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算孤身远行,也要好好吃饭

2017-06-02戴文子

方圆 2017年9期
关键词:饭团旅人吃货

戴文子

一餐好饭换一个愉快的饱嗝,少一分渴求,人生便多一分快活的理由。

日本的文化产业中,有很多作品都是以美食为主题的。影视剧中,光国人熟知的便有《深夜食堂》《孤独的美食家》等佳作。《美食的俘虏》《食戟之灵》等超人气动漫更是俘获一众宅男宅女的心(可能还有胃)。放眼文学作品,既有如村上龙这样的职业小说家着笔为文,以半自传的形式讲述吃遍天下美食的故事,也有像高桥拓儿这样的顶级大厨跨行操刀,从和食特质、历史渊源等角度深入浅出地诠释日本料理的精髓与奥秘。自然而然地,也少不了资深吃货现身说法的身影。而这个由吃货组成的豪华套餐中,现在又新添一名成员:米原万里。

米原万里早年就读于布拉格的学校,后长年从事驻外俄语翻译工作。在业内素有“毒舌美人”之称的米原万里说话语速极慢,却大胆地发展出独特译法,以“能大胆掌握发言本质”获业界高度评价,开创出口译界“神的领域”。而她根据自身经历写成的《米原万里的口译现场》,更是被誉为日本第一本真正的口译论。而就在广大读者对其新作翘首以盼之际,《旅行者的早餐》却让人大跌眼镜。米原这次追随着自己的味蕾,自如地游走在饮食文化的广阔地图上,记录下一段又一段爆笑吐槽的舌尖之旅。

如果吃货的江湖也有门系派别,那各派之中也是卧虎藏龙、强者如云。东边的“文人派”,代表人物是梁实秋、周作人、汪曾祺,引经据典、意趣大于实战;南边的“掌故派”,代表人物是唐鲁孙,主要长于人情交际,见多识广,趣闻繁多;西边的“吃客派”,代表人物是蔡澜和陈晓卿,这类作家味蕾发达,全靠活跃的感官来进行调动;北边的“庖厨派”,代表人物是邵宛澍,特别擅长精细地交代食料下锅的过程,他的书完全可以当成菜谱来看;中间的是“考据派”,代表人物是邓云乡、周绍良,对饮食源流了如指掌,颇有学者底蕴。

若想单纯地把米原万里归于以上任一类别,恐怕都是不能的。米原学贯东西精通多国语言,调动语言文字的能力比之作家不承多让(文人派);翻译场上纵横捭阖,识人无数,社交面极广(掌故派);各国行走尝遍万千美食不说,还专门求来菜谱下厨房亲自烹制(吃客派、庖厨派);而其出于职业习惯,米原总喜欢在品尝之余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寻根究底,追溯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根源(考据派),可以说是杂糅并济,海纳百川,兼具各家所长,却又只愿意做个五湖散人——单纯的吃货。

“虽然看到美食就两眼放光,但我不会自居为美食家或饮食达人,对自己的味觉也没什么信心。尽管胃口和吃饭的速度都超过一般人,但也比不上现在热门节目里的大胃王。”在后记之中,米原万里如是写道。但擅长毒舌吐槽的米原怎会就这样善罢甘休?后记的别名“作者的借口”早已将其勃勃野心出卖得一干二净。

在这本《旅行者的早餐》中,考据成癖的米原时常不自觉地就把自己的职业病带了进来:为了寻找童年的美味糖果哈尔瓦,她会认真辨别出牛轧糖、土耳其蜜糖、求肥、印糕和Polvoron之间的区别究竟在哪;她也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你,最好喝的伏特加,理想的酒精度数既不是三十九度也不是四十一度,必须是四十度;虽然早就掌握了“西班牙小鸟”的做法精髓,米原却依旧会对空姐不依不饶反复求证。

而米原率真随性的行事风格又将其吃货本性暴露无遗:她去神户时本想着参观异人馆,然后“顺便尝尝美食”,到头来却因大吃特吃而不得不拼命参观异人馆来促进消化;在西伯利亚采访时,更是在没有饮料的情况下吃下两人份的坚硬三明治,从此光荣地被同事称为“茶花女”。

由于杀生的罪恶感和对鲜血的恐惧,米原多年不愿吃一口蛋类制品和血制品,却对卡斯提拉蛋糕和萨拉米香肠痛下杀手,一前一后的自相矛盾,只因吃货的行为准则只需两个字:好吃。“饭桶也有三分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吃完午餐后一定要熟睡”“早餐是为了自己,午饭与朋友分享,晚餐给敌人吃”……“好吃懒做”却又聪慧机敏的米原总会找到一套套歪理替自己的贪吃罪行辩白开脱,然而身为宽宏大量的法官——读者,我们自会对庭下可怜楚楚的米原无罪释放。

