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度好书架

2017-06-14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林纾格非家书

格非 《望春风》

《望春风》以半个世纪中国乡村中的人物命运和历史变迁为焦点,重返时间的河流,对逝去的故乡和老去的故人作了告别。作者的视角放得很低,人物纯是农民,纯然回归人情和礼俗。格非对乡村生活的书写,有新的观察与思考。工笔绵密,如展开的锦绣,呈现人间烟火的清明。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疼痛的消失,相反是“重返时间黑暗的心脏”,近乡情怯独寂寞。现实已改变,记忆依然熠熠发光;乡村伦理的根柢正在松动,但它背后所站立的传统、民风、人情,依然动人。

格非的小说作品总会透出一种结构上的轻盈,他像一个长于建筑的设计师,知道略去哪些才能让小说的空间更大,更有容量。这部小说精致的结构、优雅的语言,可谓是平静的叙事下面藏着一颗波澜万丈的心。在这个藏龙卧虎自成一炉的“世外桃源”里,每个人物身上都有着巨大的魔力,不到最后一刻,谜底都无法一一揭开。格非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人物,把整篇小说串联起来,既写出了每个异乡人心中的乡愁,又写出了中国的乡村正在快速消亡的悲哀和无可奈何。村庄没有了,甚至祖坟也找不到了,我们的根、我们的魂去哪里?履霜堅冰待春风。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部非虚构的作品。它勾起几乎每个人的黍离之悲,和平年代故园的消亡以及内心的迁徙,离家愈远,念之弥深。

林纾 《林纾家书》

林纾既为当世所重的翻译大家,又是后人称道的古文殿军,身处中西文化之间,对于二者的态度又颇可玩味。本书以家书这一特殊的视角,进入这位文学家的内心世界。其一为训子家书,共104通。信中林纾向子辈传授处世之道,可见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透露出社会新变于传统家庭的冲击。其二为经林纾批阅的林琮作文13篇,展示了林纾教读古文的方法及评判标准,可感其力延古文之一线的殷殷期许。

林纾说:“吾老矣,一切看破,唯教子之心甚热如火。汝累累不听吾言,而吾心亦未尝一刻灰冷。可见父母爱子,匪所不至。”

[美]南茜·罗斯·胡格著 罗伯特·卢埃林摄影 阿黛译 《怎样观察一棵树:探寻常见树木的非凡秘密》

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探寻常见树木的非凡秘密”所示,书册在手,如同握着一个藏有秘密的小书匣:翻开硬皮封壳,躲在匣子里的裸书落入你的掌心。青绿色帆布贴面的书脊,诱惑着你的指尖去摩挲。扉页从头到脚挂着一长串蝉翼般的翅果,吸引你去撩动。待你掀起标题页那连枝成片的硕大果绿色叶片时,你已经不知不觉变成书虫,钻进书中,啃食起那些动人的字句来。

“思考比了解更有意思,但比不上观察。”歌德的这句话印在了这部书其中一章的首页上。“观察”是这部书的一切——两位作者分别用文字和影像,带着读者将细致敏锐的目光投向身边最常见的树木,并关注一些罕见却易于观察的树木特征。作者将定期细致观察树木的收获娓娓道来,清晰地列举了改进观察方法的策略,图文并茂地呈现了树木微妙而常被忽略的细节构造。当你能够从一棵树的生长轨迹中感受生命的四季,你会真正领略自然那激励人心的力量与美妙。对美国白栎、荷花玉兰、北美乔松、北美鹅掌楸等10种常见树木的深入描摹会让你感受到许多小小的震动,重新发现身边的自然奇迹。而在这些琐细而深入的描摹中,这本书所传递的不只是常见树木的非凡秘密,更是一种新的与自然共处的生活方式。

猜你喜欢

林纾格非家书
闲话格非
闲话格非
清晨忆家书
林纾当众烧借据
回望林纾:孝道、爱道与友道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一封家书
拥抱
《家书》
我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