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进展

2017-06-09李丽群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预防策略输液进展

李丽群

【摘要】 本文就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进展,进行深入的综述分析,通过对输液渗漏的现状、不安全因素、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输液渗漏的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为减少门诊输液渗漏的发生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 门诊; 输液; 预防策略; 护理; 进展; 综述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156-0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院门诊输液技术也不断的提高与推广,而静脉输液的安全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1-2],其中输液渗漏就是门诊经常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一旦发生门诊输液渗漏,轻者局部疼痛、肿胀,重者可致皮肤溃疡甚至坏死[3],不仅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还会影响护患关系,甚至还会导致护理纠纷[4-5]。鉴于此,本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医院自身临床经验,对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报道,详情如下所示。

1 输液渗漏的现状

1.1 什么是输液渗漏

输液渗漏又名输液外渗[6],系指在门诊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输入的药液渗漏在静脉以外的软组织,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烧灼、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血,皮肤暗紫、变硬等症状[7]。

1.2 为什么会发生输液渗漏

目前,我国门诊输液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头皮针经外周静脉穿刺[8]。此法简便实用、价格低廉、维护容易,输液完成后拔出即可,故广泛应用于门诊输液。但其在输液过程极易发生输液渗漏,且一旦发生输液渗漏,均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残疾,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1.3 患者在输液时的安全需求是什么

这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我国医疗卫生也不断深入改革,人们对于医疗安全的关注也越发重视。对此,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满足患者在输液时的安全需求,有学者做过权威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在输液时,主要在意的安全需求依次是:(1)担心液体输完时护士未能及时更换,或拔针;(2)担心空气输入自己的血管;(3)担心液体走空;(4)担心医护人员配错药,或输错药;(5)担心护士更换药,或穿刺拔针时,消毒不严[9]。保障输液安全是满足患者安全需求的首要前提。

2 输液渗漏的不安全因素

2.1 患者因素

患者因素主要来自年龄、病情两个方面的因素[10-11]。(1)年龄因素:老年患者生理功能正处于衰退期,血管脆性大,门诊输液时容易发生针头移位,加之自控能力差,对输液依从性减弱,从而极易发生输液漏诊的情况;小儿,尤其是3岁以内的患儿也是门诊输液渗漏的高发人群[12],这是因为小儿好动,依从性较差,难以长时间保持安静,故容易发生针头滑动的现象,从而增加输液渗漏的机率。(2)病情因素:如全身经脉淤血、右心衰竭、血液回流受阻者,就会致使静脉压增高,从而增加输液渗漏的发生风险[13];再如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等,也较易发生输液渗漏。

2.2 药物因素

门诊静脉输液时,若输注的药物刺激性强、酸碱性大、浓度高,就会对患者的血管造成较大的损伤,故也是导致输液渗漏的重要原因之一[14]。此外,若输注药物的速率过快,就会使药物短时间内大量涌入血管,从而增加血管通透性,这会对血管内膜产生不良刺激而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进而引发输液渗漏。

2.3 环境因素

医院门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环境,医护人员、患者、家属、闲杂人等都聚集在此,门诊输液时大多共挤在一个地方进行,加之其他人员拥挤,极易妨碍门诊输液的顺利进行,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输液渗漏的发生。

2.4 护理因素

首先,护士业务能力不足是导致门诊输液渗漏的重要原因之一,无法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反复穿刺导致血管破坏,从而致使输液渗漏。其二,护士心理素质的好坏也是至关重要的,在门诊这种嘈杂的环境中,护士在穿刺时,一旦紧张、烦躁,就不能集中精力,从而无法“一针见血”成功穿刺[15]。其三,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只是应付性的进行输液的相关工作,没有主观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防范于未然。最后,规章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不足,门诊输液大多没有规范的制度,而且人力资源也没有充分应用,基本上都是“叽叽喳喳、毛毛躁躁”的进行。

3 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

3.1 提升门诊输液护士的业务能力

静脉输液作为护士的一项最基本的业务能力,必须严格把控。因此,对医院门诊的护理人员要定期开展业务能力的培训课程,并抽查考核,达标后方可上岗,以确保门诊输液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这样做能够有效的减少门诊输液渗漏的发生率。

3.2 加强门诊输液护士的心理素质

平时临床工作中,经验丰富的门诊护士要注意提携“新人”,帮助“新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多观察、多学习,加强门诊输液护士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门诊护士应该具备的一个必须品质,可以帮助其在门诊输液穿刺时,做到沉着冷静、聚精会神,不被外物所干扰,从而提高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

3.3 改善门诊输液的医疗环境

第一,亮堂的环境是保证穿刺成功率的基础,因此在穿刺操作台上加装操作灯以保证穿刺时充足的光线。第二,必须合理分流门诊区的人员,将患者与其他分开、将成年患者与小儿输液区分开,最大限度的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输液环境。第三,门诊输液室必須严格控制无关人员的进入,并定期更换门诊输液室的空气,以保证其输液环境的质量。第四,还可在门诊输液区加装一些电视机,如小儿区可播放小朋友爱看的动画片、成年区可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使其能够耐心、安静的接受输液,以提高输液的依从性,从而减少躁动导致的输液渗漏。

3.4 提高门诊输液的风险防患意识

在认真执行传统门诊输液护理“三查七对”的基础上,针对门诊输液渗漏的不安全因素,将其升级为“三查八对四看一注意”,即:三查(服药、处置、操作前查;服药、处置、操作中查;服药、处置、操作后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有效期);四看(输液瓶内剩余的液量和性状、输液皮管内是否有空气、戊非氏滴管内的液面与滴速、有无鼓包及其输液后的反应);一注意(用药后的反应)。以此提高门诊输液的风险防患意识,将门诊输液护理化被动为主动,这可以有效地减少输液渗漏的发生[16-17]。

