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临床分析

2017-06-09陈蓁臻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疗效

陈蓁臻

【摘要】 目的: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具体方法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比较高,而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可以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复杂性肝胆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138-03

肝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肝胆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1]。肝胆管结石病因与胆道的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及胆汁滞留等密切相关,胆管蛔虫感染、胆汁淤积、胆胰管合流异常及胆管力学变化都可能引起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黄疸、发热寒战与右上腹绞痛等,治疗难度增加,而且预后性较差。对于肝胆管结石,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法,现如今,腹腔镜技术发展迅速,并被逐渐应用于各项手术中,将其应用于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治疗中,成功率已达92.1%~98.6%[2]。对此,本文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

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具体方法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8.4±3.3)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发热、黄疸、寒战等症,经B超、CT等检查均符合文献[3]肝胆管结石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1)具有10年以上的病史,曾发生过多次胆绞痛、黄疸及寒战发热;(2)肝功能检测:白蛋白≤30 g/L,总胆红素≥60 μmol/L;(3)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双侧肝内胆管结石,且具有腹水征象;(4)术中胆管镜证实有肝门和/或胆管狭窄。根据影像学检查、病史,并满足以下至少两项者:(1)肝胆管弥漫性结石二级以上者;(2)有胆管手术史者;(3)合并有膽管狭窄或肝局部萎缩者;(4)合并重症胆管炎及门静脉高压等较为严重的肝脏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等常规治疗[4]。手术治疗前,对两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联合气管插管,术前禁食。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治疗。具体方法为:第一,常规消毒铺巾;第二,利用解剖标志找到胆总管,若无法利用解剖标志找到胆总管,则在右手边的5 mm套管中安置已消毒的注射器针,然后利用注射器针穿刺胆总管,发现胆汁溢出即可;第三,将胆总管前壁沿穿刺孔自上而下切开5~40 mm,使胆总管横径最大化,更利于医师取出结石;第四,或将胆管镜插入剑突部位的1 cm套管内取出结石,或将胆总管切口可钳取物全部取出;第五,将手术床摇至头高30°、左倾15°更利于胆囊牵拉,能够让肝门、胆囊三角充分显露,利用电凝使胆囊动脉与胆囊管相游离,再利用钛夹将其剪断,并将胆囊剥离、切除[5-6];第六,移除胆囊后,采用电凝刀切开十二指肠韧带腹膜,运用电凝钩推开腹膜疏松组织,使胆总管前壁充分暴露,更利于电凝;第七,胆总管切开后,挑开其前壁,利用组织剪延到胆总管,并切开3 cm,运用抓钳将结石取出;第八,放入T型管[7],手术后置入鼻胆管进行引流;第九,术后2周实施38%泛影葡胺T管胆道造影检查,确定结石无残余后,28 d左右将T管拔除。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具体方法:第一,在患者脐下缘做一切口,然后注入CO2,建立人工气腹;第二,运用四孔法常规穿刺,采用腹腔镜对患者肝胆管结石部位进行探查;第三,胆囊实施常规切除,注意切除胆囊时不要把胆囊管切断,之后采取纵行的方式将胆囊管前壁切开,后在胆总管置入纤维胆管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结石相对较小,采用取石网篮作为取石工具,0.9%氯化钠溶液作为冲洗材料,确保术野清晰,另外,如果结石比较大,用取石钳将结石取出,结石一旦取出,在胆总管内置入T型管,同时观察胆汁是否渗漏,之后将T型管从患者右肋锁骨中线原穿刺孔处引出,使用胆管镜对肝外胆管进行常规检测,从而确定胆管系统有无残余结石。手术结束后,还需要及时对结石残留进行防治。术后2周实施38%泛影葡胺T管胆道造影检查,确定结石无残余后,28 d左右将T管拔除[8]。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结石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检查和记录。(2)根据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IQLI)评定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生理功能、身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36个方面进行评分,每个方面为0~4分,其中正常状态:121.5~125.8分,评分越高代表生活状态越好,评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对于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統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复杂性肝胆管结石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该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疼痛感极强,发病时会出现发热、黄疸、右上腹绞痛等症状,严重时会造成胆汁淤滞、胆管炎,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寻求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意义重大。

本文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比较高,而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可以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吕文平.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方式选择[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6):404-406.

[2]姜涛,刘彤,王鹏志.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临床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5):510-515.

[3]何小东,刘乔飞.肝胆管结石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14(4):275-279.

[4]张二胜,王保才.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状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4):17-18.

[5]陈骏,居来提,于亮,等.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开腹手术临床疗效比较[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7):545-547.

[6]杨振德,周檎,梁廷华.腹腔镜下单用双极电凝行胆囊动脉止血167例报告[J].四川医学,2010,31(12):1822-1823.

[7]刘丽.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2,33(30):6687.

[8]潘步建,周蒙滔,徐迈宇,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10):816-819.

(收稿日期:2017-01-14)

猜你喜欢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消骨散治疗骨痹128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