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的研究

2017-06-14牛永明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医院管理新医改绩效管理

牛永明

摘 要:医院的绩效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对医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新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医院绩效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医院发展的需求。因此,作为医院管理者,需努力革新自身传统绩效管理观,积极对现有的绩效管理模式展开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确保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具体分析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绩效管理的意义,深入分析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解决的对策,旨在全面提升医院绩效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新医改;绩效管理;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129-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掀起了一股新的医疗改革热潮。在此时代背景下,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在现有的医院绩效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与此同时,为满足社会新形势对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也应积极探索与分析,并积极采取有效策略,争取早日实现对医院现有绩效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确保医院长久、稳定的发展[1]。

一、新医改背景下开展医院绩效管理的意义

人口越多的国家,国民看病就医的需求自然也就越大,而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民看病就医的需求也就可想而知。因此,为给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出台相应的医疗保健制度,而作为医院管理者,则需加强对医院的绩效管理,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其次,要想确保医院绩效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应改革医院传统的管理体质,唯有不断完善医院的管理与运营机制,才能切实提高医院整体实力,进而有利于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2]。再者,针对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管理者,可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二、新医改背景下当前医院绩效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管理缺乏稳定系统

完善的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应得到理论与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支持,然而就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绩效管理现状而言,其在绩效管理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尚与理想状态有着十分巨大的差距,加之现代化绩效管理技术的缺乏,致使现有的绩效管理系统无法及时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与数据,从而导致了医院管理者难以提出有针对性的绩效管理方案,自然也就难以得到理想的绩效管理效果。

(二)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缺乏正确认识

就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绩效管理现状而言,由于相关管理人员未能形成正确的管理意识,加之其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理解程度较低而未能正确辨别管理与考核之间的关系,进而导致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极易出现管理误区,认为加强绩效管理的最佳途径在于绩效考核,因而误将绩效考核等同于了绩效管理[3]。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就两者本质而言,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之间是有一定差异的,若单纯认为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便容易忽略绩效管理工作,进而对绩效管理的整体性造成影响,最终导致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始终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

(三)绩效管理缺乏专业性人才

当前由于医院本身便对绩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因而对从事医院绩效管理的工作人员并未提出太高的要求,甚至有许多医院的绩效管理人员是从其他医疗岗位中转职而来。此外,由于现有的从事医院绩效工作的工作人员,其本身并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加之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有限,致使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缺乏对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系统认知,进而严重制约了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新一轮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医院虽已认识到了自身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短缺的问题,并注重由外部引进专业的会计与经济人才,但由于这些专业人员往往缺乏对医疗知识的认知,因而在与医院员工的沟通上容易出现问题,这些都将对医院绩效管理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4]。

(四)绩效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虽有一套属于自身的绩效管理制度,在却因未能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而难以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由于部分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加之医院领导层的不够重视,致使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因缺乏科学管理理论的引导而容易出现资源过剩或过度消耗的情况。这些不仅会对医院的绩效管理效率造成影响,且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三、新醫改背景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创新策略分析

(一)积极增强绩效管理系统稳定性

要想切实做好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首先需加强对医院管理系统的建设,且在建设过程中,需确保管理系统与其他领域主体有着相同的目标。此外,为确保医院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并提升医院的知名度,作为医院管理者,应对现有的绩效管理系统做进一步优化,从而在提升医院整体效益的同时提高医院绩效管理的工作效率。当然,针对可能影响到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各项因素,医院均应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建立统一集中的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对全部绩效环节的有效整合,进而为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提高对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

任何管理工作的落实其关键终究在人,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亦是如此。因此,作为绩效管理工作的主体,不仅应在医院的内部管理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更应充分发挥该岗位在绩效管理工作中的引导与模仿作用,确保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而要实现以上目标,首先,相关管理人员应不断学习来充实自身,而后将相关管理知识渗透到医院绩效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医院的每一位员工,深化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认知,从而激发员工的管理意识,使其能认清自身所处位置,促使员工严格履行自身工作职责并时刻约束自身的工作行为[5]。此外,在学习绩效管理相关知识过程中,管理者需同时建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完善医院的绩效管理队伍

现代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原有的医院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所以需得到医院领导的全力支持,如此才能推动医院绩效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其次,作为医院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需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因此,医院方面可采取短期培训或外出学习的方式,以提高医院绩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良好的管理与沟通能力。最后,针对医院全体员工,应积极地对其展开绩效管理的教育与普及,从而全面提升员工的自我绩效管理能力。

(四)建立并健全绩效激励机制

要想确保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首先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而现代社会,讲究以人为本,因而医院在制定绩效激励机制时,用更多地融入人文精神,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针对医院员工的绩效管理与绩效激励应做到不拘一格,并选择适当的时间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当然,医院所建立的绩效激励机制,应以医护人员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并注重体现医院个体的主体地位,实现利益与绩效指标的结合,以提升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促使其在实际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效用。

(五)逐步提升管理效率

医院往往有着较大的工作范围,而要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就需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并积极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如此才能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整体工作质量。而要确保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就需从绩效计划、考评与反馈三个方面入手。此外,针对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除了要将其纳入绩效考核的考评指标中,还要与实际薪酬相挂钩,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当然,在此过程中,医院需与员工进行双向式的沟通,并给予一定的鼓励,从而实现改进管理效率的目的。

四、结论

总之,随着新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医院唯有积极革新传统的绩效管理观。分析当前医院绩效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系列的绩效管理手段,才能有效提升医院的绩效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医院更加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储梁华.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绩效管理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2.

[2] 闫学艺.新医改形势下医院绩效管理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 吴悠.H医院绩效管理方法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4] 李凤,付亮.新医改下医院的绩效管理模式设计[J].衛生经济研究,2013,(11):46-49.

[5] 王孝章.新时期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J].知识经济,2014,(23):46-47.

[责任编辑 吴 迪]

猜你喜欢

医院管理新医改绩效管理
新医改政策下大学生医保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在职护理人员培训系统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工会工作的探讨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析医疗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对聘用人员管理的思考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