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农机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
——国内首个农业全程机械化云服务平台发布

2017-06-05师建霞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全程服务平台机械化

本刊记者|师建霞

为农机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
——国内首个农业全程机械化云服务平台发布

本刊记者|师建霞

2017年3月23日,在郑州举办的“2017全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上,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下简称“中国农机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农业全程机械化云服务平台暨希望田野APP”正式上线。该平台运用现代传感、物联网、信息化技术,为农机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将为我国农机装备的智能化、信息化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该平台的主研人员——中国农机院的苑严伟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此前国内多家单位曾推出农机云服务平台,但能做到全程的,还是首次。该平台通过安装在农机上的移动智能监控终端,获取农业机械工况与位置、作物即时产量、目标图像等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向中心平台实时报送农机获取的相关信息;中心服务平台根据作物生长情况,编制不同阶段农机作业计划,对农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远程监测与故障预警;通过统计分析,进行驾驶员、农机作业等绩效分析,根据作业面积与种植作物种类等进行费用结算;平台向主管部门和第三方提供信息服务接口,并可接入其它农用设备。

该平台的手机端应用为“希望田野APP”,实现了机手/农民/合作社/管理部门互联互通,方便农机管理、作业管理、信息沟通以及作业进度查询,覆盖农机运维全过程,成为农民朋友离不开的全能助手。

农机作业全程电子监管云服务,围绕农机作业耕、种、管、收等核心环节,提供农机的定位跟踪、作业监管、远程调度、运维管理、大数据分析、补贴结算、信息发布、合作社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程物联云服务。该平台适用全国各地,不限区域,既可帮助企业进行远程监控和数据统计,还能协助地方政府就一些国家补贴项目进行监管监测。再加上目前该平台的入驻免费,故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市场的普遍欢迎。

图为中国农机院农业全程机械化云服务平台暨希望田野APP上线仪式现场

农机端监测设备

苑严伟说,该云平台主要使用了中国农机院“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一些技术成果,经过数次改进和三年多的试运行,已经是成熟产品。随着我国农机行业智能化研发速度的加快,有望融入更先进的技术,从而实现不断更新升级。

在正式上线前,该平台已在吉林省率先示范。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主任成洪介绍称,通过该平台,吉林省实现了作业数据实时传输,并依据电子监测信息发放作业补贴,保障了补贴过程的公开透明,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和质量,提升了该省农机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水平,为吉林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建设行动,实施“四位一体”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高标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等多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除吉林外,该平台已经在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地区尤其是大型机械使用比较集中的地区予以推广。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高度评价了该平台,希望中国农机院围绕精准技术、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互联网+,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和市场开拓力度,抢占农业信息技术的制高点,保持竞争优势,巩固农机行业科研龙头企业的地位,发挥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的引领作用。

中国农机院王博院长说,为应对信息化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中国农机院提出“以信息化为核心、以智能装备为支撑,以互联网+云服务系统为平台,提供现代农业智能生产全程解决方案”的产业发展方向,积极进行战略转型,全面打造“信息技术与服务”板块,发展特色科技产业。此次云服务平台上线,标志着中国农机院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已经成熟,下一步将在全国重点农业省份和重要区域市场进行复制和推广,将有助于我国农机作业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持续进步。

苑严伟介绍云平台

猜你喜欢

全程服务平台机械化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高速公路伴随式信息服务平台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