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向流通模式在农产品物流模式中的构建及运行

2017-06-14贺慧惠陈阳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

贺慧惠++陈阳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就目前发展趋向来看,城镇化持续推进、经济建设加速,急需创设一个开放性的商贸时空环境,而现阶段我国商贸流通则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发展阶段,现代商贸流通机制尚未确立。对此,本文结合当下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建设的现状,立足于市场实际,基于问题的改善与解决,有针对性、策略性地探究城乡双向流通模式下农产品物流运作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双向流通 农产品物流 城乡二元经济 物流组织模式

我国农产品商贸流通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现状

2005-2014年的十年时间内,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得到了空前飞速发展。2005年社会市场消费品零售总规模为68352.6亿元,到了2014年增长至近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规模为 262394.3亿元。其中,城镇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5年的61716.6亿元增至2014年的228796.4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5年的6636亿元增至2014年的33597.9亿元。不过,单纯从表层数据来看,农村商贸产业规模增幅要高于城镇地区,实则不然。从中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农村市场与城镇市场之间的发展差距一直在拉大。当然,地域性的发展差异从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一直存在。换言之,这也是本文研究问题的核心切入点。

(二)农产品物流模式运作下城乡双向流通的优势

城乡商贸双向互动。笔者认为,需要清楚地明白双向互动的主体要素,第一是參与者,即城市和农村地区整个商贸产业链条内的各环节参与方,包括企业、组织、个人等。再者就是“互动”,始终围绕着交易的商品来进行,资金、物流、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即将农村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各类产品流向农村市场,同时再将城市生活必需的各类农副产品流向城市地区。对于这一普遍存在着的市场行为,实际上就属于一种“浅层”的互动关系。

城乡商贸互补共赢。在互动机制的督促下,必然使得城乡相互之前存有一种“天然”的互补关系。即城市、农村两个区域市场商品的一种互补性,包括从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等各环节全过程,均可以实现一种互补的潜在联系。如上所述,农村居民的日用消费品基本都是由城镇地区来供应,同样城镇居民日常的生鲜果蔬等必需品,绝大部分也都是来自于农村市场。随着我国逐渐加大该领域发展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尤其是对三农的多方支持,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城乡商贸互补共赢机制。

双向流通模式在农产品物流模式中的构建及运行

(一)双向流通

如上所述,双向流通是指城市与农村这两个区域间的商品贸易与市场交流,旨在消除以往大生产与小市场这种矛盾体制。实际上双向流通是指一种特定的双向物流运作方式。换言之,既然是一种“双向”控制下的物流运作,那么它的存在与发展势必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即随着城市与农村这两个区域市场的经济发展变化、市场水平的提高而演进。对于双向流通体制的认知可以变得更为深入些,即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集成”思想,即基于双向物流构建的集成思想。具体来看,它涵盖了输入物流与输出物流这两个层级。对于这一问题,可以抽象一些来看待,即将“服务理念”融入到商贸双向流通体系的构建与运行过程中,因为商贸流通业本身就是最大的服务产业,服务的对象是市场、是消费者。因而,这种服务理念必须贯穿于始终两端。在这种局面下,将农村地区所需要的各类产品运输过来,同时再将城市地区所需的各类产品返程运输过去。这种流通的效率将会变得更高、更优质。在整个过程中,均是“一通双向”的来完成,实现物流运输的最优处理。对此,笔者建议,在实践设计与操作进行中,具体可依照市场需求理论来完成。

(二)农产品物流供应链

从图1中可以观察到,这里所提示的是一种基于中介组织下的物流运作模式。其中,中介组织是处在核心环节的,即位于城市与农村双向流通市场运作模式的中间。简言之,就是指中间组织与商品整个流通过程的始终两端建立一种直接联系,与农村区域生产/市场建立直接联系,并充当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市场连接的主渠道物流方式;再者就是与市场的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并充当一种销售物流的平台角色。

我国农产品物流组织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农产品商贸物流模式运行下双向流通构建和实现的阻碍因素

上述简单地概述了农产品物流模式运作下的城乡双向流通优势特征,这是其固有的自身优势,同时也是督促内质发展的潜动力。然而,其中所突出存在的矛盾也必须要正确的认清,以便趋利避害。

一是来自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入到21世纪以来,从近20年的城市发展建设来看,尽管总体趋势是良好的,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即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制约。换言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滞后,恰恰是限制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商贸双向流通的最大阻碍因素。具体来看,在以往的城市与农村商贸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之所以能够占据主导地位,并充当着区域间商贸流通的平台,均是源于城镇化的发展与推进。不过,笔者以为,这种优越性实际上是对于农村区域市场而言的,但城镇化的发展与建设带动的绝不仅仅是城镇地区的商贸产业发展,对于农村地区应起到的功能与作用更应当重视。譬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副产品质量控制成本等。然而,正是由于城市各项建设的滞后性,最终导致无法为城乡间的商贸互通创设最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尤其是商贸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变得更加滞后。在这种局面下,以上所设想的一些建设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使得城乡商贸物流体系趋于离散状态。

二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即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这一问题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当然,笔者以为,现阶段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加大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于现有问题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换言之,城乡二元经济矛盾的解决与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的构建是相互相间的。如果这一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或者是无法将其中的矛盾规避下来,那么我国城乡商贸发展将会一直处在一个大生产与小市场交互的体制环境内。如此一来,农村区域市场势必长期处于一个绝对的劣势,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二)创新变革与实现路径

优化农村市场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现有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笔者以为,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城市与农村区域间的发展差距,这种差距是全方位的。也就是说,城市的优势是相对于区域內农村市场而言的,而农村商品流通的劣势也恰恰是相对于城市市场而言的。所以,必须想方设法弥补这一差距和漏洞。目前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以及物流服务体系的运行受阻,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城市的垄断,而是应该认清当下的症结所在。笔者以为,目前需要面对和正视的是农产品流通体系自身的机制缺陷。反过来讲,正是因为这种机制缺陷,才使得农产品的生产处于分散状态。在改进与完善方面,本文以为,必须要顺应时代经济的发展需求,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对区域市场的监管手段。比如图1所呈现出来的流程框架是一个总的框架体系,具体还需要根据全国各地区的不同情况来操作。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该模式的构建与强化均是在以往矛盾问题弊端的基础上转型而来。在具体操作上,建议从农产品生产这一环节来切入,将农产品生产从分散扭转过渡到集中控制层次,即各行业、各企业再从集中生产环境下的商品市场中分散出多个高效的中转环节。

城乡区域市场商流一体化发展。“商流”是市场交换主体,它所指的是商品贸易流通过程中为了实现商品的等价交换,将市场交换主体与交换客体进行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当然,如上所言,商流的存在也同样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尤其是在全新的21世纪,随着城乡区域市场商流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与相继实施,旨在解决现存的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具体来看,在商流实现的过程中,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介于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全方位的差距,造成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使得城市与农村商品市场变成了两个独立存在的市场。也就是说,城乡商贸双向流通的确立,所面临的恰恰是最本质的一个问题,即城市与农村两个区域小市场是分割的状态。对此,笔者以为,必须实现统筹城乡商贸流通,通过现代化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创设一套相对完备的信息集中控制下的商流链条,将城市企业、农村企业互通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姚琳,陈俞宗.目标取向机制视角下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价值链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8)

2.杨一涛.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城乡商贸双向流通的约束机制及战略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

3.宋宇.城乡双向流通的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1(3)

4.张誉.双向流通背景下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5)

5.刘雅楠,索志林,毕洪丽等.基于“城乡双向流通”的农村E物流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4(9)

猜你喜欢

农产品物流
辽宁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现状分析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