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任璧莲及其作品《谁是爱尔兰人?》

2017-06-06谢林根

卷宗 2017年5期
关键词:身份

谢林根

摘 要:任璧莲是当今华裔美国作家中的翘首,其作品关注华裔美国人及少数族裔的身份归属问题,视角独特,语言诙谐,在美国深受读者欢迎,探究其人其作,引发对美国现实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任璧莲;身份

本论文是南昌大学2016年度校级课题《任璧莲文化身份主题小说研究》(编号:NCU1604)成果

任璧莲 (Gish Jen)是生于美国的华裔二代。其母生于上海富裕之家,于20世纪40年代赴美留学。其父为上海的水利工程师,于抗战后期赴美准备在上海港口组织抗日战线的相关工作。当其父到达美国时,日本已投降,随即留美进修研究生课程,1949年大陆解放后,由于美国当局阻挠,无法返回大陆,只得继续留在美国。

任璧莲在中国有丰富的教学经历,比如香港大学、北师大以及上海纽约大学,她说这些经历都让她感到“收获满满”。但最重要依然是1980年代在煤炭学院的教学经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父母之间说的话被别人说出来。更重要的是,在那里,她看到了学校里那群刻苦的学生。“尽管他们跟我学习的时间只有半年,但他们还是学到了很多,因为学得非常刻苦。我还记得非常清楚,因为缺少学习的场所,他们就把篮球场当成了教室,每个学生会拿上一个小凳子到那儿,与他人相向而坐,然后就开始学啊学。我看到了后很感动,同时我也感到很容幸能够有机会帮助他们。”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考虑:,”美国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这个问题。”

现代美国小说可谓百家争鸣,任璧莲无疑是其中一把好手。她在字里行间写尽华裔美国人的另类与辛酸,笔下的形象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谁是爱尔兰人?》(Whos Irish?)是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出场角色众多,令人惊艳。作家的笔触在不同视角、各类时空间跳转。既有借书中人物之口的个人体悟,也有诙谐幽默的全知叙事。故事背景更是在美国乡村、中部城市,甚至是大洋彼岸的中国之间切换。小说人物林林总总,不一定人见人爱,更谈不上供人瞻仰,但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或许就是任璧莲小说的魅力。

可能是因为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所以她的作品有很多的描述关于不同国家人的生活习惯与习俗,更准确的说是关于身份的追寻。在《谁是爱尔兰人》这一部小说集里面,不断地在对比着不同国家人种的人在遇到了问题会如何进行处理解决。

同题短篇《谁是爱尔兰人?》可谓全书的扛鼎之作。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中国老妇,女儿嫁给了一个爱尔兰裔美国人。在思想自由的美国化女儿眼中,母亲带孩子的方式实在糟糕透了。外孙女犯了错,这位老祖母竟采取了中式惩罚,狠狠地揍了她一顿。于是,女儿决定让母亲搬出去住,并开始四处找房子。最后,中国老太太与亲家母,一名年纪相仿的爱尔兰老妇,住到了一起。没想到,后者竟也对晚辈的处世方式大惑不解。由此看来,除了文化冲突,代沟也是移民家庭绕不过去的坎。

在《谁是爱尔兰人》一文里面,在女儿家庭里面,“我”负责当女儿家庭的保姆,在美国这个大环境里面,“我”这个受到中国教育思想的老太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孩子在那儿具有创造力的做着各种不合“礼仪”的事情,只能动口不能动手的尴尬局面。在这篇小说里面,能够清晰的看到传统中式教育与开放的西式教育之间的冲击,在外孙女索菲幼年跟着艾米,一个特别具有“创造力”的保姆,开始了各种具有“创造力”的行为。一次在公园里面玩耍,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掉扔进池塘里面,这时候中式教育与西式教育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我”作为中式教育的支持者,觉得要给小家伙一个小小的警告,告诉她这个是不对的,你下次不能这么做;西式教育的支持者,“我”的女儿女婿觉得这样是不行的,不能打孩子的,这样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的,就这样两种教育方式开始打起架了。

第一回合就在索菲在公众场合脱掉衣服乱跑这件事情上面,“我”决定给她进行绝食处理,小家伙很倔的6个小时不吃不喝等到她妈妈回家恶狠狠的告了外婆一记,后来“我”决定给她小小的教训,果然,她在公众场合开始不脱衣服乱跑了,这一回合看似是“我”赢了但是小家伙也开始长大了。

