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湘绣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2017-06-02吴雨菡

大观 2017年4期

吴雨菡

摘要:我们要确保湘绣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既不失自己本身固有的特色,又可以继续得以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湘绣工艺;湘绣传承;湘绣发展。

湘绣水平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传承和发展那是十分必要。

一、湘绣的概述

(一)湘绣历史

从吉瑞龙凤,飞燕怪兽的楚地巫风到文秀炳焕,佛祖松香,清风明月的盛唐之景,又经宋朝色彩瑰丽,人物丰富,绣法严整的绣画合一的境界,逶迤而下,至元明时期遒劲流畅,虚实适宜,简洁豪放的写实主义风格,湖南的民间刺绣一脉历经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终于在清末年间,约光绪丁丑年间(1877年),迅速发展,集众彩之长。

(二)主要绣种及艺术风格

在这些湘绣里面,无论是平绣、织绣、网绣、结绣、打子绣、剪绒绣、立体绣、双面绣、乱针绣等等,都是特别的注重刻画一些物象的外观和内部特质,即便是一鳞一爪、一瓣一叶之微也不得疏忽,现简述一下最主要的几种:

平绣:平绣是用直线组成的绣法。

织绣:织绣是用色线通过巧妙的交织,组成各种图案的一种绣法。

网绣:根据物象的特点,以各种色线巧妙地相互牵连,互相依存,结成网状面组成美丽的图案。其适用范围与织绣相同。

结绣:结绣是根据物象的形态,特点和颜色,以各种色线结成粒状或圈状,组成整幅图案或局部纹样的一种绣法。

艺术风格主要由原材料、品种、题材、色彩、工艺、图案风格、图案艺术等要素构成,它的发展是在传统刺绣和民间刺绣的基础上,以其优美自然、精细雅致的风格著称。在湘绣的传统题材中以狮、虎等猛兽为主,特别以绣成的虎更为著名。

(三)地理环境对湘绣的影响

湖南地处我国东南腹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热量充足,发展蚕丝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文物中有大量的锦绣、帛书、丝织品和闻名遐迩的“素纱禅衣”,足以显示湖南的蚕丝业的历史、地位和高超技艺。

湘绣发源于湖南长沙,长沙县沙坪袁家冲是最早产生商业形态的湘绣的地方,生活在这一带的人们很早就精攻于刺绣,长沙自古为文化名城,也是中南重镇。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带动了艺术、手工艺技术的同步发展。独具风采的湘绣,就是在这样一块土地上孕育、发源与发展的,同时地域文化特征也对湘绣的艺术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湘绣工艺

(一)湘绣的工具及材料

其工具分别是各种规格的绣绷,绣架,压条,绞竹,绣花剪,绣花针等。

湘绣所用丝线分为:1.花线,拈合极松,有粗,细两种。粗的俗称“大花线”,细的俗称“小花线”,又称“苗线”。2.绒线,与花线性质相同:3.丝线,有小丝线和扣线之分,扣线又分头扣和二扣;4.织花线。5.挑花线,原为棉麻加拈而成,专为挑花所用,6.金银线,系早期湘绣日用品常用。

在现代的生产中一些小作品都是采用电脑去喷绘,大多使用韩国的面材。湘绣所用的面料种类分为:1.绸:质地轻柔,较薄;2.缎:俗称为“库缎”,“贡缎”,“杭缎”,分纯丝双经织造(俗称“硬缎”)和单经织造(俗称“軟缎”)两类;3.尼龙纱(绸):为化纤织物,轻薄透明;4.呢绒;5.棉麻纺织品。

(二)传统湘绣工艺流程与湘绣作品

(1)设计:在纸上造型起稿,以单色线白描或双勾表现。

(2)刻版:用透明的描图纸(俗称“硫酸纸”)蒙在线描的画稿上,用电动的小号花针将线刻(扎)在描图纸上(以连续的小针眼组成线)。

(3)裁料:将所需面料,按设计画稿尺寸下裁。

(4)印刷:将刻好的描图纸放压在面料上,采用煤油加炭粉调制好的色液,用厚呢料布扎制的刷子,醮色液刷印在面料上。

(5)衬色:为了节约绣工工时,由画工在印制好的面料上,用国画颜色配画地景、天空或水纹等。

(6)配线:配线艺人按画稿色彩要求,凭对色彩的识别和感觉,选择绒丝线而配。

(7)上绷:刺绣之前,将绣品紧绷于与其相匹配的绣花绷架之上,并压条拉筋。

(8)收发:即由各刺绣加工站点,发放到绣工进行刺绣。

(9)整烫:绣品下绷后,在罩以白布的棉毯上,先将刺绣成品污点洗刷,然后顺着绣制的丝路,正、反两面进行整烫。

(10)装饰:根据表现的画种和画面色彩,配以不同形式的镜框和卡边。

《罗斯福总统像》绣像采用直掺针平针刺绣,框边雕五龙戏珠浮雕,龙身贴真金,光彩夺目。1982年完成的《花木兰》是一件可转动欣赏的双面全异绣座屏。为充分地发挥了双面全异绣多特有的表现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其他工艺美术品所无法比拟的艺术效果。

三、湘绣的传承与发展

(一)湘绣的图案运用

用当今设计中图案的不同构成形式产生新的形式。从湘绣工艺中找到适合当今软装饰设计所需要的要素,使其运用在现代软装饰设计中。

湘绣在软装饰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湘绣工艺的繁杂性和装饰方式,造型变化以简洁明快、层次丰富为原则应用在软装饰中的,因此,受到市场的欢迎和人们的热爱。

(二)湘绣的颜色运用

湘绣最早追溯到楚绣,是以红黑反衬为主,湘绣的色彩鲜艳,视觉冲击力很强。

湘绣的用色指导思想是以“混色”达到预期的配色效果,如黄红并置求得橙色的效果,黄蓝并置求得绿的感觉,这种用色的思想使得湘绣的色彩显得丰富厚重。

湘绣绣线色彩丰富,也是与其它绣种区别的主要特点之一,艳丽明快、对比鲜亮热烈,画面生动极富于情趣,体现湖南人民淳朴、热情、浪漫的审美品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湘绣用途及功能有了深入的了解,使对其传统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为湘绣工艺的传承注入新鲜的血液。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现代知识素养和精湛的制作技艺、保证了湘绣工艺的传承和不断发展、创新。将湘绣工艺以别致新颖的形式与现代软装饰结合,不仅达到了装饰家居和室内的效果,还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的传统工艺,透过光、色、空间及质感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使观者充满了审美愉悦和无限的遐想,同时也表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整体看来,湘绣与软装饰的结合所产生的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湘绣中丰富的图案、内容、题材蕴藏着多元化的现代艺术题材,独特的构成形式与现代设计的表现方式,这非常值得在软装饰设计创作中借鉴。在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期望湘绣艺术能够继续保持且不断发展自有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湘树著.湘绣史话[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8.

[2]田顺新著.湘绣[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3]段宝林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黎学梧.室内设计中的软装饰布置[J].建筑·建材·装饰,2009.

[5]李友友著.民间刺绣——中国民间工艺风采丛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6]杨世骥著.湘绣史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