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紫砂壶钮的装饰艺术①

2017-06-05周胜敏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江苏无锡214101

关键词:光器壶体文玩

李 真 周胜敏(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文化创意学院,江苏 无锡 214101)

漫谈紫砂壶钮的装饰艺术①

李 真 周胜敏(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文化创意学院,江苏 无锡 214101)

钮就是紫砂壶盖上的捏手,业内俗称“的子”。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钮伴随着紫砂壶的造型变化而变化。本文从研究紫砂壶、文玩与艺术的相互关系入手,分析紫砂泥与宝石的材质特征,重点研究了与紫砂壶相融相生、相互依存的钮的装饰技巧。探索文玩材质中宝石在紫砂壶钮装饰设计中的呈现方式,包括文玩艺术中常见的多种宝石材质。探讨镶嵌艺术和工艺手段在紫砂壶钮设计制作中的应用。

紫砂壶;钮;宝石;艺术;镶嵌

一、前言

紫砂器制作至今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紫砂器久负盛名且广为人知的莫过于实用紫砂茶具。虽然近现代紫砂器创作领域也拓展到壁画、花盆、文玩、摆件等领域,但是由于紫砂材质的特有属性,根据分析紫砂壶烧成后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能保有茶汤原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热的特性,因此具有独特的适茶性。另外,作为茶具制作材料的紫砂泥因为其优越的可塑性,又为历代工匠和文人进行紫砂艺术创作提供了合作平台,紫砂的这些物理特性和艺术表现特征奠定了紫砂在茶具制作中的独特地位。紫砂壶又和中国的茶文化分不开,饮茶具有养生保健作用,是历代精英阶层和文人雅士极力推崇的生活品位的象征,茶具是饮茶的必备工具。同时,紫砂壶还具有把玩的文玩特征,又适应了文人雅士的文玩情结。这就是紫砂艺术经历数百年的发展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紫砂壶制作也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综上所述,紫砂壶受欢迎的原因是符合中国传统“唯美为宝” 的美学原则,这里的“美”不只是材质美、造型美、实用美,还有文化艺术内涵的美。

因为紫砂壶为实用器,对其创新不能影响它的使用,如壶嘴装饰不适合镶嵌工艺,因为有茶水流通作用,做不好会导致茶水渗漏;壶把也不适合镶嵌工艺,因为有承重功能,长期承重会让镶嵌衔接处松动。只有钮处在壶的视觉中心,材质、颜色的变化,都有宽大、对称的壶体来包容,起到点缀的效果,却不会有突兀的感觉。而且其承重仅有壶盖的重量,一般镶嵌工艺都能满足要求。所以本文重点探讨紫砂壶钮的装饰艺术创新,其中宝石镶嵌工艺是否可行,还需继续实践验证,不当之处,还望专家指正。

二、紫砂壶、文玩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紫砂壶的艺术特征主要是从其功能、技术、艺术等方面充分地展示它的陶土特质。紫砂壶从明朝就开始注重实用功能,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结合后,逐渐注重壶型样式的变化,从而来满足他们寄情寓意的精神追求,体现了特定的时代审美趣味和文化风尚。而在当代多元文化艺术思潮的影响下,紫砂壶制作表现出不仅仅是实用器的功能,同时还强化审美功能与制作者精神释放的表达,因此创作出更多个性鲜明的紫砂壶作品,回归并提升了紫砂壶的文化艺术内涵。这类作品不应拘泥于传统的光器、花器、筋纹器三大分类,装饰材质也应突破了传统的本色泥、彩塑、绞泥范畴,可以用“创新壶”来命名。创新壶突破了紫砂壶造型和装饰的传统定式,表现出创作者对紫砂艺术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精神。创新壶是传统紫砂壶艺与当代文化艺术理念碰撞的结果,丰富了紫砂壶的文化内涵,表达了当代人的生活与情感体验。

