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链接视界

2017-06-10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稀缺性罗永浩罗辑

罗振宇心中的自媒体运营是什么样的?

一定要有“极客的精神”

罗振宇举例说,《罗辑思维》的语音他每次都会录到60秒,完全是靠他一次一次的尝试,有时,早上的一个录音最多要录几十次。而之所以让录音准确到60秒,完全是他自己的一种处女座式的“强迫症”。

一定要“看不起人”

做自媒体一定要自恋。你得真正发自内心地自恋才能有“自我”。按照罗振宇的说法,他就是这么自恋的。他经常在视频和语音中说,如果你不想听我说话,那就不要听。纯属自愿。

去组织化

小米为什么那么成功?是因為它重构了组织,小米有跨组织边界的米粉,小米公司内部层级只有两级:创始人级别和员工级别。这样强大的组织力,传统企业如何能干得过?同样的,传统媒体庞大的组织体系如何能干得过拥有外部组织的自媒体?

一切产业皆媒体

苹果本质上是一家媒体公司。它整合了全球最好的制造业企业和开发者,自己要做的事情只是发布产品。

体验经济时代正在到来

摆脱匮乏将是整个世界的趋势。未来冷冰冰的工业品变得越来越没有稀缺性。有稀缺性的是能够打造出体验场景的产品。

“魅力人格体”开过光的产品。譬如罗永浩的锤子手机,连产品还没出来,罗永浩在微博上试预定,就能引来无数人捧场。

读后涟漪

《罗辑思维》节目号称“爱智求真”,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作为“自媒体第一人”,罗振宇无疑是成功的。曾在央视就职的他,嗜书如命、知识渊博、观点犀利,总能从别样的角度看问题,引来众多忠实的簇拥者。相信不少人将其观点视为“圣典”,当然他的一些观点本身很独到。但是无論听多少罗振宇的演讲、无论看多少集《罗辑思维》,面对有自我神化倾向的罗振宇,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找准自己的位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猜你喜欢

稀缺性罗永浩罗辑
罗永浩担任《脱口秀大会3》领笑员
不太平的2019年
罗永浩“卖艺”第一步,是不是丢掉理想主义?
《罗辑思维》节目中罗振宇的主持艺术
稀缺性下的环境资源化分析
稀缺性下的环境资源化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图书馆占座现象的出路探析
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的知识分享特质——以《罗辑思维》与《晓松奇谈》为例
资源稀缺性的一种评价方法
自媒体时代,媒体人的新探索:以《晓松奇谈》和《罗辑思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