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

2017-06-09张刚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四联疗法慢性胃炎临床症状

张刚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经Hp检测显示为阳性,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为85.25%,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93.85%,高于对照组的8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嗳气、腹胀、早饱、恶心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嗳气、腹胀、早饱、恶心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确切,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胃炎; Hp阳性; 四联疗法; 中西医结合; 临床症状; Hp根除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150-03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增加,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提高[1]。其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慢性胃炎治疗中进行Hp根治十分重要[2-3]。目前临床上关于Hp感染多采用含铋剂的四联疗法治疗,但是随着根治Hp感染治疗方案的广泛实施,Hp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探寻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4]。中医学在根治Hp感染上也具有突出疗效,将其与西医治疗联合起来,能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笔者所在医院对65例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4年9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随机选出126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经Hp检测显示为阳性,在近1个月未使用抗生素、抑酸剂、铋剂治疗。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65例,男41例,女24例,年龄23~49岁,平均(34.8±5.5)岁,病程1~10年,平均(5.1±1.2)年。对照组61例,男40例,女21例,年龄20~48岁,平均(33.7±5.6)岁,病程1~8年,平均(4.8±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给予患者雷贝拉唑口服10 mg/次,2次/d;给予患者阿莫西林口服,1 g/次,2次/d;口服克拉霉素0.25 g/次,2次/d;口服果胶铋100 mg/次,2次/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四联疗法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疗法,结合患者的辩证分型给予恰当中药汤口服。(1)对于肝胃郁热症患者采用柴胡疏肝糖加减治疗。(2)对于肝胃湿热症患者服用连朴饮加减。(3)对于肝胃虚弱症患者口服六君子汤加减。(4)胃阴不足患者服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每日1剂,分成早晚两次温服。

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治疗1个月。

1.3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患者的腹胀、早饱、嗳气等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经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无水肿、糜烂等表现。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经胃镜检查显示有轻微的胃黏膜糜烂或是水肿症状。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于停药后的4~5周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根除情况的检测);临床症状评分: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进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估,对嗳气、腹胀、早饱、恶心症状进行评估,采用0~3分计分法,0分表示无症状,3分表示症状非常严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本研究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85.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385,P<0.05)。

2.2 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93.85%,对照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187,P<0.05)。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在各种症状的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嗳气、腹胀、早饱、恶心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胃炎多伴有一定的黏膜功能化生、萎缩等现象,出现腹胀、嗳气、恶心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5]。关于慢性胃炎的病因,目前临床上尚没有完全阐明,但是不少学者都指出Hp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对于伴有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根除Hp治疗是非常重要的[6]。在临床治疗中,四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果胶铋)是常见治疗方案,但是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日趋严重,单用四联疗法效果不显著,如何对四联疗法进行相应的改进,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提出将中药与西药联合用于慢性胃炎Hp阳性的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治疗效果。在中医学中,慢性胃炎被归入到胃脘痛、痞满等范畴,认为胃为阳土,喜润恶燥,是五脏六腑的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7]。胃脘痛的发生原因主要在于饮食不洁、暴饮暴食等,导致脾胃的损伤,胃气雍滞,从而导致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而长期食用生冷食物使得寒积于胃中,或者食用过多的肥甘厚腻食物,过度饮酒等,则会蕴湿生热,损伤脾胃,胃气阻滞,气机瘀滞,长久下来导致血行不畅,出现胃络血瘀症状[3]。对于Hp感染,中医学认为其属于邪气的范畴,具有毒的性质,慢性胃炎的各种病因、发病机制为Hp感染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出现Hp感染后又会进一步加重脾胃的损伤,从而使得机体物理祛邪,无法根除Hp。总而言之,对于慢性胃炎Hp阳性,中医学认为主要与胃、脾、肝有关。在治疗中中医学强调辩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等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从而选择对症的中药汤治疗。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四联疗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口服治疗,结合患者的辩证分型采取合适的中药治疗,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法,同时结合四联疗法,增强西药的抗菌、消炎等疗法,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临床症状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指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抑制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分泌的效果,有效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杀灭幽门螺杆菌,减轻氧自由基损伤,促进胃黏膜细胞的增殖,调节胃黏膜细胞营养代谢情况,起到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胃黏膜,预防胃炎复发效果[8-9]。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Hp阳性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和控制,根除Hp感染,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兰洣,陈思炬.82例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8):90-92.

[2]陈润花,张厂,苏泽琦,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候分类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3):156-159.

[3]刘向阳.观察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5,7(4):90-91.

[4]胡玲,郑晓凤,鄢雪辉,等.不同证型慢性胃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NF-kB的表达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9):1188-1191.

[5]江燕,宋澄跃,王桂周,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组织中TNF-α、IL-1β、iNOS的表达[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5):556-558.

[6]马军民,李军,吴开春,等.依卡倍特钠4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63例临床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9):635-636.

[7]李璟,李琪,王硕硕,等.隔物灸法对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保护的临床效应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3):361-367.

[8]米热阿依·阿不都哈的尔,美丽克扎提·安扎尔,高峰,等.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联合治疗60例HP阳性胃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z1):181.

[9]袁开胜,邹绍静.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7):145-147.

(收稿日期:2017-01-16)

猜你喜欢

四联疗法慢性胃炎临床症状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疏肝和胃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四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