与紫砂艺术密切相关的另一种艺术形态是文玩。文玩泛指文房四宝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文房器玩。这些器具雕琢精细,造型各异,可用可赏,使之成为书案上、书房里陈设的工艺美术品。文房四宝在中国很早就被使用,到唐宋时代,传统书画艺术趋向成熟,当文人士大夫集团形成之后,它才真正找到并且实现自己应有的地位和价值,成为文人雅士乃至帝王官宦书斋案头不可或缺的器用。文玩艺术的这一特点与紫砂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有诸多相似之处。从通俗的角度来理解,现代意义上的文玩是带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赏玩件或手把件。文玩的特点是小巧,作为书桌案几之玩用,一般小不足寸,大不盈尺,既可把玩于掌中,又可供设于案上。既可远观,又可近取。评价一件好的文玩,必须有某种精神的“物化”承载作为要件。文玩或大或小、或巧或拙,经由岁月裹洗,与主人息息相通,涵养身性的同时,也彰显主人的文化品位。文玩往往不独立存在,而是经常结合于茗茶、品香、书画等活动中,可以为生活添一分赏玩之趣。现代紫砂壶就具备文玩的艺术特征,也是广义上文玩的一种。

以下列出常见紫砂泥成品

三、紫砂泥及宝石的材质特征

紫砂泥号称“五色土”,有紫泥、红泥、青泥、红棕泥、本山绿泥四种主要矿土。并可用天然矿土配制成多种泥色。因此,所谓“五色土”,是泛指色彩,代表泥色丰富,而不是绝对数量。新世纪以来,为了丰富紫砂器的外观色泽,满足工艺变化以及设计制作的要求,紫砂艺人大胆地进行技术创新,他们把几种泥料以不同比例进行混合,在紫砂泥料中加入适度的金属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并控制好窑内的烧制温度,在产品烧成后,呈现出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紫砂器。有黄而不娇,有绿而不嫩,有红而不嫣,有紫而不姹,有灰而不暗,有黑而不墨。这些紫砂器呈现出来的色泽,如同染在纺织品上的颜色,沉着而没有火气。如仔细观察,各种泥色里还有星星白砂,如银粉闪闪,星光映射,宛若珠玑。如在紫砂泥中掺以粗泥砂或钢砂,则更为光彩夺目。近年来,紫砂艺人又成功试制了带有自然光泽的红色和青铜色泥作为盖面浆使用,让泥色装饰又呈现出新的面目。其实紫砂壶并不一定就是紫色,高温烧成后的壶色呈现各种各样的奇丽色彩,如葵黄、朱砂红、枣红、紫铜、海棠红、铁灰铅、墨绿、青兰等等。紫砂壶不用上釉,但胜似上釉,色泽变化奇诡,丰富多彩。如朱砂紫、海棠红、榴皮、豆青、闪色等等,都是自然原色,质朴浑厚,古雅可爱。

宝石指那种经过琢磨和抛光后,可以达到珠宝要求的石料或矿物。该色泽美丽、硬度高、在大气和化学药品作用下不起变化的贵重矿石,亦泛指珍贵的石头。它们颜色鲜艳,质地晶莹,光泽灿烂,坚硬耐久,同时材料稀少,是可以用作装饰用途的天然矿物晶体,如钻石、水晶、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和金绿宝石、绿帘石等。也有少数是天然单矿物集合体,如冰彩玉髓、欧泊。还有少数几种有机质材料,如珍珠、珊瑚、琥珀、煤精和象牙,也包括在广义的宝石之内。

紫砂泥与宝石分别是制作紫砂壶和文玩的重要材料,紫砂质朴浑厚、沉着稳重、古雅可爱,而宝石颜色鲜艳、质地晶莹、坚硬耐久。所以用宝石作紫砂壶钮的装饰可以补长补短,相得益彰。由于钮在紫砂壶体中独特的视觉地位,使宝石制作的钮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四、紫砂壶钮的装饰作用

