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综述

2017-06-08刘苏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言语行为语用能力对外汉语教学

刘苏

摘 要:本文从汉语语用理解、汉语语用表达和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策略三个方面介绍中介语语用研究的内容,回顾了国内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的研究现状,发现需要进一步拓宽国内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的研究范围,建立更加完善的汉语中介语语用理论体系。对外汉语语用教学尤其是语用教学中输出训练和测试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学界给予更多的关注,以便为对外汉语语用教学中学习者汉语语用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加高效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中介语语用 言语行为 语用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

一、引言

赵杨(2015)认为,中介语语用是非本族语者对言語行为的理解与产出以及与二语相关的语用知识的习得。掌握汉语语用知识、具备汉语语用能力才会减少或避免汉语学习者的语用失误,顺利进行交际;而掌握学习者习得汉语语用规则的特点及其汉语语用能力的发展规律会使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更加合理、有效;而且,唯有全面掌握并分析、研究汉语的语用需求与运用规律,才能使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更加科学、实用。(李军、薛秋宁,2005)

二、中介语语用研究的内容

中介语语用研究大多在言语行为框架内开展,言语行为是语言所共有的,不同语言的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赵杨,2015)。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汉语语用理解、汉语语用表达和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策略。

(一)汉语语用理解

汉语语用理解包括对语言形式中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理解和对语境中言语行为(话语意图)、间接言语行为(言外之意)的理解。

1.学习者如何理解语用意图

母语、年龄、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各不相同的学习者中普遍存在从话语形式去理解言语行为的现象(Carrel,1981)。对话语意图尤其是言外之意的理解在日常交际中很重要(李军、薛秋宁,2005)。大多数汉语学习者在从语言形式去理解话语意图的逐步推进中因汉语语用知识的不足而不得不借助于母语。

2.影响语用意图和言外之意理解的因素

影响学习者对汉语语用理解的因素有汉语表达形式和语境、学习环境和在目的语环境中的居住时间以及学习者现有的相关知识系统、思维方式和习惯等。因此,在语用迁移的作用下,学习者即使掌握了汉语的语言形式,也不一定能对汉语语用中的社会文化规则作出正确的理解。

(二)汉语语用表达

简单、直接是汉语学习者语用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

1.汉语学习者与汉语母语者在语用表达方面的比较

语用研究中,汉语语用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差异有:

第一,因中外文化等因素造成的词汇方面的差异。

第二,因言语形式和言语功能对应的不同造成的言语行为方面的差异。

第三,因组织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话语结构层次方面的差异。

2.汉语学习者的语用失误

汉语语用失误在汉语学习者中的主要表现有:

第一,由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习惯造成的话题选择不当。

第二,由不同语言中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差异造成的语用不当。

汉语母语者会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和语用策略,而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则很难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有汉语学习者对汉语语用知识的掌握少,母语迁移的影响,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

(三)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策略

语用能力是指在交际中能正确选择语法、形式规范的语言传递意图,顺利进行交际的能力(车永平,2005)。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形成学习者的汉语语用能力。因此,深入研究对外汉语语用教学中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规律、教学引导、语用实践教学的安排、不同类型学生的针对性教学等方面的语用教学策略至关重要。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践能为对外汉语语用教学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也能为更加有效地培养和提高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语用能力提供更多途径。

三、国内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现状

吕必松(1993)指出,提供更加优化的教学方法,以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的着手点是对中介语系统的系统描写和对其发展规律的揭示。而对收集学习者数据的工具进行研究、描述和限制也是必要的。(刘绍忠,1997)

(一)语用能力

界定和培养语用能力、调查学习者的汉语语用能力、分析影响语用能力发展的因素、测试评估语用能力是国内语用能力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是现有相关研究中的两个主要研究方法。

近几年,吴琳(2002)、孙德华(2006)、施仁娟(2013)等国内一些学者关注汉语语用能力的发展问题。王鸿雁(2014)指出,语言能力不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基础。应在汉语和学习者母语的对比中充分强调影响交际的社会语用因素,更好地促进二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提高(姜占好,2003)。王婷(2007)、余光武(2014)等学者对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测试和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二)语用失误

目前,对语用失误的研究既加强了实证,又细分了学习者,以对欧美学习者语用失误的探讨为基础(朱明霞,2011),赵三敏(2006)、李月侠(2009)、罗欢(2012)、王雅(2014)等学者对日、韩、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的学习者的语用失误进行了分析讨论。关于引起语用失误的原因的研究有很多(毛嘉宾,2003;王勤、杨一虹,2007;李炜,2009),毛嘉宾认为,造成学习者语用失误的原因有母语和汉语在语言能力及文化上的碰撞、文化和语用教学的失误及空白、对学习者语用失误的容忍等。张寒随(2011)通过研究发现,引发语用失误的原因有文化、社会、民族性格、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差异以及学生语用意识淡薄和教学问题等。

(三)文化语用

胡文仲(1999)认为语言承载、体现着文化。语言学习中,对文化因素的忽略可能会使社交语用失误频繁发生(何自然,2003)。王美玲(2010)认为,文化因素对汉语语用系统的影响重大,而汉民族特有的语用环境和汉语特定的语用工具决定了在对外汉语语用教学中必须进行相关的汉语文化语用教学。

陈光磊(1992)将文化因素分为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后,张新(2008)总结了初级阶段的五类语用文化:招呼介绍类、请求建议类、赞扬责备类、道谢道歉类、谦虚礼让类。目前,语用文化因素的研究大多着手于这些文化项目。这并不是系统化、条理化和规则化语用文化因素本身,而是阐述其文化效用及运用规约。(陈光磊,1997)

