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大流行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知晓度调查

2017-06-08李秋萍杨开浪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知晓率流行语程度

李秋萍+杨开浪

摘 要:自2008年起,《咬文嚼字》每年都会公布由读者推荐、经过专家评议后的“十大流行语”,但流行语的流行度总会受到地域、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对“十大流行语”的知晓度情况,对知晓度进行量化分析,并探讨其成因。

关鍵词:十大流行语 知晓度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流行语是一定时期内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它们有的是新造词,有的是旧词赋新义,有的借自外来语,有的来自方言词。来源种类多,说明汉语本身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极强的生命力。关于流行语的评选,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评选标准,本文研究的流行语为《咬文嚼字》自2008年起每年公布的“十大流行语”,它们最初由读者推荐,经过专家评议后公布,遵循时尚性、大众性和具有某种表达效果的评选标准。

本文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历年“十大流行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情况、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对“十大流行语”的知晓度情况进行研究。

一、调查方案简介

问卷将2008~2014年近七年的“十大流行语”制成调查表,选择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十大流行语”知晓度调查。为了测量不同人群对“十大流行语”的知晓度,我们给每个流行语设计了三个答案:A.知道确切意思;B.听说过但不太知道确切意思;C.没有听说过。为了便于量化比较,分别给三个答案赋值1分、0.5分、0分,然后逐一计算每个词语的知晓度①。具体来说,就是让每个调查对象在问卷上勾选出对每个流行语的知晓情况,由调查者分类算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对每个流行语的知晓度,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原因。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样本结构如表1所示。

(一)不分群结果分析

在这70个流行语中,知晓度最高的前十个流行语是“中国梦”“高大上”“光盘”“失联”“女汉子”“正能量”“点赞”“二代”“囧”。从语汇本身来看,“中国梦”来源于政治领域,自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践行“中国梦”的热潮,正因为国家政治力量从上到下的推动,使得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知晓度最高。从流行语分布的年份来看,这十个知晓度最高的流行语中2014年有2个,2013年4个,2012年1个,2011年1个,2010年1个,2008年1个,基本上呈现一个规律:公布得越晚的流行语,知晓度越高;公布年份越早,知晓度相应降低,其中存在一定比例关系。这个调查结果也支持了流行语的临时性这一特质:流行语只是在一定时期内相对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会有新的流行语出现,冲淡原有词语的流行度。

(二)分群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对“十大流行语”的知晓度存在差异。由于在选取调查对象时不能同时兼顾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平均分配,为了便于纵向和横向比较,我们引入“知晓率”这一概念,所谓“知晓率”,指目标词语的某群体知晓度与目标词语该群体最大知晓度之比②。

不同年龄群体的“十大流行语”知晓率对比如表3所示。年龄是影响一个人知识面宽窄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讲,对流行语的知晓和应用,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要比成熟稳重的中年人多一些,本次调查结果支持了这一认识。29岁以下的年轻人对流行语的知晓率明显高于35岁以上一组,略高于30~34岁一组,20~24岁和25~29岁两组之间的差别不明显。这和年轻人追求时尚、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征不无关系,而35岁以上的中年人生活基本稳定,知识结构趋向保守、稳固,对流行语的知晓率相对降低。

职业是影响一个人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我们选取了六类职业的人作为调查对象,发现他们对流行语的知晓率不尽相同。知晓率最高的是媒体工作者,他们由于职业的关系,经常接触社会前沿热点,对流行语的知晓率偏高在情理之中。知晓率最低的是农民,由于生活条件限制,加之文化程度偏低,农民对流行语基本不关注,仅从电视上知晓几个流行度较高的词语,如“中国梦”“失联”“正能量”。白领对流行语的知晓率排名第二,大学生第三,教师和公务员基本持平。如果把流行语大致分为偏向口语交际和偏向书面语两类,我们发现大学生、白领对偏向口语交际的流行语知晓率更高,教师和公务员对偏向书面语的政治类流行语知晓率更高。

选取的20个农民中,小学文化程度有10人,初中文化程度有10人,20名大学生均为专科二年级学生,公司白领和公务员中有10人为专科,其余调查对象均为本科及以上。从调查结果来看,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群体对流行语的知晓率,小学文化程度的知晓率最低,初中程度次之,大专和本科以上的知晓率无太大差别。

三、结语

分析调查结果得知,“十大流行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知晓度因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从年龄层次来看,年轻人由于本身充满活力,正处于学习阶段,加之喜欢使用新媒体,对流行语的关注度和使用程度较高;35岁以上的中年人由于生活、工作趋于稳定,更多精力投注到事业和家庭上,对流行语的知晓度有所下降。从职业上看,可以把媒体工作者、公司白领、大学生视为时尚人群,他们因职业关系较多接触社会热点和时尚前沿,因此对流行语的知晓度较高;教师、公务员、农民工作比较稳定,思想观念趋于保守,可将他们归为传统人群,这一群体对流行语的知晓、接受程度不如时尚人群高。从文化程度看,它与流行语知晓度成正比,文化程度越低,流行语知晓度越低;文化程度越高,流行语知晓度越高,但该结论也不是绝对的,例如有些博士学者由于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对流行语的知晓度也不高。

注释:

①谢俊英,新词语与时尚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与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1期。本文调查方法借鉴谢俊英老师设计的调查方法。

②谢俊英,新词语与时尚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与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3]谢俊英.新词语与时尚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与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4,(1).

[4]张陈晨.近十年流行语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刘懿.流行语模因的类型与特点——以近五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6]夏中华.关于流行语性质问题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2,(1).

猜你喜欢

知晓率流行语程度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流行语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
排行榜
那些“刷屏”的2016流行语,你会用古文说吗
流动人口母婴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调查分析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