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有“我”才精彩

2017-06-06程影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黑布套作铁道

程影

写作教学中,经常会看到一些被称为“不走心”的作文,比如运动会上坚持跑到终点的坚强,深夜挑灯夜战时母亲递上的那杯热牛奶,以及勇敢战胜困难的励志故事……这些情节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弱爆了?这就是“不走心”的作文。这里說的“不走心”,就是用了虚情假意写的作文。这样的写作缺失了真实的生活体验,缺失了自我本真,没有“我”真诚地参与其中,因此宿构套作,言语空洞,给人虚假的感觉。

为什么“不走心”?显然是为了完成写作任务。当写作沦为完成任务时,虚假套作就产生了。写作应当成为一种表达的需要,提笔先须问性情,“我手写我心”,好的作文一定是自我真性情的流露,“我”在现场,“我”的心、“我”的情感融入到写作中,写的是与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有关的经历。无论是一件小事、一点感慨,还是一点幻想、一点顿悟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动力和源泉。写“我”所见,写“我”所想,一切的写作,从“我”出发,这就是深刻的人生作文,哪怕这作文结构笨拙一点、文辞粗糙一点又何妨?

写作中有“我”须先有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那些经典之作多来自“我”的亲身经历,让人产生强烈共鸣,感慨良深。

朱自清的《背影》看上去朴素、平淡、无奇。“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写的无非是平常人的平凡事,为什么这“背影”却历久弥新,经历过岁月的洗礼仍能感动无数读者?著名作家李广田说:“《背影》之所以能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只是凭了他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这细致朴素的文字写出了父亲在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儿子所做的艰难努力,也写出了儿子对父爱的细微体察。朱自清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父亲与儿子不相见已两年多了,主动给儿子写了封信,这令朱自清顿时不胜羞愧、伤怀悲叹,念叨起父亲的好,而反省自己的不是。

透过这“背影”,我们可以看到背后站立的“我”,“我”的真诚的心,“我”的质朴的情,这是写作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导引,写作不仅是表现自我,还是超越自我。

写作中有“我”,还体现在我们要用真诚的写作态度与自己(或假想读者)真诚对话。假如在写作中,我们有一个期盼倾诉的对象,可以毫不设防地倾诉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淋漓尽致地抒写自己的感慨,写作成为我们交流情感的方式和需要,而不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我们会把自己的情感梳理得更丰富细腻,内容选择得更精当,表达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

作文中立着一个“我”,一个有血有肉的“我”,一个与众不同的“我”,写作中有“我”才精彩。

猜你喜欢

黑布套作铁道
铁道小卫士
鸡蛋里的针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远离套作之嫌,力创真我之文—以2019年浙江高考考场作文为例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套作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分析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黑布林
磷、钾营养对套作大豆钾素积累及利用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