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非虚构类引进版畅销书的翻译策略分析

2017-06-08薛珂李郁欣史宝辉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策略

薛珂+李郁欣+史宝辉

摘 要:引进版畅销书日益成为我国图书市场的重要力量,为读者汲取他国新思想提供了便捷途径。在近年来的图书榜单上,非虚构类畅销书所占的比例不断攀升,探讨这类图书的翻译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翻译目的论视角下,通过分析非虚构类畅销书《向前一步》和《最好的告别》的原文及译文,归纳出相应的翻译策略,讨论翻译目的论对于非虚构类引进版畅销书的翻译所具有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 非虚构类 引进版畅销书 翻译策略

一、引言

翻譯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性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以翻译过程中目的的选择为焦点,针对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在确定了《向前一步》和《最好的告别》的翻译目的之后,笔者选取了文本中的一些典型例证,从词汇、句子和语篇层面分析其翻译策略,指出翻译目的论对于非虚构类引进版畅销书的翻译具有的指导意义。

二、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 theory)由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汉斯·J·费米尔提出。翻译目的论以译文的功能和目的为取向,强调翻译的实用性,认为翻译是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活动[1]。

费米尔还提出了目的论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是指翻译中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由翻译的目的决定。连贯原则要求译文语内连贯,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忠实原则主要是指译文和原文尽量保持一致,即忠实于原文。在这三原则中,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都须服从目的原则[2]。

三、文本分析

《向前一步》(Lean In:Women,Work,and The Will to Lead)是Facebook现任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力作,她在书中深刻剖析了男女不平等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以自身经历,激励全球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实现事业与家庭的完美平衡,享受成功的幸福人生。该文本具有感召功能,旨在鼓励行动,让读者做出改变。

《最好的告别》(Being Mortal: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是一部医学类著作,作者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外科医生的经验,通过一个个真实且发人深省的故事,揭示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作者对于医药和死亡的态度。该文本意在启迪读者,引发人们对于临终时的角色和意愿的思考[3]。

因此,在翻译这类畅销书时,译者需要以读者为中心,为目标读者呈现出流畅自然的译文,以达到翻译的交际目的。笔者认为翻译目的论在翻译这两部作品时有很强的适用性。

四、目的论指导下《向前一步》和《最好的告别》翻译策略探究

翻译目的论摆脱了对等翻译的束缚,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使翻译具有更多的内涵,并有效地传达了文本和文化信息。下文从三个方面,于《向前一步》和《最好的告别》中分别各举一例进行探究。

(一)词汇层面

在词汇翻译上,译者遵循了目的论的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使译文通俗易懂,又保持了原文的文化色彩,很好地达到了翻译目的。

(1)原文:The century-old division of labor stood.

译文:数百年之久的劳动分工仍旧未变。

译者增译了“仍旧”一词,使句子通顺完整,更好地起到了承接上文的作用,并且语义十分连贯。遵循了目的原则,说明了女性在选择职业时所面临的社会障碍。

(2)原文:She developed a fever and infection due to her compromised immune system.Imaging also showed her original cancer had come back in her hip and in her liver.

译文:由于免疫系统缺陷,她发烧,受病菌感染。影像诊断显示,原来的癌症又出现在了臀部和肝区。

例(2)为对一位病人的病情描述。译者将原句中的名词“infection”译为动词“受病菌感染”,符合英语多用名词、汉语多用动词的语言习惯,易于读者理解。运用词类转换的翻译策略既减少了“翻译腔”,又有效传达了词语意义。另外,“hip”和“liver”并未直接译作器官名称,而是增加了“部”和“区”这样的范畴词,这种增词的方法遵从了翻译目的论中的连贯原则,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有利于达到翻译的交际目的。

(二)句子层面

句子是组成语篇的重要单位,因此,句子的有效表达有助于实现语篇的交际功能。通过增译,对句子进行改写和重组等,可以使句意更加明确,表达更自然。

(3)原文:Starting out by aiming high

译文:全力出发,志存高远

例(3)是作者在一次演讲中的句子,带有感召受众、激励行动的目的。译者充分考虑了译入语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将整句话译为两个并列的四字格,不仅铿锵有力,而且神形兼备,真正实现了翻译的目的:感召读者,直达内心。

(4)原文:He could still enjoy certain foods and ate surprisingly well,asking for chapatis,rice,curried string beans,potatoes,yellow split-pea dahl,black-eyed-pea chutney,and shira,a sweet dish from his youth.