(四)语用教学

陈新仁(2013)认为,现有的中介语语用研究成果满足不了广大二语教师需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理论、轻实践,主要关注语用能力概念、构念的讨论,较多分析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语料,较少联系教学实践,缺少对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指导”。

刘福生(2004)提出,语用能力的发展应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实现,学习者需要通过语言实践来加强他们的语言意识。卢仁顺、夏桂兰(2005)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应该加强对不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在汉语学习的各个阶段的情况的调查研究,全面记录描写其中介语语用,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学习内容的学习难度在各语言层面及不同阶段的分布情况,以便为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更加具体、实用的参考。董于雯(2010)提出,教师应以语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为基础对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的主要内容展开探讨,为培养学生对汉语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而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信息。李丹青(2011)提出,尽快整理出一套适合外国人学习的对外汉语语用体系是今后语用研究的重点。目前,一些研究涉及到现代科学技术在汉语语用教学中的应用,也有研究者不支持在汉语语用教学中运用现代科技。现今研究中提出的用来辅助汉语语用教学的现代科技手段主要有四类,包括故事片与情景剧、不同形式的视音频材料、语言在线练习工具和网络交流软件。(蒋晓峰,2012)

四、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的不足

(一)汉语语用研究范围方面

汉语语用研究范围不够广泛、细致,研究成果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拓宽汉语语用研究面,更需要专家学者们对汉语语用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习者的语用知识的选择和教学策略都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研究,关于语用教学内容方面的研究更是亟待加强。对学习者汉语语用能力的测试和评价方面的问题关注和研究较少,需要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二)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

对汉语语用理论体系的研究不足,研究方法、研究数据的收集、分析的限制和描述不够充分,这些都会影响语用分析的正确性。对外汉语语用研究需要依托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才能够更加充分、全面、准确地对汉语中介语语用进行研究,因此,语用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亟需完善。

(三)教学建议的可行性方面

对培养语用能力的重视和很多语用教学策略的提出在中介语语用研究的过程中已经大大地帮助了对外汉语教学。但是,有些教学策略的可行性不高,无法很好地贯彻到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去,如应用影视素材和融入真实语境等教学策略都很难在教学中予以把握。教学中对输出训练的重视不足,缺少有效、可行的训练方法,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的输出训练应该得到更多关注。

(四)教学测试评价方面

关于如何对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进行有效测试和评价这一问题,虽有学者提出,但是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仍然空缺。笔者建议,在测试方面或许可以把现代聊天工具引用进来,使外国学生在模拟的受测社交语境中和汉语母语者进行交流,同时对测试中的真实语料进行分析、收集并汇总进语料库。关于教学测试评价方案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希望在研究和探讨中能提供更多思路,以便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测评方案。

五、结语

对语用知识教学的充分重视有助于达成对外汉语教学中提高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认识到文化教学、语用能力和汉语中介语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发挥语用教学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语用理解和语用表达上的重要引导作用;在适当的教学策略的运用中,促进学习者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汉语语用失误减少,提高汉语语用能力,帮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更快达到运用汉语顺利进行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车永平.对中介语语用能力发展的社会语言学思考[J].昆明理工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

(3).

[3]陈光磊.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

1997,(1).

[4]陈新仁.语用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93.

[5]董于雯.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汉语语用研究[J].国际汉语学

报,2010,(00).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127.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52.

[8]蔣晓峰.中介语语用僵化视角下影视素材促学分析[J].鸡西大学

学报(综合版),2012,(10).

[9]姜占好.中介语语用学研究及其对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启示[J].

山東外语教学,2003,(2).

[10]李丹青.中介语语用学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内蒙古

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4).

[11]李军,薛秋宁.语际语用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启示[A].第

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12]李月侠.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过程中的语用失误分析[J].湖南医

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3]李炜.留学生汉语语用失误的客观成因探析[J].现代语文(语

言研究版),2009,(3).

[14]刘福生.浅论“语言输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版),2004,(2).

[15]刘绍忠.国外语际语用学研究现状与我国语际语用学研究的思

考[J].现代外语,1997,(4).

[16]卢仁顺,夏桂兰.语用迁移研究述略[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1).

[17]罗欢.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语用失误现象探析[D].长沙:湖南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8]吕必松.论汉语中介语的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3,(2).

[19]毛嘉宾.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成因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

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3).

[20]施仁娟.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发展状况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5).

[21]孙德华.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语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

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2]王鸿雁.对外汉语教学语用能力培养探析[J].现代语文(学术

综合版),2014,(1).

[23]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10.

[24]王勤,杨一虹.体育院校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和

失误浅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增刊),2007:311-312.

[25]王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用测试[J].科技信息(科学教

研),2007,(33).

[26]王雅.韩国汉语学习者熟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沈

阳: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7]吴琳.试论汉语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8]张寒随.初级阶段对外汉语语用教学浅谈[D].武汉:华中师范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9]张新.《初级汉语课本》中语用文化的考察和分析[D].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0]赵三敏.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批评”语用失误之调查分析[D].

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1]赵杨.第二语言习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146.

[32]朱明霞.欧美留学生跨文化社交语用失误研究[D].重庆:西南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3]余光武.论汉语语用能力的构成与评估[J].语言科学,2014,

(1).

[34]Carrel,P.L.A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Indirect

Requests:Comparing Child and Adult Comprehension[J].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1981:329-345.

猜你喜欢

言语行为语用能力对外汉语教学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文化对言语行为的影响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道歉言语行为的功能
浅议乔姆斯基评斯金纳的《言语行为》
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