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农机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探索

2017-06-14赵作伟杜长征李海金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年6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探索高职

赵作伟++杜长征++李海金

摘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針对性。在分析了试点专业基本情况和联合培养单位基本情况的条件下,论述了高职农机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建设内容,针对学徒制的运行提出了几点思考,重点保障校企协同育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全国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高职;农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06.069

基金项目: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十三五”科研课题(2016-135-Y-073)。

作者简介:赵作伟,男,硕士,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化工程,E-mail:408638639@qq.com。

0引言

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下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2号文件),将重点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5年8月5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165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职成厅函[2015]29号),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被遴选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为学徒制试点专业,为使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我校联合黑龙江省40家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1试点专业基本情况

试点专业原为农业机械化专业,开设于1949年,是我国最早培养农机化应用型人才的摇篮,2002年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8月被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本专业的教学团队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专业建有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有5个“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室,并配有先进的农机装备和实训设备,能够满足专业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需要,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2联合培养单位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总量突破1000个。随着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和农机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也将势在必行,农业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步伐的加快,农机管理运用和维修人员需求量也将进一步加大,通过农机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我校与黑龙江农机局下属的40家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办学主体作用,培养农业机械操作熟练的农机化技术技能人才,提高我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3主要建设内容

3.1建设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对我省农机合作社的实力、信誉、需求和服务意识等要素进行调查,选择校企协同育人动机与意愿强烈、合作双方互补程度高的优质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合作重点,建立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相对应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及流程标准,保证校社双主体协同育人的长效性。加强协同育人的组织、管理、评价和监控体系建设,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保障。

3.2推进校企招生与招工一体化

推行校企一体化的招生与招工,确立“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之间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学院招生录取与合作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校企共同研制、实施招生招工方案,界定学生身份,明确学生在培养期间学徒加员工的双重身份。确定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和分工,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签订学徒、学校和企业三方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3.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研究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校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忙工闲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农忙时节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在农机合作社从事某一工作岗位,农闲时节作为一名学生在学校学习。为适应农机专业合作社职业岗位需求,制订学徒制课程标准和岗位标准,科学设计学徒制课程实施办法,培养学徒的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实现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有效融合。

3.4建设双导师的师资队伍

合作双方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遴选聘用标准,建设校企“互聘共培、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学校聘用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骨干作为企业导师,由校企共同颁发聘书,学校导师受聘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明确企业导师担负生产和育人的双重职责,既承担企业技术及管理工作,又必须指导学徒完成教学工作。明确学校导师承担学生思想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实习实训等工作。

3.5建立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学管理职能,明确日常教学管理责任和分工,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巡查制度、质量监测制度和问题处理机制,保证教学常规管理实施到位。加强现代学徒管理,保障学徒权益,保障学徒在劳动保护、安全措施、工资待遇、劳动强度、实习岗位、社会福利等方面与企业员工具有相同的权益。

4高职农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探索的思考

4.1建立适宜的教学管理系统

在高职农机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健全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机构,负责落实、统筹、协调、监督人才培养模式的正常运行,每个农机合作社设有专人负责学徒企业实践学习的管理,明确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与企业导师应有职权,以充分保障企业导师享有充裕的教学资源调配权和教学进度控制权。

4.2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在高职农机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制订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学徒在整个培养期间实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适应学徒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培训需要,制订学分制教学计划指导和管理学徒培养工作,学徒的所有学习内容均由可量化为学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岗位技能训练项目组成,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均实行学分制管理,学徒修满本专业规定的总学分方可毕业。

4.3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监控

建立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定期对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反馈、跟踪指导,严格坚持现代学徒制质量标准,抓好全过程管理,通过现场听课、学生座谈会、查看教学文件和相关记录等方式,了解课程教学基本情况,把好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关。制定实习管理流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完善实习巡视和跟踪管理制度,规范学生实习档案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实习工作健康、安全和有序开展。

5小结

通过高职农机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建设,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了农机专业的发展,同时带动学校相关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层次地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将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同时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解决企业招工难、培训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杜启平,熊霞. 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J].高教探索, 2015(3):74-77.

[2]李梅,康国初,山颖,等.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5(1):5-13.

[3]孙百鸣,赵宝芳,杨桦,等.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09, 29(11):35-36.

(05)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探索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防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