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探索与实践

2017-06-07于鲁霞

办公室业务 2017年3期
关键词:元数据档案管理

于鲁霞

【摘要】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于2016年1月1日颁布了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的问题,明确了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势在必行。本文重点从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制度、程序、安全保障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子会计档案 ; 档案管理 ;元数据

为高效推进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自2012年起历时4年的时间经过多次试点工作,对原《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制定了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并于2016年1月日起实施。新《管理办法》将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列为此次修订的重点。

一、实行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行各业对现代化信息要求越来越高,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成熟,电子会计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这些都要求会计档案管理要与时俱进,推进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对未来会计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绿色环保,减少资源浪费。会计工作耗材成本巨大,日报、月报、年报所需纸张加上色带、打印机等各类耗材,无以计算,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由于大量的会计报表、报销单据及记账凭证等都以纸质档案呈现,给档案管理及档案利用带来诸多不便,以我校为例,一些科研项目结题审计、学科评估、教学评估等等不仅需要大量的原始票据凭证,还需要例如合同、协议、文件等原始凭证等,这些文件材料大部分都附在会计原始单据后面,这样一来,一个项目查下来就要翻阅少则一年多则五、六年,甚至十年的原始会计凭证,另外由于复印、照相、扫描不清不详,还要往返档案馆查找多次,耗资耗力耗材,给会计档案的利用带来诸多不利。如果实行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就不一样了,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电子会计资料和电子会计凭证都可以同纸质档案一同归档立卷。这样会计档案利用者就可以通过电子会计平台迅速查到自己需要的会计原始凭证,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耗材成本,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便于会计档案管理。纸质档案在形成和保管、利用的实践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近年来纸质会计档案,尤其是记账凭证成倍增加,占用了大量的空间,一些馆所由于缺少现代化、标准化档案库房管理,出现会计凭证摆放杂乱、无序的现象,给工作带来极大不利,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出台,以它独特的便捷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加速了会计信息资源的传递速度,进而提升了会计档案的利用率。

(三)有利于现代化会计大数据事业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财务会计大數据的支持。通过一些会计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决策。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出台,将有利地推动电子会计大数据的实现,为机关企事业管理者提供更准确、更真实、更可靠的一手数字信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好参谋。

二、建立严谨的、规范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完善的管理进行,它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无论在制度管理,还是业务流程,以及安全防范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为保证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科学、规范,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应该从规范管理、组织流程、建立安全防范体系几个方面落实。

(一)制定完善的电子会计档案的制度。新《管理办法》明确了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规定电子会计档案在接收、传输、保管、利用等环节,要遵循建立与纸质会计档案相关联的会计档案检索系统,并且强调同时要符合长期保管的条件。规定从外部接收的符合存档条件的电子会计资料,同时其电子签名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要求。

(二)健全电子会计档案的移交手续。规定指出,电子会计档案在移交时,应严格遵守电子会计档案与其元数据一同移交的规定,并且要求电子会计档案在形成过程中的文件格式必须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强调如果是特殊的电子格式必须连同电子会计档案的读取平台一同移交归档保存。

三、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电子会计档案安全保障制度

电子会计档案归档,应当从它形成的全过程加以监控。首先应当从电子会计档案的收集、传输、整理、保管开始,到最后的移交,形成电子信息一体化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体系;对其形成过程中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及安全性一一进行严格的检测把关,真正符合规定的会计资料才可以接收归档。

(一)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从管理系统、网络传输、到电子会计档案的利用,档案部门应协同会计部门、信息技术管理部门一同建立安全有效的防范体系,严防电子会计档案利用中的丢失及篡改。

(二)建立电子会计档案的备份制度。防止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

(三)建立电子档案查阅权限的控制机制。防止电子会计档案内容的篡改或泄露。

(四)在系统管理的安全保障上,采用相应的IT安全保障系统。保证各授权人员规范化操作,防范电子会计档案归档前不被篡改。

在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要明确职责,严把质量关、风险控制关,保证电子会计档案质量及管理工作的安全。财务会计部门要确保会计资料形成过程中业务流程安全;档案管理部门确保管理利用过程中的权限操作程序安全。真正实现电子会计信息与电子会计档案的融合,实现电子会计管理的信息规范化、统一一体化、网络现代化管理,为电子会计档案科学化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会计档案电子化进程与前景.会计纵横.

[2]杨茜雅.电子会计档案实现机制研究.档案学研究,2015(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

[4]肖润.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构建研究,安徽合肥.

猜你喜欢

元数据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改革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基于来源的组织机构元数据构建研究
元数据与社会化标签在微视频搜索中的应用
高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规划与实现
财会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