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2017-06-09黄晓晓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治疗

黄晓晓

【摘要】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13年12月-2015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5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并采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观察组的肾功能(BUN、Scr)、血浆代谢性指标(HCO3-)、电解质生化指标(Na+、K+、Cl-、Ca2+、P3+)、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均優于采用血液灌流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及血浆代谢值,有效改善患者的电解质紊乱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极高的治疗价值,适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 治疗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133-03

急性肾衰竭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导致肾小球滤过率突然或持续下降,引起氮质废物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而导致各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综合征[1]。引发病因较多,既可由慢性肾脏病患者突然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引发,也可由其他原因导致肾功能下降而形成[2]。临床主要症状为:尿量改变(初期尿量少甚至无尿)、伴有有不同程度的腰部胀痛酸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血液净化在急性肾衰竭的救治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常用模式有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腹膜透析三大基本类型,对纠正患者的氮质血症、心力衰竭、严重酸中毒及脑病等症状均有较好的效果,使其死亡率大大下降[3]。为此笔者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5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43~62岁,平均(51.2±2.6)岁;慢性肾病急发患者12例,感染休克患者7例,急性中毒患者5例,多器官障碍综合症3例。观察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在41~66岁,平均(50.8±2.5)岁;慢性肾病急发患者12例,感染休克患者8例,急性中毒患者5例,多器官障碍综合症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临床主要指征为:短期内肾小球过滤率下降50%以上,血清尿素氮(>28.9 mmol/L)及血肌酐迅速升高(>260 μmol/L,电解质紊乱(pH<7.20),严重代谢酸中毒(HCO3-<12 mmol/L)等。两组患者均为自愿选择透析方法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透析禁忌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方法进行血液净化:(1)使用动静脉穿刺建立临时行动静脉通路。(2)首次剂量按1.0~2.0 mg/kg体重(最大剂量2.5 mg/kg体重)静脉给肝素,10 min后开始血液灌流系统的体外循环,灌流开始20 min时,一次追加肝素5~8 mg,以后每半小时一次追加肝素5~8 mg。同时需使体外循环凝血时间保持在45~60 min。(3)灌流初始时血流量从50 ml/min(视患者血压情况)逐步增加至200~250 ml/min,灌流持续时间2 h为宜,1次/d,直至患者苏醒为止。注意室温过低时应对血液管路适当保温,以防凝血。(4)灌注液选用5%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和肝素注射液配置而成。

1.2.2 观察组 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进行血液净化:首先采取与对照组患者同样的血液灌流进行透析处理,在灌流结束后(2 h)开始进行血液透析。(1)使用碳酸盐透析液,混合比例按A液∶B液∶纯水=1∶1.83∶34进行配置,并保持透析液中阳离子浓度范围为13.0~15.0 ms/cm,透析液浓度维持在13.8~14.2;按500 ml/min流量通过输入泵输入,每次透析时间控制在4 h左右。(2)采用全身肝素化方法进行抗凝:对无明显出血倾血患者在透析开始前10 min首次注入肝素0.5 mg/kg,然后每小时补充8~10 ml,并于透析结束前30~60 min停止给药,使体内凝血时间维持在45~60 min;对有发生明显出血倾向患者可在上述基础上使用鱼精蛋白30~50 ml缓缓注入以中和肝素。

1.3 评价指标

将患者的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浆代谢性指标(HCO3-)、电解质生化指标(Na+、K+、Cl-、Ca2+、P3+)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为评价指标内容。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的评价指标内容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及血浆代谢性指标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浆代谢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质生化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肾衰竭的原发病因和病史各异,但症状大都由于代谢紊乱及其并发症引起。由于其原发病的不同及肾脏病理改变程度各异,因此患者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4]。最常见病理改变是“急性小管坏死”,虽然少尿早期电子显微镜下仅见肾小管的极微改变,但到后期则可见严重肾小管坏死及基底膜的溶解[5]。若急性肾衰竭仅由于小管坏死而不并发感染、发烧或外科创伤等高分解代谢因素,经过救治效果较好,有的可以完全恢复。

血液灌流是将患者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借助体外循环通过具有广谱解毒效应或固定特异性配体的吸附剂装置进行体外循环,净化了的血液输回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以清除人体内生性和外原性毒性物质,通过有效去除血液内肌酐、尿酸、中分子物质、酚类、胍类、吲哚、有机酸及多种药物,而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和水电解质的质量,而起到促进患者病情好转的作用,其适用范围广,在临床中仅对严重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或其他凝血障碍者禁止,其单独血液灌流模式主要应用于药物中毒(农药中毒、药物过量中毒、不明药物中毒等),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6]。血液透析是通过清除患者体内代谢废物、毒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确保营养支持来促进肾功能恢复及清除各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用途較广,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上主要针对:严重高血钾症、水中毒、严重代谢酸中毒、尿毒症症状加重、血清或肌酐严重超标等症状,其优势在于可以最大程度上模拟人体肾脏器官的对水和溶质的清除方式,可以持续、大量、缓慢清除患者机体内的水分和溶质;调节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还可以有效清除患者的炎症介质及有害细胞因子及内毒素;并且还能帮患者建立一个全面的营养供给平台,为患者大容量的输入血球、氨基酸、白蛋白、血浆等营养成分(最大输入量可达5000 ml/d)[7-8]。通过本文内容可以看到,单独采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也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相比而言采用联合方式治疗则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急性肾衰竭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病情的稳定有明显作用,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晓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3):51.

[2]吴征.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5,7(10):85-86.

[3]薛渊.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21(2):109.

[4]马瑛,王金铎.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探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11):1343-1345.

[5]徐冰,莫莉,刘大鹏,等.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86例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6(1):48-51.

[6]吴春.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疗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6(20):206-207.

[7]杨亚娟,孟佳.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J].医药论坛杂志,2015,31(11):110-111.

[8]高燕.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危重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4):97-99.

(收稿日期:2017-01-21)

猜你喜欢

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