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中的效果评价

2017-06-09汪勤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

汪勤

【摘要】 目的:评价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创伤骨科就诊的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正、侧位X线片及进行螺旋CT检查与三维重建,结合术中所见比较两种检查的骨折发现率和Schatzker分型的正确率。结果:术中确诊单侧骨折26例,双侧骨折2例,共计30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6侧,Ⅱ型8侧,Ⅲ型9侧,Ⅳ型3侧,Ⅴ型3侧,Ⅵ型1侧。全部X线片骨折发现率为80.00%(24/30),螺旋CT三维重建骨折发现率为100%(30/30);X线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骨折分型正确率分别为79.17%(19/24)和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效果较普通X线片发现率和准确率有明显优势,可以为手术术前准备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螺旋CT; 三维重建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048-03

Evaluation of Spiral CT 3D Reconstruction in Diagnosis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WANG Qi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7,15(14):48-5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piral CT 3D reconstruction in diagnosis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Method: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28 cases of suspected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tibial plateau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were taken the positive and lateral radiographs and spiral CT scan,an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before and at the same time.The results of intraoperative comparison of the two kinds of fracture detection rate and the accuracy of Schatzker typing were compared.Result:26 cases of unilateral fracture,2 cases of bilateral fractures in the treatment,a total of 30 cases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Schatzker type,Ⅰ type of 6 sides,Ⅱ type of 8 sides,Ⅲ type of 9 sides,Ⅳ type of 3 sides,Ⅴtype of 3 sides,Ⅵ type of 1 side.All the ordinary flat fracture was found in 80.00%(24/30),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spiral CT fracture was found in 100%(30/30);plain radiographs and spiral CT 3D reconstruction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was 79.17%(19/24) and 100%,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spiral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has obvious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lain film,which can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nd the choice of surgical methods.

【Key words】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Spiral CT; 3D reconstru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Liu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iuzhou 545001,China

脛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常见于青壮年男性,暴力损伤(如交通伤和砸压)是最常见的致伤因素。胫骨平台骨折的常用诊断分型有Schatzker分型(共分为Ⅰ~Ⅴ型)和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分型(AO/ASIF)分型,其中Schatzker分型使用最为广泛[1]。X线片(X-ray plain film)是骨科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具有极高的方便性和经济性;螺旋CT三维重建(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reconstructions)是高分辨率CT通过计算机程序将二维的CT图像转化为三维模型的技术,对于复杂解剖结构的显示作用尤为突出[2]。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已得到一定应用,但其诊断效果与X线片的差异尚有争议。为评价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与X线片诊断效果差异,进行本次研究,现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创伤骨科就诊的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6±12.4)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及其他系统严重疾患,符合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的手术指征,不存在相关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正、侧位X线片,由3名骨科和放射科主治以上医师共同判读,给出诊断和初步Schatzker分型。对纳入患者首先进行16排螺旋CT(西门子SOMATOM Scope)扫描,层厚1 mm,图像传入工作站后使用CT图像后处理3D引擎(volume-DynEva-Fly Through)进行VRT高分辨三维重建[3]。由3名骨科和放射科主治以上医师共同判读,给出诊断和初步Schatzker分型。

根据影像学初步明确Schatzker分型,根据骨折分型、血管神经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Schatzker Ⅰ~Ⅳ型一般行内固定术,存在严重并发症和软组织损伤的Schatzker Ⅴ型、Ⅵ型可先以外固定支架暂时固定后处理血管神经及软组织损伤,择期行二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

1.3 评价指标

结合术中所见比较两种检查的骨折发现率和Schatzker分型的正确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检验为双侧假设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患者术后骨折分型情况

术中确诊单侧骨折26例,双侧骨折2例,共计30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6侧,Ⅱ型8侧,Ⅲ型9侧,Ⅳ型3侧,Ⅴ型3侧,Ⅵ型1侧。

2.2 X线片与CT三维重建骨折诊断率和分型正确率比较

全部X线片骨折发现率为80.00%(24/30),螺旋CT三维重建骨折发现率为100%(30/30);普通X线片骨折和螺旋CT三维重建分型正确率分别为79.17%(19/24)和1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关节内骨折中处置复杂程度最高的骨折之一,由于胫骨平台本身较为不规则的结构形态,以及与周围骨骼(如腓骨)、软骨(半月板)、软组织和血管神经的解剖关系,常发生较为严重的复合损伤。对胫骨平台骨折的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之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如果诊断分型存在偏差,对手术入路、内固定位置及数量的选择均会出现严重偏差,对手术效果影响巨大[4]。

