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化情节手法带来的诗意

2017-06-02张凤君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写作手法小说

张凤君

摘要:新西兰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大多是对故事中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活动的描写,很少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通过日常生活小细节的描写,使文章充满了各种意象、意念、幻觉和下意识,却引人入胜,让读者欲罢不能充满感概,在她的小说中,让人感受到散文的随意、诗歌的空灵、寓言的哲理。本文将对凯瑟林小说的这一独特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对其小说在淡化情节这一精湛的写作手法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小说;情节淡化;写作手法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新西兰的女作家,她在14年的写作生涯中,写了88篇短篇小说,在她的笔下,有很多的写作技巧,经常通过象征、内心独白、视角转移等方法进行人物心理情感的描述。与普通的小说中由主人公的行为以及主人公周围人物发生的各种联系、行为、事件等来构成故事情节不同。在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作品中,很少有日常生活的故事、情节,更多的是一些生活片段,而且这些片段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依托,她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描写一些表面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通过独有技巧的写作手法来打造一种独有的意境,使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独有的韵味和精致。

一、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作品是真实生活情感的表现

刚接触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作品会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因为不像传统短篇小说那样,有故事、有情节、有结局。以作品《在海湾》为例,《在海湾》由12个故事组成海湾清晨的种种景象,孩子们在海湾游戏、人们在海湾的场景......这些故事都是与生活相关,表现的是真实的生活,故事也没有所谓的“结局”,但在阅读结束后,读者却会发现,作者描述的那些人、事、生活...都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用平实朴素的文字渲染着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如在第5部中,则显现出生活的浪漫;第7部分则是让人感受着着亲情的温暖;而在12部分中,则是充满了化不开的忧伤......这正是这些对生活的描述,激发了读者内心的真实感情,让读者也从中以发现美的能力。《在海湾》中没有传统观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结局,曼斯菲尔德非常反对那种只为了吸引读者而故意安排不合乎生活真实的所谓的情节,因此在她的小说中对情节非常淡化,比如在《在海湾》整篇小说中对事件情节与行为情节都非常淡化;主要把笔放在了人物心理上。这也是20世纪小说的重要倾向:创作的主体由人物行为转向人物心理,行为和故事并非揭示人物心理与个性的唯一手段与途径,简单的行为表现出事情的表象,而内心活动和情感才是本质。在她的作品中,通过心理活动和情感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让人觉得自然而然,这就是生活,人们总认为她并非小说家,而是生活实情的讲述者(truth-teller)。对情节的淡化处理使曼斯菲尔德的作品呈现出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清新自然的颠覆传统情节处理手法的散文化笔法。

二、作品中片段的叙述充满了意境

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作品中有着西方文坛上20世纪前半叶出现的“意图小说”的明显特征,在她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人物意念和境界的描写,淡化情节和对人物的描写,像诗歌或散文一样,有着多层意义,有着隐晦的象征和隐喻,这些象征和隐喻勾画出小说深远复杂的意境。如在《蒂勒尔街的春天》中,碧空如洗的早晨,紧紧关闭的百叶窗,摇篮中熟睡的婴儿,引吭高歌的金丝雀,招摇过市的马拉货车,进进出出的面包店小伙计,象个硕大贝壳一样的面包筐,夜里下过雨的街,路面的积水,干燥的人行道……这些场景周而复始,都是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但却构成了深远的意境,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春天最为真实朴素的一面,让人真正从中体会到“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风轻云淡的片段描写是一种散文化的写作手法,从片段描述中营造了现实和非现实相混杂的境界,单独阅读,好像每一段都与主题无关,但去掉任何一段,作品都变得没有吸引力。又如,在《在海湾》中第6部分和第10部分来看,描述的是琳达在花园的一个片断,以散文笔法来叙述琳达浮般的心绪让人觉得每一瓣花的开落都融入琳达的心绪,用琳达对花园的叙述来表达琳达内心与自我,让人感觉自然流畅,朴素但不直白,清淡又别有深意,让人觉得虽然希望渺茫但却不会觉得绝望。

