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梓潼“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新模式

2017-06-09王云赓四川省梓潼县农业局

中国畜牧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代养种猪场养殖场

文│王云赓(四川省梓潼县农业局)

梓潼“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新模式

文│王云赓(四川省梓潼县农业局)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党的重要使命。作为贫困人口较多,经济发展还属于攻坚爬坡阶段的四川省梓潼县,近年来,坚持以“创新、协调、发展、绿色、开放、共享”为指导,探索出一条“政府+企业、金融、合作社、农场主、贫困户”的“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新路子。

一、加强政企合作,打造现代畜牧业

2014年,梓潼县人民政府与泰国正大集团签订了《四川省梓潼县人民政府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建设五十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投资协议》,正大集团在梓潼县成立四川正大畜牧公司,注册资金5500万元,采取自行投资或与其他企业、个人合作合资等方式,建设常年存栏2400头的种猪场10个(或5000头种猪场5个),饲料厂、屠宰场、食品加工厂各一个,带动农户发展正大一次性存栏550头商品猪代养场500栋,打造集生猪养殖、饲料、屠宰、深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1.打造“全产业链”模式。破解了分散农户缺乏生产标准、产品质量无保证、食品安全无保障等难题,还实现了所有环节的可控可追溯,畜产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正大集团全产业链中个别环节的盈亏不影响产业链的发展,只要整个产业链盈利,产业就不会受到大的波动,有效地规避了市场、疫病、金融、技术等风险。

2.生猪“零风险”代养模式。即正大制定养殖标准,提供生产原料和服务,正大公司修建种猪场供应仔猪,农户修建标准化圈舍,配套种植用地。种猪场圈舍、养殖设备、种猪均由美国赛捷公司设计和引进,目前梓潼县白云镇一栋种猪场即将建成,投资1.2亿元。全县代养场设计均采用欧美技术,全漏缝、全地暖、垂直通风、温度恒定、自动投喂、智能控制,使梓潼县生猪养殖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准。生猪出栏后,按照农户与正大集团协议要求,企业按增重、料肉比、死亡率等指标支付农户代养费,回收产品进行深加工。这种模式具有零风险、零污染、可复制、可操作、农户收益稳定等特点。农户规避各类风险,龙头企业解决生产原料匮乏、人工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探索“1+5”循环产业,创新扶贫机制

1.整合资源。正大集团与农户合作的正大生猪代养模式相对成熟,投资回报率较高,收益稳定,生态效益较好,但基本上都由财力雄厚的种养大户进行投资建设,虽然产业不断壮大,但对贫困户脱贫致富助力不大。梓潼县围绕“贫困户如何脱贫”“脱贫后如何不返贫”两大问题,创造性地运用已经见效的正大生猪代养模式,走出“1+5”产业扶贫新路子。

2.基本思路。县委、县政府是产业扶贫的组织者,负责制定规划、搭建平台、整合项目、落实政策,做到产业扶贫精准发力;正大集团制定生猪养殖、圈舍建设、环保设施标准,全程提供生产原材料和技术服务,回收产品,支付代养费;金融部门为贫困户提供全程金融服务,破解贫困户筹资难题;扶贫专业合作社是产业扶贫的主体,在贫困村或乡镇领导下,通过健全合作社章程,负责构建利益分配机制,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养殖生产管理,真正成为产业扶贫的主题;贫困户零出资,用扶贫贷款和政府补助折股入社,按股分红;农场主连片种植果园,消纳生猪粪污,成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关键。

3.利益稳定。每栋正大存栏生猪1100头的代养场总投资140万元。其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30万元,由政府无偿解决;场内建设110万元,由扶贫专业合作社贷款70万元量化为贫困户的股本金,并由财政担保贴息。农业项目无偿补助的20万元量化为贫困户的股本金,财政提供扶贫周转金20万元量化为集体经济组织股本金,五年内逐年还清。经测算,每栋代养场年出栏生猪2200头,除去人工水电开支,纯收入30万元以上,收益除逐年归还农户贷款和扶贫周转金外,全部用于贫困户和村集体分配。前五年还贷,贫困户每年可以人均分得2000元以上,户均分得5000元以上,集体可分得20000元以上。五年后,贫困户每年人均分得3000元以上,户均分得10000元以上,集体每年可分得50000元以上,彻底解决了脱贫不返贫、空壳村的问题。

4.科学管理。聘请职业经理人运营管理,实现股权和经营权分离,不需要贫困户参与管理和运营,贫困户按期分成,有效解决了老弱病残等有心无力的贫困户脱贫问题。由于技术先进,一栋正大存栏生猪1100头的代养场只需一个劳动力进行运营管理。合作社通过引进有文化、懂技术、责任心强的职业经理人,按照正大公司的标准、规范和要求从事生猪养殖,使生猪养殖场的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确保预期收益。同时,贫困户的富余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可就地在与之配套的种植园务工或外出务工,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创新绿色产业循环,脱贫增收持续发展

1.多方合作保证选址科学。梓潼县着手调整基本农田规划,建立了由环保局牵头,农业、扶贫、国土、水务、林业等部门参与的生猪养殖场选址专家组,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选址。集中规划了生猪限养区、承载能力强的生猪宜养区、辐射带动区等,确保选址论证科学、安排合理。

2.生态环保可持续。梓潼县把生态循环理念厚植在“1+5”产业扶贫的各个环节,坚持雨污分流、干稀分离、沼气净化、种养结合、循环利用,走出了既能发展产业、助农增收,又能留住青山绿水、保护生态的发展路子。梓潼县在大力发展养殖场的同时,配套发展蜜柚产业基地,将种养结合,建立起“养殖场-沼气池-果园”合作社经营模式,严格按照一亩地配套饲养5头生猪的标准,将养殖场建在果园内,做到养殖场零排放、环境零污染,实现种植与养殖无缝衔接,保护了青山绿水的同时,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

猜你喜欢

代养种猪场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猪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陕西丹凤:大型现代化种猪场投产运营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代养年猪赚钱新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