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路径研究

2017-06-07林燕清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质量就业毕业生高职院校

林燕清

[摘要]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领域的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累加,教育现状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为探讨核心,研究该校毕业生面对的就业现状,从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去剖析其原因,讨论未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从校企合作、转变思想观念、建立保障制度三方面指出了促进毕业生高品质就业路径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03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16

[本刊网址] http://www.hbxb.net

高职院校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质量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能否长足稳定的发展,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与满足社会市场需要的桥梁。基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通过对就业质量样本详细分析,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问题,结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总结出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根本途径。

一、 高职院校毕业生面对的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每年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持续上涨,除去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人数,2016年高校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人数高达12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765万人,中职毕业生435万人,总数上比去年同期增加16万人,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部分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状况,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一) 高职院校毕业生获得待遇不公平

高职院校毕业生由于学历上不占优势,处于上不不下的尴尬地位,形成就业困难、去向单一的现象。由于大型国有企业与民营上市企业对学历要求较高,高级白领、公务员、事业级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开放岗位较少,高职院校毕业生趋于选择民营企业作为工作岗位,并且中小型民营企业居多,就业城市以二三线城市为主且从事非核心岗位,就业保障与待遇普遍较差,经常被企业安排从事劳务派遣岗位,部分企业单位即使应允保障五险一金,按实际金额少之又少。根据我国颁布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指出,劳务派遣虽然是临时的、可替代性岗位,劳务派遣岗位中临时员工工资待遇应与正式员工同薪同酬,但实际情况往往存在较大偏差。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缺乏專一性,面对不公平的待遇频繁跳槽,造成社会就职人员流动性较多的现象。

(二) 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不利于就业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就业前景呈现出严峻的发展趋势。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出现放慢的发展态势,科学技术的引进也使得企业对劳动人员的雇用数量减少,然而近几年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多,因此,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近三年来,高职院校从1123所增加到1297所,并且依旧处于持续上升状态,这种发展态势与我国经济发展是互相矛盾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较多选择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也会受到波及,势必影响日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二、 我国职业院校指导就业存在的弊端

(一) 就业指导作用严重忽视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力度体现了该校对毕业生就业的重视程度,如今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设立独立的就业指导中心,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仅停留在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课程,缺乏实践指导能力,并且就业指导教师多为辅导员或者本校教师,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进行培训。很多职业院校在学生即将毕业时很难组织校园招聘会,能力较强的院校即使组织了专场校园招聘,但大多数学生反应反响不大,招聘会企业提供给职业院校学生的岗位数量有限,或者与所学专业差距较大,存在企业为提高自身知名度前来招聘的情况,甚至自家企业根本没有录用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打算。

(二) 教师教学管理不够严谨

一方面,随着学校扩招人数越来越多,对学生管理人手有限,相关工作开展实施陷入困境,指导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深刻,缺少对学生日常生活了解,导致整个班级不正之气上涨。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上个世纪的模式,教学单一、死板、缺乏实践经验,少数教师责任心不强,对本来基础欠佳的职业院校学生缺乏管理,学生经常迟到、逃课、厌学,对于学生上课纪律、作业完成情况没有及时反馈给领导阶层,导致学生得不到相应的课程学分推迟毕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是一味地迎合社会需求,使课程缺乏合理化与专业化,例如一些特殊专业课程,艺术类、烹饪类等,由于自身基础不够加之学校管理松散,使他们自身专业课程得不到指定学分,同时英语水平与计算机水平也没有达到合格标准,更加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发展。

(三)就业指导课程数量缺乏

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学生高考录取分数普遍较低,厌学旷课等不良情况时有发生,对学习专业知识缺乏主动思考能力,性格懒散不成熟。因此,在就业指导时要对此类型学生加强管理,聘用指导较强的专业辅导人员进行辅导,让学生从心态上改变对就业的看法。但当前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现状存在诸多问题,教育质量令人堪忧。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建立专业班级约为160个,负责指导就业教师28人,而专业指导就业课程教师只有7人,按照就业指导要求,每个建制班级每学期都应开设相关职业指导课程,但事实情况该高职院校指导课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就业指导师人员严重缺失,导致学校只能临时选用兼职教师为学生辅导,以此来满足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需求,造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缺乏专业性且形式感十足,不能有效为学生提供有建设性的就业指导意见。

三、 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路径主要措施

(一)坚持校企共赢的发展策略

“校企合作”基本理念就是为了让学生提早接触社会和工作岗位,实现在校所学与金融企业有机结合,让高职院校和企业单位的操作技能、办公设施、学习环境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达到学生与企业公司直接对接,以此促进院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与业务操作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环节掌握应用技术,凭借校企合作进行教学体系构建。依托校企合作的有利平台,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习或者到企业参观考察掌握有用的实践经验,从企业单位引进行业能手、业界精英,让他们直接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这种直观真实的教学途径,可以培育学生及教师过硬的实践教学知识,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为企业培育人才的训练基地。只有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多元化的沟通项目,学生才会在真实的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至于被高压的社会淘汰,如果没有企业单位的参与支持,学校教学很难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生也很难得到锻炼和磨炼,学到扎实的职业业务技能。

(二) 轉变毕业生思想求职观念

想要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几率,就要做到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更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和人才选择的态度。首先,企业用人单位对员工能力的要求十分严格,个人的才能是否符合申请职位的用人标准,即个人的突出能力能否成为用人单位选择的关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需要所有企业单位转变对高职学生的看法,将技术能力摆在用人的第一位。其次,如今企业单位优先录取高学历毕业生,如博士生、硕士生、“985”、“211”等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能发挥自身独特的长处,埋没了大批具有创造力的学生,极大的造成人才上的浪费。因此,企业应该注重能力而非学历或者是人际关系,学历不等同于能力,人际关系不能决定成功与否。高职院校毕业生也要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目前高职学生就业期望起点太高,好高骛远,高职毕业生短时间很难适应理想与现实的较大反差,对就业方向与未来的发展敢到迷茫。

(三) 建造毕业生保障制度

社会建造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对减轻毕业生就业压力、提升就业几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是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的关键部门,部分地区政府部门会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组织几场专门的招聘会,但没有录取的毕业生不在少数,省市机关也不会为没有工作的毕业生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金。所以政府可以对就业市场下达硬性指标,限定用人单位每年招应届毕业生所占比例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加大网络媒体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招聘网络等渠道,让毕业生和毕业生家长了解就业趋势,避免家长对学生就业施加过多压力,造成毕业生心理上扭曲,通过加强舆论导向,促进大学生多方向就业发展;各地区域政府为毕业生提供自主创业基金,学生只需要办理相关的手续,政府免费提供无息贷款和专场企业培训,提倡毕业生加入自主创业的队伍,展现个人的创新观点理念;提供高职院校毕业生失业保障金,具体金额根据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激励学生自己找到工作,资金提供日期非常短暂,给刚刚毕业的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防止毕业生盲目就业。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应该主动地接受职业教育与指导,增强自身的就业素质,高职院校以学生需求为发展目标,增加与企业单位沟通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制定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它需要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慧芳.试论高职院校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17-25.

[2]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3):16-22.

[3]阮雪刚,陈江.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与提升路径探索[J].中国经贸导刊,2015(35):25-36.

Research on the Ways to Achieve High - quality Employ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Taking Meizhouw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N Yan-qing

(Meizhouw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Putian Fujian 351254,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field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have received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has certain problems. From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hanging ideas, the establishment of security system in three areas that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of high-quality path of the main measure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high-quality employment; Mei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责任编辑:章樊)

猜你喜欢

高质量就业毕业生高职院校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高质量就业统计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实证分析
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