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请负起自己的责任

2017-06-06刘惠琴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同龄心灵责任

刘惠琴

中国人,似乎比其它国家的人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以至于教育的起点越来越早,起跑线往前一移再移,从小学移到幼儿园,从幼儿园移到刚出生,从刚出生移到出生前,从孕期移到备孕……这样的“重视”,让家长和孩子都生活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学后,甚至从临上幼儿园开始,这场战争更是进入白热化阶段。有的家长会千方百计、不辞辛苦地追逐“好学校”,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各种学习要求,有的家长让各类补习班充斥孩子的时间和空间,有的家长天天用邻家孩子多么优秀来刺激自己的孩子……

然而,上述的“重视”,真的是应该有的重视吗?上述家长追求的,真的是“好的教育”吗?

我想,教育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涵养生性、激发潜能、启迪智慧,其本质在于“引导和唤醒”,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教育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活出风采,成为最好的自己!以上名校为目标,以考高分为目标,以将来找到收入高的工作为目标,不应该成为家长为孩子设计的成长之路;天天苦读,放弃适当的休息,放弃孩子的天性,放弃心灵的滋养,这不该成为孩子应该有的生活。

那么,谁应该为“好的教育”负起责任?

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家长习惯比较学校之间的优劣,却不习惯比较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为什么同龄孩子在同一班级而成绩不同?为什么同龄孩子在同一班级对公益事务看法不同?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把责任推向学校和老师时;当我们把“别人家的孩子”当作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时,我们想到自己的教育责任了吗?我们和孩子平等地对过话吗?我们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人来对待过吗?我们认真思考过如何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以榜样的作用来影响孩子吗?我们善待过孩子的心灵吗?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引领和唤醒作用了吗?

眾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发展阶段具有重要作用。但有相当多的家长完成了对孩子的“养”,却忽略了“育”的责任。在此,我想唤醒大家重现家庭教育的作用,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成长!

编辑 _ 付江泓

猜你喜欢

同龄心灵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Let's play!一起玩吧!
唤醒心灵
不同龄段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前后血压与尿杏仁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期望嘱托责任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对我国男女不同龄退休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