目前常用的Schatzker分型与X线片有着密切关系,其分型示意图基本采用了X线片的胫骨平台正位片,对于胫骨平台的矢状位和冠状位的解剖显示较少。纳入研究的28例患者中,单侧骨折26例,双侧骨折2例,共计30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6侧,Ⅱ型8侧,Ⅲ型9侧,Ⅳ型3侧,Ⅴ型3侧,Ⅵ型1侧。其中以外侧平台骨折为主的病例最多,共计23侧,受到暴力为单纯外翻暴力,且与膝关节处于伸直位置有关。而单纯性的内侧平台骨折多优于单纯性内翻暴力,较为少见。在膝关节屈曲时,外翻及垂直方向的暴力可以使胫骨平台的外侧、后侧发生骨折,同时发生内翻时还会导致平台内侧及后侧的骨折,更大的暴力损伤可出现双髁骨折,这些骨折在严重的交通伤中较为常见[5]。

由胫骨平台的解剖结构、致伤机理和分型可以看出,暴力对胫骨平台的作用是不均匀的,骨折的表现较为复杂,单纯通过X线的正侧位观察,可能忽略胫骨平台内侧、后侧平台表面及髁间区隐藏的骨折线[6]。本文结果表明,全部X线片骨折发现率为80%(24/30),螺旋CT三维重建骨折发现率为100%(30/30);X线片骨折和螺旋CT三维重建分型正确率分别为79.17%(19/24)和100%,X线片存在着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本研究发现,X线片对于髁间后区撕裂、胫骨平台的轻度塌陷及外侧髁的细微骨裂均不如CT重建敏感,是发生漏诊和误诊分型的主要骨折类型。丁燕萍等[7]研究还发现,对于X线提示胫骨平台外侧发生轻度塌陷的患者,在CT三维重建及术中可见平台塌陷之下存在着劈裂性骨折的表现。此外,CT三维成像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可以对骨折合并发生的血管如腘动脉损伤进行评估,避免出现遗漏而发生下肢血管并发症,造成愈合不良和截肢的风险[8]。

近年来,结合CT平扫和重建技术,一种新的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正得到推广,研究显示,三柱分型的可信度明显优于Schatzker分型,对于髁间后区骨折和胫骨平台复杂塌陷尤其适用[9]。该分型系统以俯视角度分析胫骨平台,以胫骨结节、胫骨棘连线中点、腓骨头前缘和胫骨平台内侧嵴为O、A、B、C四个点。O-A、O-B和O-C三条线将胫骨平台划分为外侧柱、内侧柱及后侧柱,即为三柱分型。三柱分型得益于CT及其三维重建的多角度优势,可以避免X线片观察视角的缺失,为手术提供了有益参考[10]。

综上所述,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效果较X线片发现率和准确率有明显优势,可以为手术术前准备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翟启麟,张长青.胫骨平台骨折的常用分类与比较[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1,32(1):14-16.

[2]熊然,张潇,李涛,等.胫骨近端后侧数字化三维形态学测量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4,12(3):284-287.

[3]汪文章,刘剑,张猛.CT扫描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及Schatzker分型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12(7):843-844.

[4]赵刚,和桓德,陈朝伟,等.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20):1902-1905.

[5]石岩,崔文岗,肖德明.胫骨平臺骨折手术治疗新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34(3):174-177.

[6]王驭恺,罗从风,翟启麟.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塌陷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4,35(3):147-150.

[7]丁燕萍,杨莹.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中的价值[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612-617.

[8]郭维忠,李健辉.膝关节闭合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的诊疗体会[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8):757-758.

[9]林义才,赵劲民,花奇凯,等.三柱分型指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2):272-274.

[10]孙晟轩,徐建,王烨,等.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6):499-502.

(收稿日期:2017-01-16)

猜你喜欢

胫骨平台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
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探究
互联网全息位置地图迭加协议与建模制图技术
品析“飞利浦公司”基于单目视觉的三维重建技术专利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探讨
肾损伤严重程度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无人机影像在文物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光编码技术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