指导,学生除了定期向学校指导老师汇报外,还要认真填写实习手册。

校内与企业的学习交叉进行,学生在完成校内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企业师傅和国外老师的指导下,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一部分学生应企业的要求,最后一年在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国外基地实习实训。如果在实践层面没有高质量的结果为依托,理论上再完美的模式也难以为继,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在纷繁的表象之下,是否找到了确保高质的命脉“工匠精神”。国际商务综合操作能力和俄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贯穿人才培养始终。

现代学徒制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对他们而言,就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因此,学生和员工都可以从企业领取相应的工资。但是,作为一种新模式,在推广中需要企业和学校专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具体的措施进行支持。现代学徒制是传承“工匠精神”的遗传载体和思想载体。

四、“现代学徒制” 弘扬“工匠精神”的深远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现代学徒制”弘扬“工匠精神”极为重视。2014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重要任务;2014年8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在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试点内涵。2015年8月,教育部正式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公布首批试点的100所高职院校、27所中职学校名单。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出中国制造2025年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1.在现代学徒制中坚守“工匠精神”是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工匠精神”是一个时代坚毅、执着、笃定、精益求精的精神写照。在德国,历来推行制造业立国的发展战略,企业注重产品质量,每件产品被当作工艺品对待,正因如此,使得“德国制造”成为技艺精湛,制造严谨,坚实耐用的代名词。而德国制造的高水平发展还得益于二元教育体制,“二元制”的学徒制传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这些具备“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在德国经济发展中大大促进了德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2.“工匠精神”奠定“现代学徒制”基础,打造技能强国。

以德国为例:自中世纪起,德国就推出“二元制”教育模式,所谓“二元制”即为:一元职业院校的理论学习和一元企业实习培训的实践锻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具有德国特色的先进职业教育体系。据统计,在德国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二元制”职业教育,这些接受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人,实现了95%的高就业率。210万家企业中,有21.3%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训活动,多数是中型和大型企业。这些企业中66%的现代学徒,培训后直接录用。而严谨刻板、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也在德國学徒制教育中一代代传承下去,历经百年成就德国“制造强国”的霸主地位。

3.“工匠精神”为商务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注入活力,为企业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现代学徒制培训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应,已初见成效,企业在获得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也为年青人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空间。过去30年,中国制造业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即时利益,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中国制造” 始终处在国际市场低端的尴尬局面,对产品技艺和品质的漠视,导致实体经济效益不景气,短寿,严重影响了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高品质、成为迫切需要。

“工匠精神”从学徒抓起,在现代学徒制的学习过程中灌输“工匠精神”,使之成为一种伴生于制造业的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1899-2015:这家百年老店何以长盛不衰?http://tech.163.com/15/0309/15/AK9AK1KF00094ODU.html。

[2]中美嘉伦企业管理咨询公司http://www.jlun.net。

[3]“德国制造的工匠精神值得学习”2016年10月11日 深圳特区报。

[4]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色与政策建议——基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试点;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田秀萍教授,2016.8.17。

基金项目: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社科类课题《商务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证研究》编号XJNZYSK2016066。

作者简介:

彭文进,男,48岁,(1968-03),博士,副教授,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河南夏邑县人,研究方向:俄罗斯、中亚经济。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师傅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