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预期因素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影响

2017-06-14梁剑伟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通货膨胀实证分析预期

梁剑伟

摘 要:将总供给、总需求以及预期因素纳入CPI的模型中,采用单位根检验、EG两步法,计算解释变量的beta系数,以探讨预期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预期;通货膨胀;原因;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065-02

我国的中央银行在其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均提及要稳定市场预期。而2014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总体呈现平稳上升。本文通过对CPI上涨的成因进行研究,进而探讨预期因素对通胀的影响。

一、对于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

对于通涨成因的认识,许多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学者指出,通货膨胀原因是我国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宋铭鑫研究表明,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中国经济上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并由此形成了过度依靠出口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另外,也有学者认为,通货膨胀的问题是发生在生产成本推动上。刘煜辉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我国前期快速发展过程中严重地透支了生产要素的红利,进而导致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此外,部分研究者通过研究货币来解释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余永定表示,流动性过多是产生通胀的重要原因。

上述学者的观点都是用我国实体性的经济因素对通货膨胀进行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他们均忽略了人们的预期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作用。许多的经济学著作都表明,如果将人们的预期因素考虑的话,可能会对现象的解释或者政策的效果产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本文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尝试将预期因素纳入模型当中,以更加准确的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更能准确地论述预期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二、数据的说明

按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总供给、总需求以及理性预期的有关理论,我们可以建立我们可以建立函数模型P=f(AD,

AS,Pe)。其中,总需求AD是衡量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时的值,因此可用货币供给量来代表。而根据对货币供给的三个层次的定义,我们认为,使用M1层次较为合适。M1体现的是居民的现实购买力,反映在产品市场当中,也就是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因此,可用M1来衡量居民对商品的总需求。P用CPI来衡量,AS用工业增加值增速来替代。至于预期物价Pe,我们借用卡根在1956年提出适应性预期来表示,按照该定义,适应性预期可表示为:Pet=Pe t-1+η(Pt-Pe t-1),P由定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得出;而η的值,按照张勇、范从来的测算,取为0.1。

三、计量分析

本文所有的数据均为全国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月度数据。所有变量的数据均取自万得(WIND)数据库。P与Pe都是经过调整的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100)。

本文采用EG两步法进行测算。

對有关变量进行ADF检验,发现lnMS、lnECPI为一阶单整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函数:

对上式的残差项(Resid)做ADF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单位根(ADF= -5.567,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上述变量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对上S式进行LM检验,发现一阶和二阶自相关的“Obs*R-squared”对应的伴随概率分别为0.4378和0.1745,均大于0.05,表明不存在一阶和二阶自相关。

从公式的系数来看,似乎预期对物价的影响较大,其实不然,因为每个解释变量所使用的单位都不是相同的,因而单凭公式上的数字,是无法进行准确比较的。要比较这三者对物价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计算Beta系数来得出我们所要的结论。Beta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为Beta系数;j为第j个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Sxj为第j个解释变量的标准差;Sy为因变量的标准差;xj为第j个解释变量的离差;y为因变量的离差。

从上式看出,Beta系数与变量的单位无关,因此可以进行直接比较,从而可以评估计量模型中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经计算,dlnecpi的Beta系数为0.96,lngy的Beta系数为0.52,dlnMs的Beta系数为-0.21。从Beta系数的绝对值以及三个变量所代表的经济因素来看,近年的通货膨胀不并是由于产品市场的总供给或总需求引起的,而主要是由于通货膨胀的预期所致的。一方面,公众对通货膨胀预期导致储蓄的机会成本上升,从而提高公众的消费意欲,同时,价格不断地上升,使公众提高了对将来的收入预期,也刺激了当期消费。国家按月公布的零售消费额,同比都出现大幅度增长,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企业对通胀的预期,导致实际利率预期将降低,从而刺激企业投资的增加,同时,产品价格预期的上涨,也使企业对未来的盈利感到乐观,两方面都刺激了企业投资的开展。2014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然保持在双位数,也说明了这一点。再者,通胀预期的存在,劳动者必然会要求企业增加名义工资,以确保实际工资的不变,尽管名义工资的调整具有黏性,但通胀的预期将导致名义工资具有上涨的趋势。这种预期,通过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从而对经济实体产生影响。

四、政策建议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年通胀主要是受经济主体的通胀预期所致,因此必须要注重通胀预期。

第一,努力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在我国今后的政策实施中,应当实行真实经济信息公开制度,使公众了解政策的意图,这样可以减少由于对政策了解不多而产生的不稳定的通胀预期,从而降低高通胀发生的可能性。第二,适时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我们可以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中进行学习,建立与我国实际相适应的通胀目标制,从而达到稳定经济主体通胀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宋铭鑫.试论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思路[J]. 现代商业,2008,(3).

[2] 社科院专家刘煜辉:应对当前的通胀货币政策效力有限[EB/OL].和讯网,2008-04-07.

[3] 余永定.通货膨胀严重威胁稳定[EB/OL].和讯网,2007-11-29.

[4] 张勇,范从来.通货紧缩预期对产出的效应分析[J].上海金融,2003,(10).

[5] 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 张鹏凤.理性预期与我国的货币政策[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8,(1).

[7] 杨子强.通货膨胀预期、物价水平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百户企业、千户居民的问卷调查[J].金融发展研究,

2008,(7).

[责任编辑 陈丹丹]

猜你喜欢

通货膨胀实证分析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长期并存现象的分析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性检验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分析师一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