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2017-06-09杨黛蒂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卵巢功能子宫肌瘤有效率

杨黛蒂

【摘要】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方案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从2013年3月-2015年5月因子宫肌瘤进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筛选36例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全子宫切除方案,治疗组采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方案,对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状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是94.44%,子宫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时分别检测两组雌二醇、促黄体生成激素及促卵泡生成激素,治疗组术前术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而对照组雌二醇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黄体生成激素指数及促卵泡生成激素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以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方案对其进行治疗,除了能提高患者疗效外,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可推广。

【关键词】 全子宫切除方案; 子宫肌瘤; 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方案; 有效率; 卵巢功能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032-03

子宫肌瘤属临床治疗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通常以中年女性为该病的高发人群,患病后,患者大多会表现出腹痛、腹胀、阴道出血等问题,病情严重,选择适合患者的疗法则是改善其病情的重要手段[1]。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方案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中,可防止其卵巢功能受到严重影响,避免卵巢早衰问题发生,为了评估该方案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36例于2013年3月-2015年5月因子宫肌瘤进入笔者所在医院妇科的患者,予以治疗后,期待能提升疗效,实现对机体卵巢功能影响的进一步控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3月-2015年5月因子宫肌瘤进入笔者所在医院妇科的患者中,随机筛选36例手术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18例。对照组年龄29~50岁,平均(39.10±3.30)岁;

10例单发肌瘤患者,8例多发肌瘤患者,术前患者病灶组织体积(53.16±11.00)cm3。治疗组年龄28~49岁,平均(38.80±3.00)岁;14例单发肌瘤患者,4例多发肌瘤患者,术前患者病灶组织体积(53.28±11.20)cm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子宫切除方案。于患者月经后3~7 d进行手术,开腹后,对双侧的圆韧带组织、卵巢韧带组织进行断扎,并对子宫动脉组织、子宫静脉组织进行切断与缝扎,切断并缝扎骶韧带组织、主韧带组织后,切除患者子宫,需保留其附件。对阴道组织的残端进行缝合后,可予以关腹。

治疗组采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方案。(1)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需做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并做碘过敏试验。术前4 h禁食、禁水,插导尿管保持患者尿路通畅。(2)所有患者在月经干净后3~7 d做介入手术治疗。在患者股动脉区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后,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应用SeI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插管,將导管头分别插入至双侧或同侧的子宫动脉,同时观察子宫肌瘤造影的供血状况,将明胶海绵颗粒缓慢注入导管内。两侧子宫动脉分别栓塞后,需进行再次造影详细观察栓塞后血流阻断的效果。(3)术毕,给予患者应用抗生素,3~5 d即可。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疗效。显效:术后,所选患者不仅相关症状均基本消失,且月经量显著降低;有效:术后,所选患者不仅症状有明显改善,且月经量相对降低;无效:术后,所选患者不仅症状无明显改善,而且月经量并未发生变化。(2)卵巢功能。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时卵巢功能进行评估,并测定其雌二醇指数、促黄体生成激素指数及促卵泡生成激素指数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患者术后疗效

经治疗后,18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其有效率是94.44%。

2.2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与子宫体积比较

术后3个月时、术后半年、术后1年,子宫肌瘤体积与子宫体积均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卵巢功能状况

术前,两组卵巢功能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术后半年、术后1年,对照组雌二醇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黄体生成激素指数及促卵泡生成激素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前与术后各个时间段比较,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属于良性肿瘤,临床上也将子宫肌瘤称为子宫纤维瘤。目前,对于子宫肌瘤的具体发病因素尚未有明确诊断,普遍认为可能是性激素、局部生长因子、正常肌层细胞突变等导致。有研究认为肌瘤生长的主因是雌激素,而子宫肌瘤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激素代谢、卵巢功能等均会受到高级神经中枢调节控制,因此其发病和神经中枢活动密切相关[2]。其临床表现为白带异常、腹部包块、疼痛及子宫出血等,严重者甚至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刘福生等[3]发现,子宫肌瘤患者数量在近年来不断增加,同时还表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难免对女性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所以要加强防治。在以往临床上,多以全子宫切除方案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但是该方案不仅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丧失内分泌功能,而且由于子宫动脉结扎,导致卵巢血供减小,影响卵巢正常分泌功能,甚至使患者不再具有生育能力。与以往的治疗方法比较,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不会对患者卵巢血供造成影响,也不会直接干扰影响卵巢表面。且该方法属于微创介入治疗方案,患者能够快速得到恢复,对子宫功能不会造成影响,患者的接受度高,但是该方法对于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是目前治疗中比较重视的问题。随着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方案的应用,通过发挥其创伤小、对患者盆腔组织、卵巢组织干扰小等优势,不仅能提升疗效,还能进一步缩小病灶组织体积,其应用价值非常突出[4-5]。

不仅如此,采取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方案,还能对患者生育功能进行有效保护,而且在应用栓塞剂时,由于其使用量具有灵活性,需以患者病灶组织体积、血管组织内径为标准进行判断,因此可防止病灶组织血管的残留问题,实践性较强[6-7]。本研究给予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方案后,治疗组有效率是94.44%(17/18);子宫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在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时,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卵巢功能状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方案不会对患者卵巢组织整体功能带来影响,与韩东亮等[8]研究的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于子宫肌瘤患者,以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方案对其进行治疗,易操作,不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受到广大患者青睐,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莉,高巍,任熙,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7):689-691,695.

[2]李文胜,赵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8):64-65.

[3]刘福生,呼君瑜,秦杰,等.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全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比较[J].河北医药,2014,36(17):2663-2664.

[4]周勇,齐鑫.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J].四川医学,2013,34(9):1438-1440.

[5]韩东亮,张莉,王东昕,等.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优势[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9):106-107.

[6]单莺,戴海燕,张薇,等.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56例疗效分析[J].中国优生优育,2014,20(5):295-297.

[7]闵小佳,厉碧荣,李劼,等.不同治疗方法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卵巢功能、应激状态及血清MMP含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26(13):1976-1978.

[8]韩东亮,高志红,王东昕,等.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臨床医药杂志,2015,19(21):117-118,126.

(收稿日期:2017-01-20)

猜你喜欢

卵巢功能子宫肌瘤有效率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很有效率
观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其性功能的影响
探讨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研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应用双极电凝与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