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艺术之我见

2017-06-02张志云

大观 2017年4期
关键词:印象派古典画家

张志云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交流的不断深入,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也日益显现。改革开放至今;现代艺术的影响和传播是我们获益的过程。在这之前,人们内心深处都是喜欢照片式的写实作品,当时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水准都在这个层面,仅仅是把客观对象画像。根本无法接受画不像的作品。人们佩服的是描摹自然的技巧。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也有很多的抽象的元素。比如文人画里面有抽象的成分;如似与不似之间,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中国古代很多画论里都强调对精神的描写,但因传统的画论不具备严密的逻辑性。所以画家内在的知识结构必然是经验型的;缺乏完整逻辑体系的,这种知识体系是经不住推敲的;互相之间是缺少内在衔接的,所以我们的传统绘画里虽有很多不写实的成分,但自从鸦片战争后,受西方写实绘画影响,中国画家传统眼光发生了改变。很多画家开始追求对世界表象的描写,这并非坏事,对任何一种文化的借鉴和学习;起初都是外在的。因此当西方现代艺术传进中国时,真正懂的人很少,但迫于强大的舆论和现代艺术压倒性的优势,中国大部分画家都是盲目说凡高毕加索的好,那个时候是盲目的,因为根本不知道好在哪里。只到现在,有很多画家仍然持这种态度,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因为利益,我们这个民族是缺少真理追求的,利益就是真理。在利益面前能够不崩退的是很少的,我们的文化里面缺少信仰成分。第二是根源于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决定了中国画家无法理解现代艺术。所以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保卫自己所掌握的一点权力的状态下,简单的否定。只到现在为止,真正理解和喜欢现代艺术的画家是很少的。

但我是非常肯定和喜欢现代艺术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人类文明的发展绝对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现代艺术是人类认知自然的必然产物。艺术的第一个功能便是认知功能,就是艺术家如何认识世界的。现代艺术产生之前,艺术家认识的世界是表象的,追求外表真实是人类认识大自然的第一步。艺术家在第一步上要做好,就是要画像,用自己的智慧去复制大自然,所以出现了达芬奇。通过模仿来研究自然,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第一步。

第二,所有的古典艺术都有一个特性——强调统一性。如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文化从神性走向人性,把西方艺术从宗教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但他们的美学标准是不变的。他们要复兴古希腊的美,复兴庄重典雅和谐内涵的美。不管达芬奇亦或是米开朗基罗,都遵循了这些美学标准。画面和人物造型是严谨的,即使再狂放表现出的肌肉仍然是饱满圆润的,拉菲尔更是如此。鲁本斯是以狂放著称的,包括伦勃朗的一些作品。他们不管什么方法什么特点,古典美学的精神在他们每一个作品中都不缺少。艺术家虽然从中世纪解放出来,虽然能够表现现实生活,但对艺术作品价值的判断没有丝毫改变——崇尚古典美。直到安格尔作为一个终结性的人物,完满地实现了古典美的范本。艺术家的思想禁锢在一个版本里,美学标准没有发生变化。集体代表性的意志和审美判断必须遵守。这就意味着个体的价值不是很重要。

而现代艺术真正反叛的就是共性,现代艺术强调的是个体的价值。个体价值的背后是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本质上是平等的观念,而统一的后面,标志着专制。统一的意志和审美、统一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专制。是一种文化轨道,脱离轨道就不被认可。

现代艺术强调个体价值颠覆了传统的意志和传统的审美。这种颠覆的背后强调的是平等精神、自由精神。平等和自由精神只有现代文明才具备,古典文明不具备,或者说成分很少;所以肯定现代艺术是站在这个立场上,并不是说现代艺术就是随便画,现代艺术背后的价值和精神承载了当今时代的人文精神。从这个层面上讲没有理由反对现代艺术。这个问题的背后是现代人文精神,不是简单的好与坏,画像与不像的问题、这回到了艺术的本质——寻求和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否则凭什么讲画的好与坏呢?难道仅仅就是说谁画像和不像吗?看待历史的时候要把眼光放远;而不是看表面,所以追求现代艺术本质上是敬仰它背后的平等自由的现代人文精神。

艺术的规律达到高峰的时候,就是一种观察方法一种理念的完善。比如说中国画里面的文人画,到了元朝就已经达到了高峰,在文人画里面没有人能超越黄公望、倪瓒,后面再想超越只能证明是无知。如果还能被超越那前面的就不是高峰。所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句话必须是在高峰没到之前继续创新。一旦高峰已经过去,所做的最多只能是重复。艺术家要对自己的东西及其坚守和自信,但自信是有条件的,就是文明发展的脚步。

艺术有一个规律,凡是一种文化做到极致无法超越的时候,往往会重新回归生活,这符合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的道理,人类所有的灵感都来源于大自然。当无法解释现有问题的时候,只有重新回归母亲的怀抱,重新寻找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希望从中找出新的出路。印象派毫无疑问就是做了这件事,就是重新回头,他不是为了证明或者重复古典画家的伟大或正确,而是要重新颠覆传统,找出颠覆合理性的根据。

印象派如果按照现代艺术眼睛向内看;古典艺术眼睛向外看的判断来讲,印象派属于古典艺术。但是客观上它又不属于古典艺术,因为它画出来的作品在外在的形态上和古典关系不大。印象派是户外写生,它是研究物体在阳光下细微的色彩变化,不是用古典的法则去看世界,而是在阳光下寻找新的规则看世界。它是破坏性的也是创造性的,所以印象派是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中转站。印象派最大的贡献一辈子的努力就是寻找阳光下的自然规律。

西方古典艺术本质上是素描的艺术。印象派解放了西方艺术的半壁江山,就是色彩的表达。且印象派的这种色彩表达是有理性根据的,它展示了色彩的魅力。从中总结了规律性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到印象派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敬佩西方理性文明的分量以及创造性,这种创造来源于理性的思考。而且用一个新的高度新的眼光看待世界,没有印象派解放色彩,西方艺术仅仅靠素描进入现代艺术,就不可能创造出十九二十世纪以来的视觉盛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艺术家的眼光也應该放远,尤其对于我们年轻的美术学院的学生,不应该把自己的艺术之路加上各种枷锁,应顺应艺术发展的规律,这样的艺术才有意义!

猜你喜欢

印象派古典画家
名家/[法国]毕沙罗
酷炫小画家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拍卖
轻古典风
什么叫做“现代印象派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