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尚需要引领
————《我在故宫修文物》闵俊嵘 专访

2017-06-05杜娟闵俊嵘

流行色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漆漆艺文物

文 杜娟 图 闵俊嵘

时尚需要引领
————《我在故宫修文物》闵俊嵘 专访

文 杜娟 图 闵俊嵘

与闵俊嵘约在上午十点,这个早晨阳光明媚,他准时出现在约定地点。文质彬彬、身材清瘦的他是热播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漆艺修复师,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小闵”。自从大学毕业他的工作就从未脱离古代漆器修复这门传统工艺,与天然漆打交道已经融入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自称很平凡的人,在做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小闵与我交流时目光坚定,语气谦逊,他会非常耐心地听完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回答起来不疾不徐。阳光透过中式窗格洒落下来,他看上去儒雅温和,眼神专注,那一刻就像纪录片中某个镜头的定格,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我们的谈话从他一直研读的《考工记》开始,看书是他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不工作的时候,他就斫琴或是研究专业文献,他说书里的这些记载都是古人的智慧和经验积累,自有里面的道理,无论是做工艺还是做设计,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其实我对很多工艺技法都有兴趣,陶瓷、玻璃、木工……但我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漆艺这边,因为时间不够用。”

图4 上下(Shang Xia)品牌产品竹丝扣瓷

纪录片的热播,让更多观众认识了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认识了“文物医生”和他们的“文物复活术”,但对于漆艺,民众的了解还都普遍匮乏。谈起现状,小闵显得有些无奈,“漆艺现在发展成了两个极端,一边是大师级别的作品,老百姓看不到摸不着更用不起,一些具有实力的设计公司买断这些作品的版权,它们就变成了艺术收藏品;另一个极端是一些小作坊与小工厂,将漆工艺简单化,像传统技法中的“菠萝漆”,通过流水线的方式进行生产,制作的东西都比较粗制滥造,成本低的难以想象;中端这一部分应该是漆艺发展的中坚力量,但现状却是成功案例寥寥,因为很多工艺美术大师没有当代的设计背景,设计师又不熟悉传统工艺,导致双方是彼此脱节的。”

小闵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漆艺”专业毕业,2004年进入故宫,师从文保科技部漆艺室的最后一位老师傅张克学。为了保证文物的安全,修复文物的原貌,新人必须从头学习古法的髤漆技艺,掌握特殊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一切以技法为先。

图3 工作照

“有没有想过业余时间做设计”是小闵经常被问及的。“你可以形容我是一个’职人’,但如果让我设计一款书桌,我需要深入了解古代桌椅的造型发展,吸收传统精髓;还要系统地学习人体工学,避免犯一些低级错误;更要懂生活,用设计去解决实际问题;还有生产成本、市场营销那些知识技能,一个人很难去了解掌握全部(图3工作照)。”

尽管《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呈现的是小闵对漆艺修复技法耐心的钻研与揣摩,但在言谈中还是能感受到他平日里对当代设计的用心关注。“设计一定要源于生活,否则设计出来的的作品不好用,成为了无用的东西,最后还要从头再来。”他提到时下把设计与传统工艺结合得比较成功的品牌“上下(Shang Xia)”,是法国奢侈品品牌“爱马仕(Hermes)”在大陆创立的一个全新品牌,设计师、生产材料和工艺制作全部强调“中国制造”,也只在中国本土销售。

“不是人人都是内行,品牌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他们把西方设计与中国传统工艺结合得很好,你看那款‘竹丝扣瓷’,就用工艺解决了薄瓷茶具烫手的问题,把使用者的感官都调动起来,让你体会它的珍贵,而竹丝扣瓷是源于我国清代中期的工艺(图4上下(Shang Xia)品牌产品竹丝扣瓷)。”小闵希望中国能多一些有影响力的品牌,利用他们的专业人才与资源优势,把传统工艺的美好用一种现代的设计语言描绘出来。这样工艺所仰赖的传统不但不能保持不变,还要时时更新。“但现状是,很多人不是从使用功能、美学立场、哲学角度出发去用漆,只是把漆做成了一种表面装饰。我们在使用漆的时候还是要去考虑,为什么非漆不可?”

图7 云和

图5 金声玉振

图6 金声玉振局部

图8 绿漪

图9 绿漪局部

与小闵谈话,会直接感受到他内心的那股执着,他的理性大于感性。在故宫工作的这十几年,他一直用格物致知来勉励自己,让自己一直处于这个状态。“设计应当影响漆的创作与使用,而不是反过来。因为大众对漆太陌生了,所以漆在设计领域没有发言权,无法发声。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器物去连接这个断层。”我们谈到前不久在香港苏富比以五千多万港币落槌成交的“湘江秋碧”琴,斫琴不仅是小闵的业余爱好,也是他专业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懂漆没有关系,但如果你要弹琴,即便是你想附庸风雅,那也要从里到外搞懂它。髤漆的这些工序除了护琴定型以外,会让琴音更加细腻、稳定。”

小闵在斫琴圈内早已小有名气,很多喜欢品玩古琴的票友慕名而来,请他制作用古法髤涂的古琴(图5金声玉振,图6金声玉振局部)。从选料作胎、披布上漆再到打磨走水,工序繁琐费力不说,秋天选材,冬天做胎,夏天髹漆,每一道工序的时间都要与季节对应,所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即便这样,斫琴所平均消耗的时间也至少要在一年左右(图7云和,图8绿漪,图9绿漪局部)。“很多人是在学琴的过程中对漆产生兴趣,会想要尝试去做一做。钓鱼用的浮漂,玩鸟的鸟笼,这些物件的传统做法都会用到大漆,好多票友都是边玩边学,边学边做。”