紫砂艺术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历代紫砂艺人制作的紫砂壶钮的形态变化多端。各种形态各异的钮依附于紫砂壶体的造型变化而变化。紫砂壶以实用为主,其造型主要分三大类:光器、花器、筋纹器。光器中有圆、方、多边形等,花器中有各种仿树桩、竹节、瓜果、鱼虫、动物等多种自然形态。无论光器、花器还是筋纹器的器形如何变化,壶盖最上端的钮,尽管只是壶体的一个局部,但由于其所处的位置特别,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钮与壶体的大小比例关系,与人体的比例关系理念一致,钮大了,有头重脚轻的感觉,钮小了,会使整个壶缩头缩脑,没有精神。紫砂壶的造型追求平稳,光器和筋纹器都是以壶中心为对称轴向四周伸展,一般重心较低。花器虽然追求造势的变化,但是视觉上和使用中稳还是基本规律。三种壶型的壶嘴和把手对称地分布在壶体两侧,或曲或直,或实或虚都与壶体造型相得益彰。占据壶体顶端的钮至关重要,它与较大的壶体形成对比关系,与壶嘴和把手一起对壶体造型起到平衡和美化作用。所以钮处理得当能使较大的壶体看上去轻巧可爱。

五、紫砂壶钮的装饰技法

在传统的紫砂壶造型中,钮依附于壶型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形态各异,但是可以归纳为:几何形、桥形、自然形(各种仿生形)。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工艺们对钮的造型追求近乎苛刻,多一分则胖,少一分则瘦,必须恰到好处。

1.壶型与钮的搭配

几何形的钮,多和紫砂壶光器、筋纹器搭配,因为这两种壶型造型相对简单,均在方圆变化之中,所以钮的设计就特别考究。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或长或扁,而且特别注意与壶盖连接处的处理,若即若离,虚实相间。给人的感觉或干净利落,或虚实相间,或动感十足,或生动活泼。如程寿珍的大掇球壶(图1),那是光器壶型的典范,造型极为特别,他将三个球体拼接在一起,通过局部删减、变化,达到造型上的高度统一。三个球体的重叠,处理得恰到好处。而壶体最顶端的钮是唯一一个最完整的球体,配合球形的壶体给人以富态、活泼、可爱的艺术感受。再如顾景舟矮井栏壶(图2),壶型为鼓型圆柱体,上部略收肩,小巧的壶嘴嵌在收肩的一侧,与细小圆润的壶把构成平衡之势,最有特色的是壶体顶端的钮,看似貌不惊人的细小圆柱体,但从壶的整体来看却给人以精巧、协调、简洁而又有趣味的艺术感受。

图1

图2

图3

图4

桥形的钮,多和紫砂壶筋纹器、花器、光器搭配。桥形钮的变化也非常多,或高或矮,或胖或痩、或繁或简,或实或透。因为桥形钮自身线条结构相对复杂,所以在与壶体造型搭配中,光器壶配简单桥形钮既增加光器的变化,但又不哗众取宠。筋纹器配桥形钮显得自然流畅而又协调统一。花器配桥形钮则要根据花器的繁复程度,造型取势等来安排钮的设计,处理得当则有锦上添花之感,处理不当则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如顾景舟的回纹竹茶壶(图3),以竹为题材,夸张变化成形,壶身塑成主干,竹节简洁有致,中正沉稳。壶嘴和把手化为新抽嫩枝,动势内酝,生动有力。盖上堆塑屈曲的竹枝为桥形钮,钮下贴塑竹叶纹饰。这把壶的桥形钮给人以过渡自然,虚实相间,安静而又有趣味性。同是顾景舟的均玉壶(图4),壶身做圆角方柱体。圆口,短坡劲,小圈足,桥形盖钮大有古意,虽简洁但又不失变化,既有极强的个性又有透气性,整体给人以和谐统一艺术感受。