3.5 规范门诊输液行为的护理流程

在“PDCA循环管理”的理念指导下,可将其引入门诊输液护理中,也就是成立一个安全路径护理小组,再运用科学的护理风险安全管理程序,找出静脉输液护理中常见的风险种类及风险因素,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制定规范的护理标准及护理流程,使其门诊输液护理能够“有理可依”。

4 输液渗漏的处理措施

4.1 立即停止输液

一旦发生输液渗漏,不要做其他无谓的操作,请第一时间立即停止输液。针拔出后,要用消毒棉签沿穿刺处血管走向,加压按压针眼。这是因为穿刺操作时,针头是先刺过皮肤再进入血管的,而进针方向是沿血管走向呈45°夹角进针的,故两个两个针眼是沿血管走向而分别在不同的两个点,并不在同一处。

4.2 根据渗漏药物的性质选择有正确的处理措施

(1)中成药制剂:如意金黄散加蜂蜜、云南白药乙醇糊、红花醇、黄连、黄柏、3%硼酸等[18]。(2)药物湿敷:硫酸镁湿敷只能用于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引起的外渗;对高渗液渗漏者可加重组织脱水,可用654-2溶液湿敷;乙醇湿敷也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将浸有酒精的无菌纱布直接敷在局部,有利于药物渗透到血管内,而且还具有消毒、防腐、麻醉、止痛的作用[19]。(3)冷敷:如果是抗肿瘤药物、安定、红霉素等输液渗漏时,可选用冰帽和冷湿毛巾(两条毛巾置入冰箱,保持4 ℃左右)冷敷,能有效促使血管收缩,从而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扩散,减少局部组织对输液药物的吸收,以减少局部组织受损;此外,冷敷还能防止局部皮肤疼痛、肿胀及坏死等症状。(4)热敷:如果是氯化钾、阿拉明、多巴胺等血管收缩剂渗漏时,可用湿热毛巾(一条毛巾侵入温开水中,拧干,温度保持在45 ℃为宜)热敷,能有效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血管扩张,从而促进输液渗漏药物的快速吸收,以减轻局部水肿,起到保护局部组织的作用。

4.3 合理应用新鲜的食材

选用黄瓜、马铃薯、萝卜等新鲜的食材,切成约2~5 mm后的片,将其敷在渗漏部位,用医用胶布或保鲜膜固定,待切片变色后再更换,直至局部肿胀消失。因为马铃薯、黄瓜等新鲜食材多含有异柠檬酸,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扩张毛细血管,加快血肿吸收,从而有效的消除水肿,修复局部组织,防止组织坏死,并且还具备不错的保湿效果。另外,此法方便简单、取材便捷、价格低廉,备受临床青睐。

4.4 科学处理水泡

若输液渗漏发生水泡时,要科学的处理,先局部消毒,再用5 ml注射器在水泡最底处刺入,并缓慢的抽吸。抽吸完成后,再取一支5 ml注射器,并抽取1%碘伏注入水泡内,以填满原水泡为准,且局部无肿胀、无疼痛。并注意保持水泡局部的干燥清洁,千万不要擦落水泡表皮。

4.5 其他

理疗、红外线照射、穴位封闭(内关、外关、内池等)[20]。若有局部组织坏死者,可按外科换药法给予清创换药处理。

综上所述,门诊输液渗漏的问题,虽说无法“根除”,但若从输液渗漏的不安全因素方面入手,在保障输液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患者安全需求,再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策略并实施护理干预,其预防效果还是极为满意的。当然,若已经发生输液渗漏,科学的采取处理措施,力求将对患者的伤害及影响降到最低,这才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该肩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畅.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及处理[J].吉林医学,2014,35(1):178-179.

[2]凌继巧.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与护理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9):119-120.

[3]孟藜藜,樊桂蓮,蒋丽,等.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预防儿童外周静脉输液渗漏[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3,33(4):270-272.

[4]王丽芳.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97):249-250.

[5]顾文静.门诊输液穿刺培训输液渗漏预防的强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5):222-224.

[6]谢华英.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常见输液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2):231-232.

[7]曹译丹,高秀娟,韦春华,等.婴幼儿门诊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10):988-990.

[8]施方方.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377.

[9]尚慧娟,魏小燕,季红,等.产科产程中静脉输液渗漏的防治研究[J].医疗装备,2013,26(4):28-30.

[10]张芬.婴幼儿门急诊发生输液渗漏的原因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6,29(13):275-276.

[11]李娜,雷淑青.化疗药渗漏后预防溃烂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5):245-245.

[12]张志红,张梅.护理风险管理在高龄PICC置管病人中应用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4):99-100.

[13]冯红,杜燕.预见性的护理在预防门诊小儿输液外渗中的作用[J].黑龙江医学,2013,37(5):352-353.

[14]康菊梅,刘艳敏,杨蓉,等.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国优生优育,2013,19(08):637-638.

[15]许婷.儿科输液渗漏回访制度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6,22(12):254-255.

[16]汪迎春.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z1):74-76.

[17]罗红斌,程富桂.小儿静脉输液注射强刺激药物渗漏的防治[J].医药前沿,2015,5(9):374-375.

[18]徐韶.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探讨[J].医学信息,2015,28(47):211.

[19]程贞琼.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护理干预[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376.

[20]刘仪岩.静脉输液渗漏的预防与处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3152-3153.

(收稿日期:2017-01-09)

猜你喜欢

预防策略输液进展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2020
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及预防策略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论电力工程建设内部控制关键风险点的预防
大学生运动性猝死与体育运动的医务监督
颈枕输液袋
输液
April Fool’Day愚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