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牛产业如何做强做大

2017-06-09刘德荣陕西省城固县五堵镇畜牧兽医站

中国畜牧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城固县兽医站养牛

文│刘德荣(陕西省城固县五堵镇畜牧兽医站)

刘金笔(陕西省略阳县郭镇畜牧兽医站)

李小军(陕西省城固县董家营镇兽医站)

周清贵(陕西省城固县天明镇畜牧兽医站)

山区牛产业如何做强做大

文│刘德荣(陕西省城固县五堵镇畜牧兽医站)

刘金笔(陕西省略阳县郭镇畜牧兽医站)

李小军(陕西省城固县董家营镇兽医站)

周清贵(陕西省城固县天明镇畜牧兽医站)

陕西省城固县南北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高坡缓,腹地宽广,草木茂盛,发展放养牛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十年来,城固县山区放养牛及其产品一路走俏,拉动了大批养牛大户、重点户、专业户,专业养牛村、养牛合作社、养牛协会等群团组织不断涌现,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但是,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却存在市场潜能好而产业效益低下的问题。现就如何做强做大城固山区放养牛产业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以供参考。

一、城固县放养牛产业养殖现状

城固县放养牛养殖主要分布在南北山区乡镇,养牛农户占总农户的40%,其中放养牛场户占养牛农户的50%,主要品种有西镇牛和梨木赞、丹麦红等杂交后代,年饲养量达1.1万头。目前养殖现状是:专业户和重点户占15%,散养农户占85%。肉牛繁殖缓慢,育肥周期长,一般为6~8个月;因成年牛生长时间长,牛肉品质优良,肉味纯正,绿色环保,市场价格稳定,十分走俏。近十年来,该产业一直呈长足发展态势,从市场信息前沿观察,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前景看好。

二、城固县放养牛产业存在的问题

1.市场走俏却产能低下。城固山区放养肉牛常年采食野生杂草、牧草、粮作物秸秆等,皮毛光亮,体格健壮,肉质鲜美,市场十分畅销;但是放养牛的繁殖能力低,生长缓慢,周期较长,一头成年牛体重大约400~500千克,生长时间大约需要900多天。目前,能繁母牛存栏量偏少,肉牛的繁殖生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2.养殖效益不明显。山区肉牛出栏率低,年出栏率占饲养量的57%,大部分养殖周期过长,50%的育肥时间超过7个月,产出效益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反而导致养殖成本升高。在收益上良莠不齐,总趋势偏低。由于产量不足,难以招引外地客商批量购销,无形中降低了优质肉牛的商品价值。虽然有一定的养殖数量,但养殖效益却不明显。

3.污染隐患。在市场长期影响下,放养牛产业将会不断发展壮大,养殖环节的问题会越来越多;牛群经常在野外放牧,抛撒在采食环境的粪便、污物、病害物等无法杀菌、消毒,废弃物难以清除,在循环养殖过程中容易造成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随着牛群数量增多,野生草资源会不断消耗,过度放牧造成草资源流失,从而导致原生态失衡。

4.原种危机。养殖场户在市场竞争压力下,将会积极调整牛的品种结构,逐步打破品种单一的现状。随着良种引进,当地牛种不断改良,会出现原种牛断种危机。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放养牛价格相对较低。城固放养牛饲养以野生杂草和牧草为主,生长缓慢,育成周期长;育肥期间以放牧为主,夜间适量添加玉米、麸皮、豆粕、干草料等,因此,肉牛肌肉匀称、发达,脂肪少,体格健壮;牛肉品质优良,肉味纯正,色鲜味美,绿色环保,与市场圈养肉牛相比,山区放养肉牛育肥期比圈养肉牛育肥期长3~4个月,肉的品质和适口性比圈养牛肉好,按照优质优价的市场法则,其价值应该高于市场同类产品,但放养牛和圈养牛市场价格基本一致,这就是山区放养牛养殖规模较大而养殖效益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品种结构单一。发展放养牛产业是山区养牛场户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脱贫致富的理性选择。放牧饲养肉牛对牛的品种有选择性,一般体型较小,身体肌肉匀称,四腿灵便健壮,爬坡奔跑能力强的牛才适宜放养;另外自繁自养可以保证同宗牛合群,不打架。因此,放养牛在品种的选择上存在局限性,西镇牛是当地品种,适应性较强,是放养牛的首选品种。由此导致放养牛的品种结构单一。