图5

图6

自然形的钮,与光器、筋纹器、花器搭配都极为常见。主要是自然形的钮自身造型千姿百态。无论树木、竹节、瓜、果、动物都可以作为造型资源。或夸张变形,或惟妙惟肖,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或朴实明朗,或相互呼应,经工艺师的精心处理都达到与壶融为一体,别有情趣的艺术效果。如花货巨匠蒋蓉的荷叶蛙声壶(图5),该壶壶身由一片荷叶鼓腹分层,沿荷叶边上构成波浪起伏的动感曲线,如轻风摇曳,荷叶飘逸。在茎纹肌理处理上,壶身上部纹理为阴线,下部为阳线,上下茎纹完全重合,似一片荷叶。取三只“丝螺”为壶足,托起荷叶,稳定壶体。壶把由荷梗曲卷而成,壶嘴用荷钱卷成。壶盖上由一只俯视着的青蛙做成的壶钮,青蛙自然逼真,栩栩如生。蒋蓉的另一把老南瓜壶,如图2,壶身为扁圆的筋纹型,壶口与底微向内凹夸张筋纹的弧度,带来挺括丰腴的感受,底部弧线的阴影也会巧妙地形成勾勒的效果。老藤圈成为把满蓄动劲,嫩枝大方地舒展于壶肩,残叶自然生动并暗与老叶卷成的流相呼应。扁圆壶身搭上长瓜蒂(盖与钮合二为一)为盖更添精神,这把壶的钮就是完全与壶身融为一体的典范,尤其是壶盖与钮,搭配默契到无以挑剔。

这三种钮形与文玩中宝石器玩都有对应关系,手串类圆珠、桶珠、多边形珠就是很好的几何型钮;宝石透雕做成的各类动、植物形象就可以做桥形钮;宝石圆雕的器玩更多,挂件、手把件形象可以做自然形钮。同时,宝石器玩中残损品稍作加工成钮,也可以废物利用,如珍贵的翡翠手镯残品,可以做成桥形钮镶嵌到紫砂壶上。也可以由紫砂收藏家、玩家提供宝石钮,让工艺师根据钮的颜色、大小、形状来设计制作紫砂壶并镶嵌。

2.泥色、宝石与钮的搭配

紫砂壶因泥料不同,烧制出壶来颜色有朱砂红、枣红、紫铜、海棠红、铁灰铅、葵黄、墨绿、青兰等。在传统工艺中,几何型的钮用泥基本上是以壶体本色泥为主,少有不同泥色,因为用壶体本色泥更能体现几何形钮的简洁、大方、沉着、稳重的特质。如果是用宝石镶嵌做钮,那么同样可以借鉴这个规律,如朱砂红、枣红、紫铜、海棠红色的光器壶搭配南红、战国红、红色系玛瑙材料的几何形钮就非常合适(图7)。因为南红、战国红、玛瑙这类原材料的天然纹理已经非常漂亮,所以钮的形状不用太复杂,文玩手串中常见的圆珠、扁珠、桶形珠都可用。镶嵌中因壶体造型而定,大小合适,形体呼应就能达到绝美的艺术效果。金属材料里面黄铜、紫铜做几何形钮也非常适合,因同为暖色,且铜的稳定性较好,钮的位置越磨越亮,别有一番特色。如果是上述这类色的筋纹器壶,宝石圆雕形象的钮比较适合,圆雕的宝石器玩在文玩中非常多,形态各异,变化多端。黄铜、紫铜做成筋纹形状钮搭配上去也较适当。要想追求特别的艺术效果,还可以考虑使用形体相对规整的玉石、玛瑙等天然原籽料,颜色上不求同色系,以求变化和众星捧月之效果。如果是这类色的花器型,那么钮的颜色基本不受限制,只要符合创作题材的颜色要求就行。彩泥堆塑的各种自然形钮均可用,各种宝石透雕、圆雕的形象也是适合的。因为花器造型较繁琐、花俏,钮的作用往往是造型题材相同,或取势均衡就可满足。要想低调的处理,可用壶体泥同类色,想求变化完全可以跳出同类色。如果是用宝石镶嵌做钮品种更多,珊瑚、玉髓、珍珠、翡翠等都适用(图8)。如果是葵黄、青兰等泥色壶,还可用现在调制的彩泥装饰钮,因为加入化工原料调制的泥色颜色丰富,做壶身有负面影响(可能有毒性),但是做成装饰功能为主的壶钮是可以的。如果是用镶嵌装饰,可用翡翠、象牙、黄玉髓等宝石材料。主要是这类壶泥色彩亮丽,配以鲜艳夺目的彩泥或宝石做的钮会更合适。如墨绿、铁灰铅可用珍珠、砗磲、水钻、白玉等材料,形成强烈对比效果,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图7