译文:他还能够享用某些食物,吃的过程惊人得顺畅。他要求吃薄煎饼、米饭、咖喱四季豆、土豆和一些印度美食,如“yellow split-pea dahl,black-eyed-pea chutney”和“shira”(一种他年轻时吃过的甜味菜肴)。

原文中的印度美食词语“yellow split-pea dahl,black-eyed-pea chutney,and shira,a sweet dish from his youth”是由印地语音译而来的。在翻译外来语时,通常有三种方法:直译法、增词法和注释法。译者在翻译这类文化空缺词时,巧妙地采用了增词法,在食物名词前添加了“一些印度美食”,而对具体食物采用直译法,保留原文,十分巧妙且通俗易懂。从翻译目的角度来看,这些食物的介绍并非重点,只要不造成阅读困难,同时能传递文化信息即可,因此采用注释法详细说明是毫无必要的,而直译法和增词法结合的翻译策略最符合翻译目的。

(三)语篇层面

翻译不是对词语和句子的孤立翻译,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4]。可以说,语篇是翻译的最终结果。翻译目的论关照下的语篇翻译是连贯性原则的体现,语篇的翻译作为整体构建了译文的交际语境。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应注意语篇的连贯和衔接。

(5)原文:Anyone who wants her mate to be a true partner must treat him as an equal—and equally capable partner.And if thats not reason enough,bear in mind that a study found that wives who engage in gatekeeping behaviors do five more hours of family work per week than wives who take a more collaborative approach.

译文:如果希望另一半变成真正的人生搭档,首先得把对方看成与自己地位平等(也同样有能力)的好伙伴。如果这么说理由还不充分,那就再加上一条研究结果:与在家务上与丈夫共同分担的女性相比,“固守母职”的女性一周会多干5个小时的家务。

此处译者增添了一些连接词,使本段更连贯,行文更流畅自然,文意也更加明确。语言亲切平实,娓娓道来,给读者提供了寻找人生搭档的中肯建议,并且照应了选段章节的标题“让你的另一半成为你真正的人生搭档”。

(6)原文:Technological society has forgotten what scholars call the“dying role”and its importance to people as life approaches its end.People want to share memories,pass on wisdoms and keepsakes,settle relationships,establish their legacies,make peace with God,and ensure that those who are left behind will be okay.They want to end their stories on their own terms.This role is,observers argue,among lifes most important,for both the dying and those left behind.And if it is,the way we deny people this role,out of obtuseness and neglect,is cause for everlasting shame.

译文:技术化的社会已经忘记了学者所谓的“垂死角色”(dying role),以及生命接近终点时,它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人们希望分享记忆、传承智慧和纪念品、解决关系问题、确立遗产、与上帝讲和、确定留下的人能好好活着。他们希望按照自己的主张结束自己的故事。观察者认为这个角色无论对于逝者,还是对于活着的人,都是生命最重要的内容。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处于愚钝和忽视而剥夺人们的这个角色,就应该永远感到羞愧。

例(6)中,译者在翻译人们的意愿时遵照原文,短句相接,而在翻译他人对于“垂死角色”的态度评价时则长短句并用,铿锵有力,发人深省,达到了启迪的交际目的。此外,译者运用重组和改写的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并增添了关联词语,衔接自然,达到了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五、结语

本文在目的论视角下,从三个层面分析了非虚构类畅销书《向前一步》和《最好的告别》的翻译策略。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目的论对非虚构类图书的翻译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根据目的论的原则,译者应明确不同畅销书的翻译目的,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翻译。

參考文献:

[1]汤玉洁.浅析翻译目的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

版),2008,(1).

[2]卞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研究[M].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安杨.对于“凡人”的不凡思考[N].光明日报,2016-01-26.

[4]何刚强.笔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猜你喜欢

翻译目的论翻译策略
从目的论看戏剧《理想丈夫》的三个译本
从翻译目的论浅谈《黄土大塬》字幕翻译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下的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