3.盲目发展。在市场肉牛及其产品长期畅销的情况下,大批养殖户加入到肉牛养殖行列,其中不乏准备不足仓促上马养殖的场户。养殖者个人素质良莠不齐,大部分为农村留守中老年人,散养户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五分之三。因此,绝大部分养殖户没有养牛实践经验,也不愿参加相关培训,养殖知识停留在传统的养殖方式上。在养殖设施建设上,选址不当,不加设化污设施,不种草,不备料,不懂青贮、氨化技术,由此导致养殖效益低,发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4.饲养管理不当。部分养殖户不参加培训,防控意识不强,牛患重病不请兽医,消毒走过场;夏季饲养以青草和酒糟为主,冬季以干草和酒糟为主,精料很少,有的甚至不喂精料。饮水不定时,遇农活忙时一天只饮水一次。夏天不防热防蝇,冬天没有保温设施,食槽水槽混用,不驱虫,不健胃,不运动,投料不定时定量,对烈性牛经常痛打,饲养管理不周到、没有耐心。

5.部分养殖户法律意识淡薄。出栏不报检,不消毒,引种不报告。不建设化污设施,雨天污水横流,危及四邻。拉运粪污不做密封处理,一路洒落。病死牛不深埋,低价变卖。沉淀池不加密封盖,粪篷不防水,在养殖环节留下诸多隐患。

6.无大局意识。少数养牛户在红利面前不顾合作社章程约束,任意改变放养牛饲养标准,出栏入栏不提前告知合作社,影响了其他成员的生产销售活动,使合作社丧失了统筹购销的能力。因资金、饲养条件、养殖户意见不统一等原因,导致同期批量出栏效果差,难以吸引外地客商,虽然养殖数量可观,但养殖效益却一般。

四、做大做强山区放养牛产业的对策与思考

1.山区放养牛应保持传统的养殖方式。参照现代肉牛饲养管理技术,逐步完善改进山区放养牛养殖模式,打造山区养牛人自己的名片,时机成熟时应立即注册山区放养牛商标,依法维权,以权益谋发展,以品牌促效益。

2.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养殖效益。引进良种牛改良当地放养牛品种,在此基础上进行良种杂交,选择适合放牧养殖的优良品系,以此为平台,建立放养牛良种繁育基地、示范场户等,逐步完善优化养殖格局;保持放牧与舍饲相结合,传统养殖与现代养殖相结合的原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品种改良,提高放养牛的生产性能,缩短饲养周期,降低养殖成本,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保证放养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建立放养牛养殖示范基地。选择效益和业绩突出的养殖场户建立放养牛养殖示范基地,从品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控、补充料配方、定期育肥、消毒化污等饲养关键环节进行示范引导;建立基地养殖培训示范长效机制,使养牛户在传统养牛基础上,懂得科学养牛,依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4.加强疫病监测,防止疫病传播。掌握当地疫病流行特点,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保质保量开展防疫工作,防止疫病传播;强化检疫监督,出入境检疫严格查验免疫标识,严格消毒,证物不符,决不出具检疫证明,防止疫病传出传入。认真贯彻“防检结合,以检促防”的原则,在检查中督促防疫,监督防疫,管监结合,共同营造清净无疫、安净祥和的养殖环境。

5.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发挥优惠扶持政策的促进推动作用。一是在扶持养殖大户的基础上,对中小养殖户和有意扩繁增养的农户及时提供土地支持。二是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扶持政策的同时,出台一些奖励、补助政策,强化行政推动和引导作用,组织技术服务单位经常开展养殖培训,营造积极向上、携手共进的养殖氛围。三是放宽货币信贷政策,及时对中小型养殖户提供小额贷款。四是在国家扶持资金投放上要顾及中小型养殖户,不断完善充实激励机制,改变肥肉贴膘的扶持理念,使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真正起到惠济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6.建立放养牛生产销售价格补贴政策。多年来,国家调整了粮食价格保护政策,良种也进行了补贴,对促进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养牛也是脱贫致富,事关“三农”的大事,能否建立放养牛价格补贴政策,对能繁母牛按存栏头数给予一定的补助,并将能繁母牛纳入保险政策之内,以消除养牛场户的后顾之忧,减少其经济损失,为放养牛产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7.建立放养牛生产和市场销售引导机制。乡(镇)村行政主管和畜牧兽医部门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长期关注放养牛生产销售市场行情、存出栏情况、饲料原料价格走势,做好市场价格波动趋向分析,在饲养管理、青贮、氨化等重点技术环节提供指导,正确引导养牛户合理安排生产,适时把控养殖规模,提高养牛户规避市场风险能力。

猜你喜欢

城固县兽医站养牛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浅谈乡镇畜牧兽医站如何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
乡镇兽医站防疫检疫存在问题及对策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城固县发展林下天麻之浅见
城固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现状及对策建议
城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