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2017-06-05孙媛媛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通气住院综合征

孙媛媛

100020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孙媛媛

100020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策略。方法:收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常规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总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采用无创通气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改善预后。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策略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儿科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病,这种病症也是会直接导致儿童呼吸衰竭合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其具体是指机体在受到多种病理刺激后所产生的急性炎性反应,以急性弥散性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缺氧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症状重,易并发肺气漏、呼吸衰竭等,需呼吸支持,住院时间长,抢救困难,也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现有的常规治疗是使用机械通气与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而本文则将主要针对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策略进行研究。

资料与方法

收治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2例,男22例,女2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21例,年龄33 d~5岁,平均(1.52±0.23)岁;试验组21例,年龄29 d~7岁,平均(1.46±0.35)岁。分级:Ⅰ级23例,Ⅱ级19例。两组患儿均诊断为ARDS,两组病例资料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方法:对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即对于原发病对症治疗、预防感染、给予营养支持,并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在此基础上,常规组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初始压力为4~6 cmH2O,供气量为8~10 L/min。

疗效评定:需要观察两组患儿的实际治疗效果、总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的差异,并对其进行比较。①显效:经过治疗后,呼吸困难现象明显改善,肺部啰音消失、呼吸音恢复、X线检查肺部阴影吸收、血气检查正常。②有效:经过治疗后,呼吸困难现象改善,肺部啰音基本没有,X线检查肺部阴影出现好转,血气分析基本正常。③无效: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不仅没有改善,甚至还出现加重的情况,呼吸困难加重,症状恶化。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计数资料分别用t与χ2进行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常规组的总有效率75.6%,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总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对比:试验组的总通气时间(10.65±2.98)d,ICU住院时间(16.03±2.16)d,明显较常规组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儿童呼吸系统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具有发病急和病情变化快等一些特点,并且由于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也是儿科当中临床较为常见的危重症。但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这种危重症的治疗效果也更为显著,但是仍然有部分患儿出现了并发症,严重的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出现死亡案例。这种病症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缺氧和呼吸困难,部分患儿不能自主呼吸的病情十分严重,这种情况下要给予通气治疗[2]。

表2 两组总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总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对比(±s,d)

注:试验组与常规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总通气时间 ICU住院时间常规组 21 18.74±3.62 20.48±4.63试验组 21 10.65±2.98 16.03±2.16

通常情况下,临床治疗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方案主要为机械通气治疗和无创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能够缓解患者肺泡萎缩的状态,帮助降低呼吸功耗,其中对肺进行复张治疗也是治疗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部分,通气肺泡与气道保持开放状态,能够提高患儿功能残气量,改善氧合。目前临床治疗一般都采用有创通气,但是有创通气较容易引发气道并发症,并且会对术后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无创通气治疗则不需要使用人工气道,仅需要通过口鼻面罩对患儿给予正压通气,避免有创操作给患儿带来的风险,能够避免使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对患儿造成的其他的威胁,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保证患儿能够正常呼吸,使其生理功能逐渐趋于正常,并且患儿的舒适感与依从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3]。这次研究发现,试验组患儿通过无创通气治疗的效果明显比常规组使用有创通气治疗的效果要好,并且试验组患儿的总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也较常规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到目前为止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依旧严重威胁着儿童的生命安全,也是儿科危重症中死亡率较高的病症之一,依然没有较为有效的方法提前预防,所以对本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并且在基础治疗防护的基础上,应该应用无创通气治疗帮助患儿缩短治疗的时间,减少住院时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其最终的治疗效果,还能够改善预后,帮助患儿尽早恢复。这种治疗方法应该在儿科临床进行推广应用,疗效值得肯定。

[1]檀卫平,蓝丹.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策略[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11(13):5735-5737.

[2]姚真,樊妮.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2,8(24):5192-5193.

[3]邵启国.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6,1(5):25-26.

Treatment strategy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children

Sun Yuanyuan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Institute of Pediatrics 10002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strategy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children.Methods:42 case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ion.We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total ventilation time,ICU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fo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children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Children;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Treatment strategy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0.38

猜你喜欢

通气住院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