三、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作品充满了联想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作品中没有故事情节,推动着小说发展的则是给读者自由的联想,在她的作品中,一般会通过对记忆、感觉或者想象来引起读者联想,如:在《序曲》中琳达在起床后看到墙上的罂粟花的时候,她用手指顺着花的线条画着,觉得花好像活了一样,甚至觉得花梗变得像醋栗皮的花梗,花瓣变得滑粘粘的,也字也变得粗糙,而花蕾则变得“紧绷绷,光溜溜”,接下来她又继续想到,好多东西都会像这样变活的.......不难发现这一段通过琳达的记忆、感觉和想象对读者进行着意识活动的支配,通过想象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从她醒来,想象着丈夫拉起窗帘,然后感觉到光线刺眼,然后觉得罂粟花活了过来......通过琳达的直线联想,让人体会到她的飘忽不定,让人感受到现实生活对她而言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的情节和故事,就让人体会到琳达对生活的无奈。又如,在作品《起风了》一文中,作者用大段的文字对进行关于“风”引起的联想进行描述,让人物所有的联想都是因“风”而起,因“风”而止,让人觉得时刻与“风”同在,就如小说里面写的:她听到风声,觉得害怕,于是环顾屋内物品,觉得屋里的东西就像外面的天空一样吓人,然后又写道弟弟邀请她去海湾.....全文通过人物的图形记忆和想象,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忐忑的心理,让人真实地感受到她的漂浮不定。时刻充满想象和联想,这也是曼斯菲尔德作品能抛开故事情节但故事内容一样可以水到渠成的发展的关键手笔。

四、充满了幻想和梦幻,通过人物幻想,强化主题、设置悬念

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中,大部分作品中的人物,在关键时刻都会产生幻觉,如《求职女》《在港湾》《幸福》《序曲》......通过幻觉,让人物达到顿悟,如在《时髦婚姻》中丈夫思妻心切,然后就感觉到天空、飞鸟、河水都在呼喊:“伊莎贝尔”,通过外部环境与心理塑造写出来的幻觉,让读者觉得这是必然发生的,一切都是那么合情合理。在这文中,伊莎贝尔的幻觉描写也非常精彩。伊莎贝尔在发现时髦朋友的自私无聊后,她觉得屋子里所有的家具都在冷冷看着她,好像看出了她是一个浅薄、招摇、虚荣的女人,这样的幻觉瞬间就让读者明白,其实伊莎贝尔她自己是非常清楚自己的,她很清醒,她自己装成一个时髦、对家庭和丈夫漫不经心的人,在全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读者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快感,这一幻想的加入,把伊莎贝尔的矛盾心理尽显,让人体会到当时的社会,少妇想要背叛传统家庭生活却又不敢走得太远的忐忑心情,在结尾部分加入幻觉部分,不仅仅成功引起了读者的悬念,还很好的强化了主题,使读者畅快淋漓。

综上所述,曼斯菲尔德小说以普通民众的普通生活,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引发我们找到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如纳里曼·霍马斯基在谈到曼斯菲尔德小说时说道:“千家万户日复一日地过着这样的生活……我们已司空见惯,不以为然。这些我们视而不见的事物,在我们的意识中就像浮尘在空气中漂动。只当从缝隙中射进一线阳光,照亮那薄薄的一片,我们才意识到浮尘的存在。”曼斯菲尔德通过高超的艺术表现才能,用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凸显出了一种生活的美,因此对20世纪的西方文坛来说,曼斯菲尔德开拓了经久不衰的小说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徐晗.凯瑟琳.曼斯菲尔短篇小说意识流技巧运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報(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3):80-83.

[2]顾翼梅.隐在平淡下的浓烈—从《幸福》看曼斯菲尔德的写作手法[J].长治学院学报,2005,22(4):40-42.

[3]徐晗.试析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情节淡化特征[J].飞天,2012(2):32-33.

猜你喜欢

写作手法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报刊小说选目
倾斜(小说)
论《在地铁车站》中的“意象”
《黄雀记》写作手法及当代启示
对《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写作手法的分析
文学小说
《格列佛游记》中讽刺手法的运用探析
不在小说中陷落
浅谈以教材为依托进行高中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