第二回合在小公园里面玩耍,跟着闹事的孩子王,到处做坏事,有次还把沙子撒“我”衣服上面,发生了一系列事情,最后“我”输给了这个小家伙,也离开了女儿女婿家,回去过“我”的悠闲晚年生活了。在这一段事情里面,中式西式教育的方式各有弊端,客观的来说两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只能说更适合哪种小孩吧,就像曾经有家媒体采访任璧莲说:“最近BBC播出了一部名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的三集纪录片。纪录片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因为它更直观地表现出中英教育的差异。在中国有过几次教学经历之后,你对中美教育体系有什么反思和比较?”她回答道:“我并不确定哪一种教育更好,美国的教育更适应美国,而中国的教育适应于中国。无法将两种教育体系对调。 教育是一个社会体系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教育如何适应整个体系的发展。作为一个外来者,我只能说这两种教育制度各有利弊。我觉得,中国学校的课堂纪律是很值得美国学生学习的,美国学生的开放性是值得中国学生学习的。我想,如果想要建立理想化的教育体系的话,那恐怕只有把它建立在太平洋正中央了。”我觉得她的作品也反映了她的这种观点

与其说是教育观点的不同,更多的是价值观的不同,“爱尔兰人”的代表“我”的女婿,希尔,凭借着政府的各种福利政活着,在开文作者就暗喻到“我以前总以为爱尔兰人和中国人一样,拼死拼活的修铁路,但现在我知道为啥中國人要比爱尔兰人强”,希尔代表的是在家好吃懒做,放纵自己不为整个家庭的未来考虑的一个角色,全家依靠着“我”女儿一份银行高管的工资和一个不需要工资的保姆。在“我”的观点里(即中国人的观点),男人,是需要顶天立地撑起一个家的责任的,但是在“我”女婿家里,他可以继续做他的男人,而我做我的保姆,这一句话充分的表现了在中国人和爱尔兰人的家庭责任承担观念的不同,几乎是风牛马而不相及,我想可能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不同导致这种价值观的不一样。在中国,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是很正常的想法,因为古时候对女性有着偏见,不能频繁的外出,只能在家,男性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因此男性逐渐变成了家庭的依赖支柱,爱尔兰的文化积淀就不太了解,就不做阐述了。但是我觉得这两种价值观都能够理解,可能我是在新时代,又是生活在中国,对于这两种观点能够更加简单的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到了快找工作的年纪,每次放假回到家里,母亲总是在敦促我要好好学习,为自己的以后人生发展找好出入,男生是一个家庭的倚靠等等。在自己的理解里面,过着让自己开心的生活应该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管是得过且过的生活还是山珍海味的小资。所以这两种价值观一直在脑子里面挣扎打架 ,无法分出个胜负。

可能因为作者家庭缘故,所以所写的题材在对比着不同国籍人民的性格,中国人的坚韧古板,美国人的肆意,波兰人的悠游都被作者表现得惟妙惟肖,作者的洞察力与写作功底很强,能够在短小的篇幅里面,把人物性格表现的很有张力,让读者看的欲罢不能。任璧莲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当代华裔美国作家。她的小说结合身份认同,探讨了二战以来美国华人移民的生存状况和思想意识的发展变化,表达了对美国弱势族群的关怀和对美国社会现状的思考。任璧莲的小说从阶级、文化、基因等层面所揭示的移民个人与群体身份地位说明,在具有种族从属关系的美国社会里,移民无法完全决定自己的身份,身份焦虑不可避免地成为流散移民的宿命。任璧莲的“焦虑”写作充分展示了美国少数族裔生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错置和被歧视(身份焦虑之源),另一方面是选择性同化(缓解身份焦虑之方)。任璧莲的小说对于华人移民的身份焦虑进行了连续的、层层深入的探讨,小说表明,移民个体并不总是能够以改变自我角色身份的方式来赢得目标社会群体身份,个人身份的改变最终受制于种族群体身份。小说中人物在阶级、族裔文化和基因方面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与作家自身的身份焦虑相契合,作家通过这些小说,叩问自我和美国社会。任璧莲认为在现代美国导致身份焦虑的根源仍无法消除,她用写作表达了对美国多元文化现状的理解和批判。

猜你喜欢

身份
停下!请接受身份核验
乡镇干部如何摆脱“身份迷茫”?
假如,我是你——当你和父母互换身份
假如你和孩子互换身份......
关于“take”的其中身份
我的身份变幻莫测(外一首)
跟踪导练(三)(5)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