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该怎么看反腐剧

2017-06-05

新传奇 2017年17期
关键词:清官贪官领导

领导干部该怎么看反腐剧

贪官、清官、诤官、佞官等形形色色的领导干部,在最近热播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都可以找到原型。领导干部以一名观众的角度旁观,更容易对照找到自己的不足,看自己身上是不是有了“癌细胞”。

广西贺州市原副市长毛绍烈一路受贿、一路伪装、一路提拔,进行系列违法乱纪行为长达16年之久

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谁

《人民的名义》主创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部反腐题材的电视剧以现实中发生的真实案情为蓝本,但并没有照搬,观众不用“对号入座”。不过,这话只是对普通观众说的,领导干部在看这部电视剧时,不妨主动“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不是也“身在剧中”,看看自己到底是祁同伟、丁义珍还是陈岩石,好好自省。

民间有句俗语“牛不知力大,人不知己过”,意思是自己很难认清自己,更难以看到自己的不足。领导干部要认识自己,无疑比一般人更困难。成为领导干部后,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管理着或大或小的部门,周围从来不缺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辈,即使偶尔有人扯袖子、咬耳朵甚至建诤言,也可能被四周的“嘈杂”挡住了声音。一些领导干部更有可能在忘乎所以、自我膨胀之下,把同事或组织的警示当成耳边风。

从无数落马贪官的忏悔书可以看到,没有领导干部以做贪官为目标,更没有领导干部把“贪官”二字写在脸上,他们都是在放松党性修养和自我修养后,一步步滑向腐败深渊的。因此,自省和自警是领导干部政治生涯中最宝贵的认识,更是最应有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成绩斐然。可以说,反腐成绩单为我国改革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推力。但实际上,反腐败、正作风还远未到“松松劲、歇歇脚”的程度,“不敢腐”在上层已见成效,但在一些地方还或多或少受惯性影响,许多官员陋习依然,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还任重道远。

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拿中央的反腐教育、警示不当回事,慢慢变成了反腐败的“硬骨头”,并在反腐倡廉的人民战争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新的生存法则,做人办事更低调、“演技”越来越好、戴在脸上的面具也越来越厚,“吃相”也越发“优雅”。就像剧中的大反派“高育良”一样,登场不久后那句“这官当多大才叫大”的语重心长,曾让多少观众以为他是“好官”。

一些地方和部门“前腐后继”,有的领导干部在中央反腐倡廉的高压下依然“不收敛、不收手”。这都一再提醒,要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执法严明、露头就打必不可少,干部的自省和自警同样重要。

把反腐剧当“案头剧”汲取正能量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是在反腐倡廉的时代大势下,深入、深刻、真诚地演绎了反腐进程中的官场生态。

贪官、清官、诤官、佞官等形形色色的领导干部,在这部剧中都可以找到原型。领导干部以一名观众的角度旁观,更容易对照找到自己的不足,看自己身上是不是有了“癌细胞”。如果发现自己“身在剧中”,不幸当了一个反面角色,更要及时回头,免得到头来真成了祁同伟、丁义珍。

在鞭挞腐败的同时,《人民的名义》还将一些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党性坚定的领导干部身上的正能量,向社会做了真实、客观的传递。所以,除了对照反思外,每一名领导干部还不妨把《人民的名义》当作“案头剧”,从这些领导干部身上汲取营养:省委书记沙瑞金在复杂反腐形势面前坚韧不拔的党性、陈岩石对人民群众的一腔赤诚、达康书记频背“黑锅”却又对事业充满执着和信心、工会主席郑西坡对待工人的无私之爱等,都在讲述着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

电视剧总有剧终的时候,但反腐倡廉和干部教育永远在路上。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要真正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

人不能一辈子当官,但人民永远是人民。以反面典型为镜鉴才能正心修身,以正面楷模为榜样才能常思贪欲之害、坚守为官之本,也才能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在纷繁复杂的官场中始终保持清醒。就像陈岩石的那句台词:“什么叫技高一筹,心里有老百姓,你就技高一筹。”

学会识别“两面人”,清理“伪清官”

此外,领导干部还应该从这部剧中识得官场上的“两面人”,以便能及时全面地清理身边的“两面人”。

在这部剧中,某国家部委项目处长被人举报受贿上千万,当反贪总局侦查人员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相憨厚的“老农民”在简陋旧房里吃炸酱面,每月只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然而,在他另一处隐蔽的豪宅里,却藏着2亿多元现金,塞满了橱柜、床板、冰箱……这生动揭示了一名“伪清官”的“戏剧人生”,观众评价他是政治舞台上扮演“两面人”的“老戏骨”。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现实中不乏这样的案例。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家中赃款数以亿计,清点时连点钞机都烧坏了。然而,巨贪如他,平时却很“低调”,穿衣朴素,常骑自行车上班。明明是“贪官”,却偏要戴上“清官”的面具。

还有广西贺州市原副市长毛绍烈。他平时衣着非常朴素,所穿衣服大多是旧的,“皮带表面都裂成四五节”,却在背地里疯狂敛财超过千万元;表面上看,他生活健康,极少抽烟喝酒,闲暇时爱打羽毛球,私下里却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长期沉迷于收藏奇石的奢侈“雅好”,仅买“黄龙玉”便花费数百万元。

在当下,这种看似“清官”实则贪官的“两面人”仍然不时出现,说明一些地方和单位党内民主和监督机制仍不够健全,使得表里不一的“两面人”迟迟未能被揪出来。这就应该引起领导干部们的足够重视。

随着反腐不断深入,治理“两面人”已成为从严治党的重要课题。对于领导干部而言,看完剧中“两面人”的表演,更应思考的是如果揪出这样的人,又该如何整治这样的“演技派”。

知人才能善任,用人先要察人。领导干部们考察干部除了工作业绩外,还要掌握干部对组织是否忠诚、在“八小时之外”的表现、对上与对下的态度是否存在巨大差异、是否热衷于编织“关系网”、面对“名、利、权、位”的态度等。另外,还要把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相结合、党组织了解与征询民意相结合,形成一套成熟的、与干部选拔任用相关的民意调查及跟踪评价体系。

(《新华每日电讯》2017.4.11)

猜你喜欢

清官贪官领导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四)
—— 陈廷敬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四)
—— 陈廷敬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三)
——于成龙
2016重要领导变更
2016贪官墙
特赦,对贪官说不!
清官
最美贪官
不能比领导帅
贪官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