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航空器在华生产的适航管理

2017-06-05吕道明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2017年2期
关键词:华南航空器飞机

吕道明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040)

外国航空器在华生产的适航管理

吕道明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040)

通过对国外飞机引进生产模式的分析,结合西锐飞机引进工作的经验,向国内企业航空器引进工作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法。

通用飞机;生产许可证延伸; 型号合格证权益转让协议

国务院“十二五”规划纲要将通(用)航(空)的发展提上日程,“十三五”期间预计新增通航机场500个以上,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通航产业的发展。陕西蒲城通用飞机展,北京、上海、沈阳等市公务机展,以及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展览,带动国内航空文化传播迅速发展,航空飞行小镇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了快速进入市场,近几年很多国内企业将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引进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本文从西锐飞机生产线建立探讨引进外国航空器生产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 行业初探及分析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了MD-90飞机生产线。由于当时国内民航制造业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因而从MD-90飞机的技术、生产文件到管理模式基本采用美国企业标准。根据中美双边协议及适航执行程序,MD-90飞机在华生产是以美国企业MD-90飞机生产线延伸到中国的方式进行生产(PCE),美国民航管理局(FAA)作为适航审查主体单位,麦道公司负责主要适航工作,国内企业上海飞机制造厂在适航管理参与度较低。

当MD-90飞机生产线延伸模式失败后,国内航空制造企业转而以转包生产为主,如西飞公司生产法航、意航、波音等公司机翼翼盒,山东滨澳生产钻石飞机复材零部件,天津空客进行的总装生产等,转包生产的适航管理主体仍是国外主机研制公司,这对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及适航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都是不利的,随着我国航空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继续进行低利润的零部件转包生产已经过时。

随着MA60系列飞机、运12系列飞机、小鹰500飞机等飞机通过适航检查取得型号合格证(TC),特别是ARJ21-700型飞机在FAA影子审查下取得中国民航局(CAAC)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证书,使得我们民用航空产品适航管理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随着通航产业发展,国外通航企业与国内企业合作研发、制造、运营通航飞机的项目越来越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得到管理部门的规范和引领,中国民用航空局根据多年审查经验,及时发布了《外国民用航空产品在中国生产的适航管理要求(暂行)》(适航司[2012]1号文),中航工业通飞公司西锐飞机生产线引进项目即按照此文件的管理思路进行的适航审查。

2 西锐飞机在华生产许可取证模式

2011年,中航通飞公司收购了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美国西锐飞机公司,中国是美国西锐飞机主要销售市场之一,通飞公司收购西锐公司后计划将西锐SR2X系列飞机的生产线转移至国内,并由中航通飞旗下航空器制造企业中航通飞华南公司(以下简称“华南公司”)申请CAAC生产许可证(PC)。

华南公司在SR2X飞机生产线引进中主要经历了几个过程(见图1):以到岸恢复组装的方式引进飞机锻炼和培训对西锐飞机的安装操作,与西锐公司签署TC权益转让协议获得飞机技术资料,消化西锐飞机技术资料,建立华南公司西锐飞机技术、生产管理及质量管理体系,向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提交PC申请,在审查代表的监控下进行飞机生产活动。

2.1 SR2X飞机的引进

为了加快熟悉西锐飞机,中航通飞按照AP-21-AA-2008-05R2《民用航空器及相关产品适航审定程序》的规定,以到岸恢复组装形式进口10架SR2X飞机,派出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到西锐飞机生产现场进行跟产学习,取得西锐飞机装配操作证书。10架飞机部件运抵华南公司后,工人在西锐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依据西锐飞机维修手册(AMM)的要求进行部件、系统组装、调试。经过引进组装西锐飞机过程,华南公司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了解了西锐飞机的生产管理及生产操作流程,为后续在华南公司生产储备了人才。

2.2 TC权益转让协议的签署

随着10架机的引进工作的结束,华南公司在与CAAC及FAA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展开了同西锐公司关于TC权益转让协议的谈判,双方主要就权益转让人和受让人的责任、技术资料的提供、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及管理内容进行了协商,双方签署了转让协议,并获得中美两国民航局的认可。至此,华南公司开始与西锐公司就技术资料的传递、生产技术支持问题进行具体的沟通和实施。

2.3 西锐技术资料的消化与吸收

为了深入研究西锐飞机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华南公司派出以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人员为代表的团队进驻西锐公司,详细学习西锐SR2X飞机设计文件、质量适航管理文件及流程、生产管理及流程等内容,相关人员取得西锐公司颁发的培训证书,达到西锐公司的飞机生产岗位的技能要求。

