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中山医院:减重手术治好了抑郁症

2017-06-01常薪霞高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编辑芬子

科学生活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S肥胖者内分泌科

文/常薪霞、高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 编辑/芬子

上海中山医院:减重手术治好了抑郁症

文/常薪霞、高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 编辑/芬子

花季少年,本该是无忧无虑、开朗阳光、肆意奔跑的年龄,然而小S确因体重问题有点抑郁,不愿与别人交谈,每天愁眉苦脸,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他身高178厘米,体重130千克,严重肥胖的体型和外表确实不好看,自己都不愿意照镜子及拍照。平时活动也受到了限制,人也越来越封闭,经诊断确诊为抑郁症。

父母非常着急,四处求医,最大的希望是儿子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快乐。但是效果甚微,小S一直是闷闷不乐,拒绝别人交流。尤其因为严重的肥胖,使得小S稍有活动便气喘吁吁,晚上睡眠打呼噜,严重憋气,白天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

他曾经尝试多种方法去减肥,但都均未成功。他妈妈看到中山医院手术治疗肥胖的团队(内分泌科-普外科-呼吸科-麻醉科等)对“沪上第一胖”成功减肥的消息,专门带小S来到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动要求手术治疗,经过代谢手术团队对小S的综合评估之后,为他成功地进行了袖状胃切除。目前小S术后一年,体重从原来的130千克减至目前的75千克,完全换了个模样,人变帅气了,心情也开朗了,也结交了不少自己的朋友。

术前

术后1年

体胖不再“心宽”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及肥胖也成为全球流行疾病。研究表明全球超重及肥胖人数从1980年8.57亿人增加到2013年的21亿,几乎增加了2倍。2010年,因超重及肥胖引起340万人死亡。肥胖也不再是福,而是祸。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受到重视。肥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骨关节炎等等。研究表明,肥胖对糖尿病的影响与吸烟对肺癌的作用是相似的。并且肥胖与显著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状态等有关,体胖不再是“心宽”的象征了。

“不简单”的抑郁症

一提到“抑郁症”三个字,人们总会把它与心情不好、睡不好觉、压抑郁闷等词联系在一起。殊不知,如今,抑郁症远远不是这般简单,它已经到了危害健康、影响一个人的人生,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程度。

据一项调查显示,抑郁症患者有一半以上有自杀想法,其中有20%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在人的一生中,人们至少会患上一次抑郁症,但患上抑郁症的人大多数“身在病中不知病”,只有25%的患者能自知有病。隐匿性抑郁症患者往往没有情绪低落等典型症状,却以躯体不适为主。其特点是症状虽多,却以头痛、失眠为主,尤其是容易早醒。往往四处求医,反复检查,但最终无明确的疾病,造成患者痛苦不堪,也造成医疗资源及金钱的巨大浪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当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

肥胖与抑郁症这两大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常同时存在。当这两者共存形成恶性循环。

代谢手术能治疗伴严重肥胖的抑郁症

众所周知,减轻体重最关键、也是最基本方法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饮食的控制及运动锻炼。但严重肥胖者很难做到,首先控制饮食非常困难,长期进食大量的食物,导致胃的容量增大,且肥胖时存在胰岛素分泌增加、进食量进一步增加,饱腹感缺乏(总觉得吃不饱)。当与抑郁症共存时,不规则进餐的行为更为突出。这些因素均导致肥胖者难以坚持控制饮食。另外,严重肥胖者的心、肺功能受损,稍微活动即出现胸闷、气喘,且大多存在关节炎,使肥胖者难以进行锻炼。这些都成了减重路上的“拦路虎”。

代谢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肥胖的方法。挪威Lier教授等对代谢手术前后患者的随访结果一致表明代谢手术后体重的下降与抑郁症状的改善相关。

一项研究对肥胖伴抑郁状态(包括抑郁症和恶劣心境障碍)的患者手术前后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术后24~36月,抑郁障碍从术前32.7%下降到14.3%。除了抑郁的改善,生活质量、性功能及满意度均显著提高。还有研究表明术前接受抗抑郁治疗者比例为52.2%,术后6个月可下降到13%。换而言之,肥胖手术可以使一半以上的肥胖伴抑郁症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所以,我们既要关注肥胖者是否存在抑郁症,也要关注抑郁症患者的体重问题。严重肥胖者接受代谢手术治疗,既可以减轻体重,也可以治疗抑郁症——“一箭双雕”。

猜你喜欢

小S肥胖者内分泌科
《内分泌科护理手册》
——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应对措施
中年肥胖者应常食红豆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减肥能改善睡眠
临床药师内分泌科药学服务实践与体会
应用个案追踪法持续改进内分泌科输血安全管理的临床实践