3.壶盖与钮的装配

壶钮的装饰,其中装配工艺非常重要,具体有以下几种:一是钮与壶盖同时烧结。这种方法适用于紫砂泥堆塑制作的各种壶钮。由于紫砂壶需经高温烧制,在大约1050~1150摄示度的高温下紫砂泥才会结晶,形成独特的双气孔结构的结晶体。所以无论原矿泥还化工添加剂配制的丰富多彩的调制泥制作的壶钮都适用于直接一起烧结。还有壶钮装饰中描金和描银(用金银粉调制描绘),或包金、包银,嵌金银丝工艺也适用直接烧结,但描铜或嵌入铜丝装饰则不行,这是经过工艺师验证过的工艺。

图8

二是用现代的金属或陶瓷的标准构件连接。这针对用宝石镶嵌工艺制作的钮,因为紫砂泥需经高温烧制,很多宝石经过高温会变色或损坏。这种连接工艺是现代产品设计中最为常见的。在制作紫壶盖的泥坯时,根据预先的设计,在壶盖上留下这些构件的位置,可先将连接用标准构件预装在泥坯上,烧制前取下。紫砂壶在烧制完成时,因泥料不同会有8-12%的收缩率,所以设计预装尺寸大小必须考虑后期安装的需要。烧成后将壶盖和宝石钮用金属或陶瓷的标准构件连接,即完成镶嵌工艺。这里最好使用铜、银等稳定性好,耐腐蚀且无毒性的金属。

三是使用传统榫铆结构。现代产品加工设备廉价、高效,加工工艺简单,所以为宝石加工榫铆是件很容易的事,紫砂壶泥坯盖预制榫铆空间更不是难事。选择榫铆结构是借鉴传统家具及建筑设计工艺手段,好处是这种工艺镶嵌宝石牢固性高,家具制作中旋榫(不是螺纹)就非常适合,设计制作工艺也简单。如上文所讲需先将宝石钮预装在壶盖上,烧前取下,烧后再安装,同样也是要考虑8-12%的收缩。部分宝石钮还可以采用二次烧结法嵌入,即第一次将紫砂泥坏经高温烧制快速收缩,然后直接将宝石钮嵌入,再将整体放入窑炉低温结晶凝固,这一过程宝石钮就与壶盖烧结在一起,非常牢固,适合低温烧制不变色的宝石。如人工水钻制作的钮就可以用这种方法镶嵌。

六、总结

如果我们尝试对传统紫砂艺术进行创新,不妨尝试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加入,文玩艺术中的宝石在材料属性上与紫砂壶材料紫砂泥具有相似之处。不仅稀有,而且珍贵。还能在视觉感官上互为补充,一个低调沉着、一个光彩夺目。通过镶嵌工艺,让二者结合,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梁 田)

J525

A

1008-9675(2017)02-0181-04

2016-01-03

李 真(1971-),男,江苏徐州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周胜敏(1964-),男,江苏宜兴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051-006-25-008); 江苏省高校教师国内高级访问学者项目。

猜你喜欢

光器壶体文玩
紫砂光器的素朴智慧
——浅谈《春华壶》的创作感悟
汽车膨胀壶体用聚丙烯材料黄变及改善研究
张焱:让玉米成为文玩界新宠
折叠式电热水壶的安全风险点浅析
文玩核桃嫁接技术
一种新型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桶的设计与应用
一壶清泉
适合春季把玩的文玩
浅析紫砂光器装饰
浅谈紫砂光器的现代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