2.4 华南公司SR2X飞机技术、生产管理体系及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2.4.1 技术、生产管理体系为了便于在生产过程中贯彻西锐飞机设计文件,华南公司与西锐建立了生产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镜像系统,华南公司从镜像系统上实时获取最新有效技术数据,包括图纸、技术要求等,西锐飞机公司负责镜像服务器上的数据与西锐本地服务器上数据的一致性,华南公司数据管理人员从服务器上下载最新有效数据,供华南公司工艺与生产人员使用,保证西锐在线上的数据与镜像服务器上的数据的一致性。

对于西锐工艺文件,华南公司以“技术内容不作改动,仅对组织机构做相应调整,并融入华南公司工艺管理体系”为原则进行转化和改进。华南公司负责编制西锐项目工艺工作总原则等指令性工艺文件;西锐设计公司提供的基础性工艺文件(PS 和CDMP文件)进行翻译后以中英文对照形式在华南公司发布实施;华南公司参考西锐设计公司使用的工作说明(Work Instruction),按装配指令编制规范和零件制造指令编制规范编制制造/装配指令(FO/AO),翻译后经西锐公司确认,进行中英文对照发布使用。

完成技术、管理文件体系的基础后,华南公司建立包含SR2X飞机部分总装站位的生产线,主要涉及主起/前起/发动机部装、翼身/发动机对接、平尾交接、发动机连接/天线/火箭的安装、飞控的安装、航电/空调系统的安装、内饰的安装、螺旋桨/整流罩的安装、试飞准备等站位及工序。

2.4.2 质量控制系统

SR2X项目作为华南公司的国际合作项目,以华南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为根本, 并编制《SR2X项目制造质量保证大纲》,对SR2X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作出总体阐述;西锐飞机项目质量程序文件主要按照AS91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由华南公司按照其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对西锐公司的质量保证文件(QAM和QWIM)进行改编,保持与西锐公司过程质量控制的一致性(见图2)。

为保证西锐飞机在华南公司的生产质量,华南公司采用西锐公司自主质量控制模式。工人首先进行自检,每个站位设置1名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QC)负责相应工序的检验及确认,总装配车间、试飞车间分别设置2名检验工程师(QA)进行装配过程的巡检、系统或飞机总检。

根据西锐质量管理文件规定,凡是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工装、工具、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校准,保证在其使用过程中达到规定的精度。为了使检验人员、操作人员能有效识别受控的量具、仪表等,计量人员对校验后的量具进行标识,并对所有受控器具进行跟踪管理。

2.5 生产许可证(PC)申请及过程审查

华南公司于2013年向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提交了SR2X飞机生产许可证申请,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受理了申请并很快成立了SR2X项目生产许可审定审查组,之后召开了首次生产合格审定委员会会议,明确了SR2X生产许可的范围和要求。中南局按照AP-21-AA-2010-04R4《生产批准和监督程序》附录1“航空器合格审定系统评审大纲”(ACSEP),对华南公司组织管理、设计控制、软件质量控制、制造过程、制造控制、供应商控制6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系统的审查工作。

2014年,华南公司向西锐公司采购了2架SR2X飞机的零组件、飞机装配的工装和工具,开始接受中南局的现场审查。

3 关于国内企业引进外国航空器在华生产的建议

很多企业对国外飞机引进生产比较期待,却未能进行充分风险评估,往往会造成投资大收效微的尴尬局面。依据华南公司在西锐飞机生产线引进项目上所得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仔细研究适航法规,严格按照《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1-R3)及《外国民用航空产品在中国生产的适航管理要求(暂行)》(适航司[2012]1号)文件的有关要求进行航空器引进适航管理工作。

航空器的研发制造需要长时间的资金投入,航空制造业是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企业应做好长期高投资、少收益的准备。另外,企业应着眼于通用航空产业链的建立,我国通用航空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机队规模小,设施不完善,通用航空市场有待开发。企业应进行航空器设计、制造、营运以及航空文化传播全产业链投资与发展。

总体来讲,国外企业与中方公司合作主要是以技术换市场,国内企业如不进行技术开发投入仍会受制于人。联合研发、共同取证的模式将成为企业的新选择,研制和取证过程可以为公司储备航空技术和适航管理人才,促进国家民航产业发展。

(编辑:劳边)

T-65

C

1003-6660(2017)02-0038-03

10.13237/j.cnki.asq.2017.02.011

猜你喜欢

华南航空器飞机
飞机失踪
基于层次聚类的航空器群识别方法
华南风采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记华南女院前三任校长
华南掠影
苏萌娜 初心不渝 情牵华南
基于ADS-B的航空器测高系统误差评估方法
乘坐飞机
神奇飞机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