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桃楸不同种源苗期试验初报

2017-06-15王建义

防护林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苗高种源出苗率

王建义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核桃楸不同种源苗期试验初报

王建义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从6个核桃楸优良种源地采集种子进行播种育苗,调查出苗率、苗高、地径生长量,进行核桃楸种源试验。结果表明:出苗率较高的两个种源为上庄种源(77%)、大南坪(69%),各种源间在苗高、地径生长方面差异不显著,变化幅度较小,说明核桃楸种源种子遗传特性较好。

核桃楸;种源;育苗试验

核桃楸(JuglansmandshuricaMaxim)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8 m,胸径可达52 cm,枝条扩展,树冠扁圆形,树皮灰色,具浅纵裂;耐寒性强,能耐-40 ℃的低温,较耐阴,喜湿润肥沃的土壤,适生于腐殖质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

核桃楸在山西省黑茶山、关帝山、太行山、吕梁山、太岳山、中条山等都有分布,生于海拔400~2 000 m的沟谷两岸或坡脚。主要伴生树种有辽东栎、元宝枫、槭类、榆类、白桦、山杨等。胡桃楸已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2],山西省关于核桃楸良种选育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为此,通过对核桃楸的种质资源调查,收集,进行育苗试验,对3年生苗进行观测,探索不同种源核桃楸苗期生长变异规律,选出核桃楸优良种源,以期为我省核桃楸种源选择、培育优质苗木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1 试验地

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郭道苗圃。

2 材料和方法

2.1 种子来源

通过在山西省范围核桃楸资源调查,选择在太岳、太行、中条、吕梁、关帝建立核桃楸母树林180 hm2,具体位置见表1。2011年秋季采种,冬季沙藏,翌年春采用变温处理后进行播种育苗。待出苗整齐后,按苗圃常规管理进行适时浇水、除草、松土。连续三年对各种源苗木测量苗高和地径。

表1 核桃楸母树林

2.2 数据处理

采用SPSS软件对6个种源的核桃楸种子出苗率、子代播种苗生长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种源核桃楸种子的出苗率

对不同种源核桃楸种子出苗率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的种子出苗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从表2可知,上庄种源的出苗率最高为77%,大南坪次之。北平种源的出苗率最低为53%。由此说明上庄、大南坪的种子饱满,萌芽能力强。原因可能是种子的大小和重量影响种子发芽,进而影响苗木的早期生长[4]。

表2 不同种源种子出苗率

3.2 核桃楸母树林种子种源试验

3.2.1 生长指标的差异性 2013年4月将收集的6个核桃楸优良种源地的种子进行播种。以各种源为单元,对核桃楸种源播种苗连续3年进行苗高和地径调查,将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3、表4。

表3 核桃楸种源播种苗生长指标测定结果 cm

由表3、表4可知,6个种源的平均苗高与地径均比对照要高,各种源间变化幅度较小,说明核桃楸种源种子遗传特性较好。

表4 核桃楸种源生长量与对照比较表(增长百分率) %

3.2.2 苗高、地径方差分析 通过对6个核桃楸种源3年生的苗高、地径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5),各优树无性系苗高和地径F值都小于F(5,12) 0.05=3.11,说明各优树无性系地径和树高差异不显著。

表5 核桃楸种源苗高、地径方差分析

4 结论

苗期试验是早期选择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了解各种源苗期的差异,幼苗期的生长量是决定苗木质量的重要依据,苗高和地径是苗木生长量的直接表现,苗木的质量反映了苗木吸收、同化养分能力的大小,是衡量苗木生产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5]。通过对郭道苗圃试验点苗期生长情况分析,各种源间在苗高,地径生长差异不显著,变化幅度较小,各优树无性系地径和树高差异极不显著,随树龄增加,其平均差异逐渐缩小[6]。本试验为种源试验的初步结论,我们将继续关注各种源苗木的生长情况。

[1] 吴征镒.植物地理(上册)[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13-114

[2] 张含国,邓继峰,张磊,等.核桃楸种源家系变异规律及家系选择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2):91-95

[3] 刘桂丰,杨书文,李俊涛,等.胡桃楸种源的初步区划及最佳种源选择[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1,19(S):189-195

[4] 姜景民,虞沫奎,胡世才,等.湿地松种子分级育苗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6,9(3):290-295

[5] 佘诚棋,杨万霞,方升佐,等.青钱柳种源间苗期性状变异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1):34-38

[6] 袁显磊,祁永会,刘忠玲,等.核桃揪种源选择试验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J].植物研究,2013,33(4):468-476

Provenance Experiments ofJuglansmandshuricaduring Seedling Stage

Wang Jianyi

(Shanxi Academy of Forestry, Taiyuan 030012,China)

Seeds which were collected from sixJuglansmandshuricasuperior provenance site were conducted sowing; the emergence rate, seedling height, growth of ground diameter were investigated;Juglansmandshuricaprovenanc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Result shows that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two provenances ,Juglansmandshurica‘Shangzhuang’ (77%) &Juglansmandshurica‘Dananping’ (69%), are higher; seedling height, growth of ground diameter among provenances are not significant;the extent of the changes is little, which illustrates that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Juglansmandshuricaseeds is optimal.

Juglansmandshurica; provenance ; nursery experiments

1005-5215(2017)05-0059-02

2017-03-22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201104012)

王建义(1983-),男,山西原平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研究.

S792.132.04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5.020

猜你喜欢

苗高种源出苗率
鹿芯壹号梅花鹿种源检测芯片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不同蒙古栎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
闽楠幼林不同地理种源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小桐子种源试验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