然而离家越远,思乡的情绪便也越强烈。不同的食客怀揣着不同的情感,珍馐入喉,品啧出的自然也是不同的,而名曰记忆的滋味,一定又是个中翘楚。去年夏天我去兰州旅行,专门找到当地好友推荐的最正宗的拉面馆去品尝牛肉面,脑海中回荡的却总是童年时外婆手工擀制的牛奶面条。米原万里也有相似的经历,在外求学的她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脑子里满满的都是各种饭团。“只要能吃上饭团,我什么都愿意做。”最后米原实在忍受不了,便给母亲写信索要大量饭团。

“白米饭和梅干会对日本人产生近乎奇迹的效果。仅仅一个饭团,却多少次把我从绝望中拉出来,给我生存的勇气和精神。”成年后的米原如是写道。

将人们与故土牵系在一起的线有很多,比如灿烂的文化、伟大的民族、辉煌的历史,然而归根结底,最结实的那一根线牵系的却是肠胃。毫不夸张地说,口味,是比之血统、历史、文化更深厚的民族羁绊。

“很多人喜欢按血型将人进行分类,而我会先把人分成‘为活着而吃饭和‘为吃饭而活着。前者多为喜欢空想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后者多为乐天讴歌人生型的现实主义者。”这便是米原万里总结出来的“人类二分法”,而她自己显然属于“乐天讴歌人生型的现实主义者”,简单而快乐地践行着“为吃饭而活着”的人生信条。好在美食足够抚慰人心,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确保一日三餐的温饱已是福分,吃到可口的美食则是意外惊喜。一餐好饭换一个愉快的饱嗝,少一分渴求,人生便多一分快活的理由。

“吃好吃的东西要死,不吃也要死,无论如何都要死的话,不吃就太浪费了!”原文中的“吃”本是“喝”(“喝”当然指的是喝伏特加),而精于吐槽和冷幽默的作者却揶揄了这句俄国谚语,足见其吃货本性。由此我不禁联想:当我们于弥留之际回望一生,心中究竟會有怎样的感觉?是在怨恨愤懑中感到如释重负的解脱?还是会在心满意足的无限怀念中安然闭上双眼?如果有怀念的话,又有什么值得去怀念呢?也许风云人物会怀念自己栉风沐雨的峥嵘岁月,怀念自己披荆斩棘中取得的辉煌成就,那么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呢?

也许,我会怀念某个清晨,戴上耳机穿好鞋,在林荫道上匀速慢跑;也许,我会怀念某个黄昏,关掉手机泡好茶,在图书馆里安静码字。当然更有可能,我怀念的是自己化身一名风尘仆仆、神色匆匆的旅人,穿行在陌生城市的大街小巷,去寻找那独具风味又鲜有人知的饭馆。点一份小吃,默默吃完,不去拍照,也不发朋友圈。独自感受着那份圆满的、温暖的,难以分享也难以言说的快乐。

托尔斯泰说过,人生就如不慎落下悬崖的旅人,紧紧扯住一根藤条在半空中晃荡,旅人用尽全身力气去拉才得以维持着生命。而白天和黑夜就是两只老鼠,不停地啃噬着藤条,旅人的生死就在旦夕之间。就在这时,旅人发现面前有一个蜂巢,正不停地有蜂蜜流出,诱使他不自觉地伸出舌头去舔食。那一丝蜂蜜的香甜,让旅人完全忘记了自己危在旦夕的处境。抬头仰望蓝天,他突然感到很幸福。

听歌慢跑是我的幸福,看书码字是我的幸福,背上行囊去旅行是我的幸福。有时哪怕无所事事坐在街边,拧开一瓶酸奶默默观察着过往行人脸上的表情,也会有一种幸福感充盈在我的心头。就算没有明天,也要过好今天;就算孤身远行,也要好好吃饭。

“不被时间和社会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重获自由。不受任何人打扰,无须顾忌,大快朵颐,享受美食的这种孤高行为,正是所谓现代人被平等赋予的最佳治愈。”我一直对日剧《孤独的美食家》中的这段开场台词记忆犹新。的确,在这些日常摄取的普通食物中,不仅富含有营养与热量,还饱藏着尊严与自由。民以食为天,这不是平庸,而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幸福。书页之间,米原万里埋首于小小的食物中享受着幸福;而我相信每一位翻看这本窄窄的随笔集的读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小幸福。

猜你喜欢

饭团旅人吃货
你我皆是旅人
赚钱不易
一心二用
梦的旅人——读《我们仨》有感
有一种病叫“吃货症”
“吃货”的奖赏
吃货笑点多
小白兔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