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2017-06-09郭小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郭小峰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确定70例患者均为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发现,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患者中有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患者的影响因素与患者较高的年龄、较低的文化程度、脑卒中面积以及糖尿病、骨质疏松基础病与并发症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对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要注重其年龄、文化程度、喝酒习惯、发病面积及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基础病的预防,在此基础上对患者患病及发展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估,从而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避免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045-02

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是因为多种原因而使得患者脑组织局部区域存在血供障碍,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及病变坏死的症状,最终神经功能严重缺失。这种疾病除了会导致患者出现语言障碍、运动障碍及感觉障碍以外,还会出现轻度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它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的几率非常高,且其损害程度为正常人群向老年痴呆过渡,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存在了严重的影响[1]。本研究重点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整合总结有关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的预防和诊疗措施,对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5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中70例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具体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包括男62例,女88例,年龄61~80岁,平均(75.2±4.1)岁,文化程度包括文盲3例,小学文化29例,初中文化33例,高中文化32例及大学及以上文化53例。通过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1周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进行诊断,确诊其中有70例患者属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年龄都在60岁以上。(2)患者入院时经过MRI或CT检查均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患者。(3)患者在院的档案均记有缺血性脑卒中史,且最近的一次复发时间长于3个月以上。(4)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2]。

排除标准:(1)存在脑实质出血或是短暂性脑缺血等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2)存在脑外伤或其他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3)存在代谢性疾病性痴呆症或帕金森病,且有可能影响本研究对认知功能对比结果的患者;(4)患者本身具有严重语言障碍或其他身体功能缺陷。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口学资料比较

15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70例存在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占总数的46.7%,有80例不存在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占总数的53.3%。70例出现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中,男27例,占43.5%,女43例,占48.9%;在60~70岁年龄阶段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有27例,占总数的29.7%,70岁以上的有43例,占总数的52.4%,比60~70岁年龄段的患者发生率高;而文化程度在文盲(66.7%)及初中水平(90.9%)阶段的患者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患发的几率最高。由上表可知,不同性别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与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既往史比较

70例患有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中有54例吸烟、38例喝酒、48例高血压、35例糖尿病、54例冠心病以及24例骨质疏松,在正常患者中有66例吸烟、62例喝酒、67例高血压、21例糖尿病、57例冠心病及11例骨质疏松,其中喝酒、糖尿病及骨质疏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发病情况比较

70例患有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部位在丘脑(87.5%)的概率最高,其次分别是枕部(66.7%)、额部(50.0%)、颞部(47.8%)、顶部(45.8%)、基底核(35.9%)。大面积脑卒中患者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发生率为83.3%,小面积的为37.5%,低于大面积的发生率。由此可见,患者不同的发病部位及脑卒中的面积与患发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患者中,患有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患者的影响因素与患者年龄(70岁以上)、文化程度(文盲、初中)、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面积卒中等因素相关(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当前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三大重要疾病,其中又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3]。有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每年都有460万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于该病,且大部分发生地均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65岁以上的患者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4]。在临床疾病治疗上,很多医疗人员更注重患者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恢复等问题,而在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却忽略,再加上处于认知障碍状态下的患者通常难以表达自身想法与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得到治疗,更是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逐渐发展成为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临床医疗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工作的重视。针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预防要做到及早预防和发现,因为老年患者本身机体环境发生改变,各种身体功能下降严重,因此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预防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的发生。

在本研究中,将患者按照年龄的60~70岁及70岁以上进行划分,患有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分别占据29.7%与52.4%,这与许晋川[5]分析结果(分别为31.7%与51.6%)接近。此外,初中与文盲文化程度的患者、喝酒、糖尿病、骨质疏松的患者、大面积卒中患者均呈现较高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患发率。主要由于伴随老年患者年龄的增大,患者本身的骨质疏松及糖尿病合并疾病导致其身体功能进一步下降,随之而来的是膳食结构发生的改变,另外,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对于有关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及轻度血管性认知因素的影响性知识了解不够全面,而患者脑卒中患发面积的广度也代表了对其自身各功能的更严重损害[6-8]。

综上所述,针对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诊疗和预防工作上,要注重患者在年龄、文化、发病的面积及骨质疏松、糖尿病等相关因素上的正确评估,预防出现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障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和平,黄燕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3):18-21.

[2]张芬.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同维生素及叶酸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154-1155.

[3]骆承伟.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3):106-107.

[4]魏亮.缺血性腦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32(24):3253-3254.

[5]许晋川.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学杂志,2014,32(16):4466-4467.

[6]汪立君.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36(27):21-24.

[7]张婷,高晓平.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与进展[J].安徽医药,2013,17(8):1414-1416.

[8]孙旭东,王玉梅,胡喜荣,等.37例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研究[J].上海医药,2013,35(5):23-25.

(收稿日期:2017-01-19)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