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017-06-16徐佳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普通高校必要性

徐佳

摘要:在我国的大多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经相当陈旧,与学校发展、教学进步和社会需求存在很大的分歧。很多学校也都在尝试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试图发展学校特色,创优质学校品牌;促进学校转型,使之朝实用性方向发展;通过体育改革来敦促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过程;最后大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研究试图从学校本身、教学水平和社会三个方面的需要对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证明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要性

前言

现代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学校体育教学也应该要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受前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不仅组织形式一成不变,教学内容、方法都不太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前苏联式的教学模式为我国体育教学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壮大,这种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甚至阻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1]。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改变,那么,学生将越来越不愿意上体育课,特别不能满足学生现实、未来和终生体育的需求,更影响着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还影响着全民族的健康体质。所以,本研究将在以下的分析中从学校发展、教学进步和社会需要三方面来阐述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学校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高校现有的管理体制下,领导因素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必要条件[1]。但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对学校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的举措,学校领导一般也会支持。学校发展需要有特色科目的支撑,通过对体育这一科目的改革,有利于创建优质学校品牌,尤其有利于民办学校的招生问题的解决,还能找到更多的优质生源;还有利于顺应学校的转型发展,使学校体育朝着实用性方向发展。

1.发展学校特色,创优质学校品牌。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发展学校特色,从而促进优质学校品牌的创建,它是学校发展需要之一。一所高校要体现自身的与众不同,那就得有一些特色的东西。比如说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比较高,或是学生的整体生源要较优质,再或者是学校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很不错等等。这些条件都是形成学校特色的因素,自然而然将对优质生源起到吸引作用。

体育教学改革后,将采用选项教学,这就是特色之一。然而,要实现体育选项教学,要充分发挥校内人员和校外人员的合力作用,尤其是要得到学校领导和相关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是体育选项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各部门应该协调工作,为体育选项教学服务[2]。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体现学校特色可以从培养体育教师,增强体育教师的能力开始,将体育选项教学纳入被培训的内容。如果缺少体育教师,那就要增加引进数量,而且适当引进一些新兴类项目专长的教师,注意考虑男女教师的比例;其次,加强在职教师的多渠道技术培训学习,注重挖掘潜能,使其做到一专多能。使得选项教学更好地开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体育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对高校体育场馆器材的改善。原有的体育场馆器材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体育场地设施的不完善,对于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发展也是非常不利,所以体育教学改革离不开体育场馆器材的建设。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不但可以促进加强常规场地建设,还可以督促根据体育选修课发展的需求,适当修建一些用于新兴体育项目的场馆。但是毕竟在场地器材方面需要一笔不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场馆,对场馆进行合理利用,实现一馆多用、一场多用,至少可以稍微解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选修课项目和教师不足的一些问题[3]。

2.促进学校转型,朝实用性发展。

目前,民办普通高校都在积极的推进转型,民办高校开办的时间较晚,生源状况也不及其他历史悠久的公办学校,不能一味的模仿和复制。民办学校需要在学生发展方向上仔细斟酌,需要开设一些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专业,并且更具有实用性。

体育教学改革将改变过于只注重知识传授,而不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价值观;改变体育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体育课程教条式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体育课程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体育教学改革在促进学校转型方面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使体育教学更具有实用性。

二、教学进步的需要

1.体育教学改革敦促提高教学水平。

针对体育教学改革,学校需要对本校的体育教材进行改进,上课时注重理论和技术的联系,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还有采用选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等。

在对体育教材的改进过程中,不能够全盘否定之前的教材,应该严格按照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和规定,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科学设置教材的内容结构,将好的内容进行继承,使新教材更科学合理。

教师上课时应该注重理论知识和技术并重,这也是一种促进。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在第一节课就对教授的体育项目的健身作用以及项目的具体特点进行详细介绍。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规律,进行科学指导。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养成自我学习、自我思考的习惯。

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要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很陈旧,很难激发体育学习积极性。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被动型、重复型、竞技型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创新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培养[4]。所以在改革的大情势下,必须不断优化教学模式。还不得不引入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分层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选修课型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对于一些师资和体育场馆硬件条件较好的高校,还可以快速实现向体育俱乐部制教学转变和过渡。学校如果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运动水平,给学生制定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实施分层教学,那么,将更有利于滿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需要。

2.体育教学改革将促进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过程。

体育教学改革,首先促进的是场地器材的改善和投入。体育场地、器材是选项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性前提。将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燃起应场地器材缺乏而被熄灭的锻炼热情。

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是使学生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种指导思想只一味的强调了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如果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将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转到“健康第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作为主要教学指导思想。在大力开展选修课教学的前提下,学生可以了解不同选修课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认真了解自身的体育学习兴趣,找到符合自己客观实际的选修项目。当然,学校让学生的了解各选项之前,一定是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和体育兴趣、学生的体育基础、自身的健康和生理状况出发。在体育选项教学中,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造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有利于选修项目设置的科学合理,也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真正提高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真正促进教学进步。

在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因为有空间去讨论、探究、实践、预见未知、发挥想象、创造新的答案和方法,就可以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挖掘其潜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创新体育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分析、判断和思维,发现新的知识,掌握技术和技能[1]。

体育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评价重心的转移,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的转变。过去的体育考试更多的关注学生在考试项目上的最后成绩,本来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就很有优势,即使不认真学习也能够拿高分,而本身体育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即使在学习过程中再认真也分数不高,所以,这不但大大打击了想要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还造成了运动能力强的学生的形成运动惰性。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改革将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态等。

三、社会需要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应该是健康的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我国高校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就被强调要就业,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毕业生就业率成了学校好坏的指标,也与学科专业的开办息息相关。因此,有的高校一入学就抓考研,忙考证、考级,使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安排参加体育锻炼。学生一周的课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完了体育课再去上其他课程,结果太累睡着了,也会被说成是因为上了体育课才睡着的。就直接造成了不重视体育课的情况,更不会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我国高校体育学科也可以参照其他学科开展自主化学习,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未来工作需要学习,这样就能够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虽然体育锻炼在短期内见效不明显,年轻时期意识不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且没有很强的毅力等问题。但是可以采取俱乐部式的、激动灵活的教学指导模式,给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时间。试想一下,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以后步入社会,他也许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是工作没有不累的,他的身体是否能够承受高强度的工作,他的心理是否能够经受住挫折,这些都令我们深思。所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其实也是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体育来培养身体和心理双重健康的人才。

结语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教学进步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的需要。经过分析表明,在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非常有必要。我国目前的体育教育现状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体育教学必须根据体育教育的自身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走一条自己的改革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少博,王朝军.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化改革探索—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2016(4),3(4).

[2]魏龙飞.济南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陆 航.自主招生条件下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2),30(4).

[4]殷晓辉,吴国生.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对高师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思路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報.2003,19(4).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改革普通高校必要性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一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