有些粉丝在网络上形容小闵寡言、温良、儒雅、专业,喜欢他的人能最敏锐地捕捉到他的内心特质。不管是谈起复杂严格的髹漆工艺,还是昂贵奢华的漆艺材料,小闵都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情绪起伏。业余除了斫琴之外,小闵还会分配一部分时间精力制作大漆家具,通过摹古之法不断地与漆对话,去体悟其中的造物精神。他一方面不断研习传统工艺,同时从当代设计中汲取营养,希望在老器物的基础上诠释时代感,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

图11 清宫旧藏描油加金勾莲纹二层如意云头式盒

图12 清代黑地漆百宝嵌人物六角盘

“我做的大漆家具用的是斫琴的髤漆法,但比斫琴费时费力二十倍。”一位藏家与小闵合作,用金丝楠制作摹古家具,有时会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对其进行细微的改良,随后在胎体上裱布、刮灰、髤漆,工艺上要比老器物更讲究,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图10香几局部)。“漆工艺复杂,制作周期太长,这限制了它的传播。古话说’一杯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其实很多经典的明清家具现在用也不过时,但需要综合的营销推广去慢慢引导大众,去解释这门艺术,一蹴而就也不行。”

长时间接触研究某一事物,必定会从心底生出感情,产生体悟。“只要将表面打磨粗糙,就可以在任何材质上面髤漆。并不是所有材料都有这样的性能,大漆的包容性具备一种哲学含义。”小闵笑称这个“哲学含义”可以写成一篇万余字的论文,而且这种包容性不仅体现在性能上,也体现在漆的色彩上。很多人都认为漆的色彩太少,你觉得这是漆的局限性吗?面对这个问题,他很认真地回答:“大漆也可以做的很绚丽,因为它可以大量使用桐油,很多颜色都可以调出来(图11清宫旧藏描油加金勾莲纹二层如意云头式盒),但缺点是表面的质感强度就降低了,作为装饰没问题,作日常器物就不合适。如果既要实用又要好看,就可以用各色材料来代替,你看清代的百宝嵌就是这样(图12清代黑地漆百宝嵌人物六角盘)。”

图13 明代剔红茶花纹圆盘

图15 匏器云和系列

中国文物制作工艺水准绝顶高超,古法的真谛可能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钻研。小闵曾学习雕漆三年时间,这种元明清流行的工艺种类极其繁琐,需在器物上刷漆百余道,在堆厚的漆面上将画稿转化成浮雕效果,制作者不仅要画功了得,雕工也要十分纯熟(图13明代剔红茶花纹圆盘)。谈起雕漆的红色,小闵更是赞不绝口:“拿红漆来说,李子红、大红、珊瑚红、橘红……漆能调出很多很丰富的红,可以做的很时尚。老艺术家是凭经验积累来上色,我们现在可以像做科学实验一样,控制材料的配比和干燥的速度,把色彩数据记录下来,为设计提供参考。”小闵平时跟漆艺的圈内人接触频繁,更是定期向工艺美术大师求教,他强调不能闷头只做自己的事情,行业交流至关重要。

图14 清宫旧藏金漆挑鹤折枝花卉纹菊瓣式盒

云和云和局部

表面看来,小闵的日常工作与时尚相去甚远,修复文物需要的是严谨的技法与按部就班的规范。出乎意料的是聊起时尚,他完全有属于自己的角度和思考,“我觉得时尚是某一段时间的风尚与流行,这跟社会背景、文化积淀、意识形态都有关联,关键要看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由谁来引领。你看漆色在汉代就高度流行。”因为政权的更迭,秦汉时期统治集团崇尚的正色经历了从黑色、朱色再到黄色的过程,这正是大漆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种色彩。

“时尚需要引领,这里面需要话语权。这个话语权单靠工艺美术大师或设计师也是不够的,需要有力量的文化推手。在古代皇权贵族是推手,现在顶级的文豪或明星可以来助推。乾隆皇帝喜欢漆器,所以清宫遗存下来的漆器有几万件(图14清宫旧藏金漆挑鹤折枝花卉纹菊瓣式盒),色彩斑斓,千文万华,弘历就是推手,19世纪下半期起源于英国的工艺运动推手是诗人莫里斯和作家拉斯金。”近些年,个别演艺明星开始投资大漆艺术品,并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推广这门传统工艺美术,闵俊嵘认为这是一个起跑线,也是一个里程碑。

对于在漆艺领域研习了将近二十年的他来说,漆色、漆材料和漆工艺都属于艺术的范畴,背后的本质是追求艺术的“真善美”,而最理想、最幸福的境界,就是将方方面面都做到极致(图15匏器云和系列)。我想他所形容的“极致”,应该就是对专业的淡定求索,虔诚地以心养技,用近于自负的自尊心,择一事,终一生。

猜你喜欢

大漆漆艺文物
大漆世界:变·通
——2023湖北漆艺三年展作品选
文物的栖息之地
蒲美合作品选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漆艺和现代家装的结合
奇妙的漆艺之旅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青年漆艺师夫妻的幸福生活:悠闲着坚持
大漆大人大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